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影音江苏 >>> 方志大讲堂

江海文化能涵盖南通文化吗?

2025-01-20    

南通,地处我国东海岸中部、长江入海口北岸,三面环水,一面靠陆,状如菱形半岛,被誉为“江海都会”。南宋末年,汪元量在《夷山醉歌》中诗云:“世间兴废奔如电,沧海桑田几回变”。


5000年前的海安青墩就已有人类生活,如皋和如东相继在汉代和南北朝时同陆地连接。现在的南通市区和通州在南北朝时还是沙洲,史称胡逗洲,直到唐末才与大陆相连。海门则由许多江心沙洲与江北老岸涨接而成,虽在唐代已成陆,但元末至清初逐渐坍入江中,至清乾隆年间又重新成陆。启东在清代中叶还是长江口的茫茫沙洲,20世纪初才同海门陆地相连接建县。


南通地域文化,从空间上讲,是江海地理使然文化史;从时间上讲,是移民文化的特质;从人文上讲,是登高望远、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强毅力行的精神品格。



IMG_260

黄正平,江苏商贸职业学院特聘教授。


主讲内容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地域,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江海文化就是江海大地上最显著的文化特质,也是南通人民的“根”和“魂”,造就南通独特魅力。近年来,南通市高度重视江海文化的挖掘、研究与传承,南通人民在文化上的作为高潮迭起。江海文化已经成为广大江海儿女在新征程上团结奋斗的集体创造,是一朵璀璨的浪花。


IMG_263


地域文化,是一种个人认同,也是一种共同归属。南通人自诩身处江之尾、海之端的江海交界处,依江傍海是南通人的地理特色,追江赶海是南通人的人格风貌。这块土地上的先民,共同创造了与江海相依、共存的文化及其土壤。


IMG_264


独特的文化生成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南通,地处我国东海岸中部、长江入海口北岸,三面环水,一面靠陆,状如菱形半岛,被誉为“江海都会”。南宋末,汪元量在《夷山醉歌》中诗云:“世间兴废奔如电,沧海桑田几回变”。


海安成陆最早,5000年前的海安青墩就已有人类生活。如皋和如东相继在汉代和南北朝时同陆地连接。现在的南通市区和通州在南北朝时还是沙洲,史称胡逗洲,直到唐末才与大陆相连。海门则由许多江心沙洲与江北老岸涨接而成,虽在唐代已成陆,但元末至清初逐渐坍入江中,至清乾隆年间又重新成陆。启东在清代中叶还是长江口的茫茫沙洲,20世纪初才同海门陆地相连接建县。海通辽海诸夷,江通江南吴越,河渠通齐鲁燕赵。“州之东北,海通辽海诸夷;西南,江通吴越楚蜀;内,运渠通齐鲁燕冀。故名通州。”元代南通这方“地虽江海裔”,然“民风杂南朔”。


IMG_265


江海河网交织地带,沧海变桑田,桑田变沧海,时空流转、交错。从地名可以看出这一特征和流变,如如皋—水之高地,海门—大海之门,启东—启我东疆。


既有5000年陆地海安,又有100年陆地启东。青墩遗址昭示南通大地的历史文化、江海文明之光,然而,追溯历史,却是今天泰州地域文化的发源地。古城有2座:古通州,古如皋,且是“先皋后通”。就建制上论,通州是州,如皋、海门是2个县。概言之:七个色块,包容;杂合特性,并存;多重流变,整合。依江靠海,山水名城。靠江靠海、靠上海,有山有水、有田园。城外,有大江大海,城内,有运河濠河。这就是江海文化孕育的根基。


青墩、吉家墩遗址,天宁禅寺、光孝塔,大生纱厂、南通博物苑,正是历史文明进程鲜明的历史文化标识。


因此,在江海际会、城河相拥的南通——要看5000年的文化,去看海安青墩、吉家墩遗存,灿烂的江海文明在这里发端;要看1000年的文化,去看天宁禅寺、光孝塔,美好的城市文明在这里孕育;要看100年的文化,去看大生纱厂、南通博物苑,辉煌的近代文明在这里展呈。


IMG_266


空间(地域)角度:江海文化是长江文化与海洋文化的江海相交文化,两带一口文化在此交融汇通,打造了滨江文化带、沿海文化带、长江入海口文化。时间(历史)角度:“中国近代第一城”文化、张謇文化、中国近代工业文明均凝聚于此。南通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最早自主建设和全面经营的城市典范,其起始之早、功能之全、理念之新、实践意义之强,堪称“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作为第110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名城类型中属“近现代史迹型”(共七类)。


人文(族群)角度:江风海韵条件下追江赶海。南通精神:包容会通,敢为人先。包容会通----海的精神,敢为人先----江的精神。通商精神:强毅力行,通达天下。南通也被誉为新侨之乡。南通地域文化,从空间上讲,是江海地理使然文化史;从时间上讲,是移民文化的特质;从人文上讲,是登高望远、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强毅力行的精神品格。多元并存,胸襟开阔,坚苦自立,创业兴业。既是南通文化之历史渊源,更是地域文化之个性特征。


2015年,在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工作会议上,南通市作出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果敢坚毅的自强性、创新创造的开拓性、崇文尚德的自觉性 “四性”的概括。


IMG_267


兼收并蓄的包容性:古与今的切合,南与北的结合,江与海的汇合,中与外的融合。勇敢坚毅的自强性:流民——盐民(渔民)——农民——市民,身份的转变足以体现。隋唐之后,江淮地区农业日见兴盛,尤其是盐业发展更快。四面八方有“流人”会聚在沿海沙洲(包括如今属市区的胡逗洲)煮盐、捕鱼,植桑、兴农,也带来了各具特色的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和吴越文化。创新创造的开拓性:胡适《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序言:他独力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了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崇文尚德的自觉性:南通教育、精神文明“南通现象”走在前列。


南通8000万平方公里陆地连接8000万平方公里海洋,而今建设海洋强国已经提升到国家重要的战略地位,南通责无旁贷。一是充分发扬江海思维。从海洋强国的战略构想,到实施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从沿江开发到陆海统筹。二是弘扬南通文化精神。以江海大视野,弘扬南通文化精神,建设面向世界的城市,创造大开放、大开发、大推进的新时代新征程新业绩。三是一手抓陆海统筹发展,一手抓江海文化建设。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讲话: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文化遗产;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2020年11月14日,在南京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讲话)。


IMG_268


依旧是江河网连通,但万里长江上己经高架起一座座现代桥梁。南通江海文化,是陆海统筹重要人文资源;江海精神,是地域创新发展的思想品质,是南通的历史基础、文化条件和精神动力。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举头回顾海阔天空。江海文化的发展演变,一定会深深烙印上海陆双重品质和时代鲜明特质。这片江海热土上的人民将共同奏响大江与大海雄壮而瑰丽的交响曲,创造超越历史、追逐未来的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