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人物

书法大家伊秉绶与淮安的情缘

2024-07-23    丁惠增 丁祖宏

2024年是清代书法大家伊秉绶诞辰270周年。伊秉绶(1754年—1815年),字组似,号墨卿,福建宁化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历任刑部额外主事、补浙江司员外郎,刑部主事,刑部员外郎,刑部郎中,广东惠州知府,江苏扬州知府……两百多年来,伊秉绶书法受到极高评价。他当时与著名书法家桂馥齐名,又与著名书法家、篆刻家邓石如有“南伊北邓”之称。

伊秉绶与淮安颇有渊源。他来往于福建、北京,每次必然经过淮安(古淮阴),十分熟悉淮安。他有一首诗《过淮阴钓台》:“人生垂钓是良图,杖剑功名隙过驹。石面平添春水碧,市声喧带泽鸿呼。沛公最忌王真假,漂母宁论报有无。饱挂轻帆漫怀古,西风斜照一城孤。”(载于伊秉绶《留春草堂诗钞》)抒写了对韩信的缅怀、对命运的慨叹。

古淮阴是伊秉绶的挚友丁如玉的故乡。伊秉绶擅书画、工诗文,交游甚广,好友甚多,其中与丁如玉堪称患难之交,情同手足。

嘉庆五年(1800年)至六年(1801年),广东惠州河源县、归善县民间会党聚众起事。时任惠州知府的伊秉绶屡次向总督、提督请兵讨伐,都不被允许。嘉庆七年(1802年),博罗县要犯越狱,归善县、博罗县会党起事……皇帝大怒,总督、巡抚、知府等都受处罚,伊秉绶被革职。总督吉庆以“失察教匪”劾论伊秉绶,伊秉绶被捕入狱,遣戍军台(通向边境地区负责传递军报的机构)。不久,吉庆也被罢官。

这时丁如玉受命代理惠州知府。他在恪尽职守的同时,了解到伊秉绶被冤屈的情况,便向上反映,尽力营救伊秉绶。惠州数千士民也为伊秉绶鸣冤。新任总督查明实情后呈报朝廷。次年七月,皇上谕旨:伊秉绶免戍军台,释放回籍。于是伊秉绶洗清“罪名”,避免了生命之虞,以后也才能重新做官。

丁如玉(1746年—1830年),字在衡,号少溪,清代淮安府清河县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举人,是明朝状元丁士美嫡传七世孙。《御书堂丁氏族谱》记载了他的生平: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在朝廷大挑(清朝六年一次在举人中选拔官员的科举考试)中考得一等。虽不是进士,但享受了进士待遇。历任江西永丰县知县、江西玉山县知县、山西太原府同知、广东雷州府同知、广州府澳门同知(是任职时间最长的澳门同知);并先后署管韶州、嘉应、肇庆、南雄、惠州几个府州;升知府,代理广南韶连(即广州、南雄、韶州、连州)兵备道。

为了铭记丁如玉相救之恩,伊秉绶在一方砚石上亲手题刻了一段话:“丁少溪守端州赠此石,后救吾大难,毋忘石交。”可见这方砚石就是丁如玉在署管肇庆(端砚之乡)时送给伊秉绶的;而他俩早就熟识,成为知己。“石交”二字充分体现了伊秉绶对丁如玉的感恩之情。

伊秉绶《留春草堂诗钞》中有一首专门为丁如玉写的诗《玉山县怀丁少溪司马如玉》:“数峰削玉浸玻璃,古驿楼高小住宜。午睡滩声舂枕急,雨晴云气抱山痴。暮年舍宅阎公达,四海论交鲍子知。望似崇墉心似水,故应父老至今思。” 伊秉绶途经江西玉山县,看到玉山美景和曾任玉山知县的丁如玉主持修复的城墙,不禁想念起丁如玉,用管仲鲍叔牙比喻他和丁如玉的深厚友谊。

《伊秉绶法书大观》(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9年出版)一书中有一幅伊秉绶行草,他抄录了一首诗,随后写道:“戴金溪曹长过予西湖寓楼 披案头故人之书 而得张孟词手迹 援笔跋之 情余于词感赋一首 以奉少溪仁兄司马大方家诲正 汀州弟伊秉绶草。”就是说,他把自己写的一首诗抄写给丁如玉,请丁如玉指正。

嘉庆八年(1803年),丁如玉父亲丁行举病逝。此时,伊秉绶出任扬州知府。逢丁如玉在淮安操办父亲下葬事宜,伊秉绶便沉痛地撰写了丁行举墓志铭(载于《御书堂丁氏族谱》)。道光十年(1830年),丁如玉在故乡去世,丁如玉三子丁叔垣请伊秉绶之子伊念曾撰写丁如玉墓志铭文(载于《御书堂丁氏族谱》)。伊秉绶、伊念曾在墓志铭中都写到丁如玉搭救伊秉绶一事,表达感怀之情。

伊秉绶与伊念曾父子分别为丁行举与丁如玉父子撰写墓志铭,可见两家是莫逆世交。

嘉庆十年(1805年)四月,伊秉绶来到清江浦,以候补知府代理江南河库道,掌管南大运河工程、漕务、海防收放钱粮等,重新做官。南河官署驻淮安府清河县清江浦,这里是丁如玉的家乡。伊秉绶到任后,淮扬洪水泛滥,下游州县农田民舍都被淹。伊秉绶与镇江知府邓暄奉命,各携银两,办理赈济。风雨水中,伊秉绶撑了小船访问灾民、登记灾情、赈济银米,不辞劳瘁、抚恤得当。

当时高邮人宋茂初写了《乙丑高邮水灾》诗二十四首,在“附识”中写道:“此余乙丑夏秋间所作诗,近三十余首,其重复并琐细者,得二十四篇。稿成,先府君见之,命呈伊墨卿太守……到郡,索观者益众,毗陵赵味辛、淮阴丁少溪两司马道不绝口。”(载于《碧虚斋吟草》卷一)可见丁如玉十分了解并赞赏伊秉绶赈灾爱民的行为。

当年九月,伊秉绶任扬州知府,兼任河库道。虽然驻在清江浦时间不长,但是同在惠州、扬州任上一样,也赢得朝野称赞,故而他被称为循吏。

谁也没有料到,缘分在180多年后得以延续。2016年2月,《伊秉绶年谱》作者谭平国得知丁惠增写过伊秉绶的文章,便来访。丁惠增向他提供了《御书堂丁氏族谱》中伊秉绶、伊念曾父子所撰墓志铭原文等资料。作为丁如玉家族后人,丁惠增拜托谭平国查找伊秉绶后人。

2017年夏,谭平国参加伊秉绶学术研讨会,参观宁化县伊秉绶故居,得到了伊秉绶七世孙伊常春在上海的信息。9月,谭平国、丁惠增、伊常春三人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伊常春和丁惠增都激动地说,快200年了,伊丁两家中断了100多年的世交终于又接续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