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研究成果 >>> 地情研究

地方志与红色文化传承

2022-03-09    高 磊

提 要:红色文化有展现为民宗旨、培育时代新人和时代精神的功能。地方志有鲜明的时代性特点,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革命斗争史、社会主义建设史和改革开放史是一部磅礴伟力的红色奋斗史。“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地方志的神圣使命,应当提高认识,把红色文化传承视为己任,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摸清底数,寻求多方合作,把准脉络,不断创新,努力传承,不断使红色文化根植于人民群众的内心,为开启现代化新征程提供精神动力支持。

关键词:红色文化 地方志 时代特点 传承

2021年6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要深入开展红色资源专项调查,加强科学保护。要开展系统研究,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要打造精品展陈,坚持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用史实说话,增强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生动传播红色文化。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文化的最新指示,对于我们如何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全党全国人民以昂扬斗志开启现代化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前进具有引领性的作用。

一、红色文化的功能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红色文化是一种重要资源,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以来,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慨带领中国人民,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形成了伟大的建党精神,凝聚了波澜壮阔的红色血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为了实现伟大民族复兴梦而前赴后继地努力奋斗。

展现为民宗旨的功能。红色文化所展现的都是怀揣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党人,为了中国人民的幸福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革命史,排除万难、甘愿奉献的建设史,勇立潮头、不断探索的改革开放史。也使人民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历史,体会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真谛。在当今面对“四个危险”和“四大考验”的复杂形势下,传承红色文化,解读革命历史,有利于帮助人们了解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来之不易,有利于使人们更深刻地了解为民宗旨,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培育时代新人的功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千千万万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人们为之努力奋斗。而红色文化是开展青少年德育的有效载体,是培育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接班人的有效形式。红色文化形式多样,通过参观革命遗址、烈士纪念馆等,感悟那段烽火连天斗争岁月的艰辛和今天幸福生活的不易,从而主动地、真诚地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和理想信念的教育。通过参观知青纪念馆、厂史馆,感悟那段一穷二白的岁月,这些信念坚定的人如何将一个百废待兴的国家变得生机勃勃,增强建设国家的信心。通过改革开放成就展、载人航天事迹展,激发人们为伟大事业献身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培育时代精神的功能。红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环节。红色文化提炼和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并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得以传承。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征程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这些精神是红色文化的精髓,是激励人们开拓进取、矢志不渝的强大精神支柱,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弘扬这些红色精神。和平建设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就是红色文化得以传承的体现。深入发掘红色文化的传承价值功能,是培育新的民族精神的现实需要。

二、地方志的时代特点


地方志是中国特有的记载一定区域内的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文化载体。地方志的时代特点,又称时代性,或称现代性,是地方志的基本属性。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地方志是时代的产物,是根据某一时代的统治阶级的需要,组织人力、物力,运用财力编纂而成的。江苏省编纂出版的首轮《江苏省志》共92卷,内容从自然到社会,记述江苏的历史和现状,展示了江苏人民在江苏土地上辛勤劳动、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丰功伟绩,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取得的巨大成就,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特别是《中共志》《江苏人民革命斗争纪略》等一批志书本身就是红色资源,其余志书也重点记述了党领导江苏人民的奋斗历程,红色资源十分丰富。《第二轮〈江苏省志〉编纂工作方案》(苏政发〔2008〕96号),明确江苏省第二轮省志的指导思想为: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突出时代特点和江苏特色,全面记述江苏1978年至2008年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情况,充分反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江苏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二轮《江苏省志(1978-2008)》由50本(卷)分志、10本(卷)专志组成,约3000万字,于2020年底完成了出版任务。志书牢牢把握住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脉搏,系统载录江苏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和辉煌成就,生动展示新时期江苏大地上的崭新风貌和蓬勃生机,为我们增创江苏科学发展新优势、奋力开创“两个率先”新局面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我们把握时代规律,如何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提供了宝贵经验。

三、发挥自身优势传承红色文化


2014年4月19日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召开时,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地方志是传承中华文明、发掘历史智慧的重要载体,存史、育人、资政,做好编修工作十分重要。”中国特有的红色资源、红色文化历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利用好红色资源,记录好、传承好、发扬好红色文化是地方志的应有之意。2015年12月,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明确提出“地方志转型升级”要求,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动地方志从一项工作向一项事业转型升级,彻底摒弃“一本书主义”,转向志、鉴、史、馆“四架马车”齐驱并驾,志、鉴、史、馆、库、网、刊、学、会、用“十业并举”。地方志事业的不断拓展,为地方志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一)提高认识,视为己任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精华,是中华民族世代遗传的精神基因,深深地渗透于中国人的精神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的灵魂。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尽管在传统文化建设方面我们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和进步,但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流价值遭遇市场逐利性的挑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滋长蔓延,道德失范行为和唯利是图、低俗庸俗等现象屡屡破底线,对弘扬社会主流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消极影响。敌对势力加紧对我渗透遏制,通过不断调整策略、变换手段,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同我们争夺群众、争夺人心。刘延东同志在全国第四次地方志工作会议上指出:“当今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深入发展,民族固有的优秀文化传统受到冲击和挑战,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日益成为时代发展的紧迫要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仅要有经济实力,而且还要有文化魅力。推动地方志事业的发展,既有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也有体现现代文明与历史文明的一脉相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推进地方志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鲜明提出了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这是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战线的光荣职责,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的根本要求,必须时刻牢记、努力践行。地方志作为全面系统记述经济社会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是传承和彰显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赋予地方志的神圣职责。

(二)调查研究,摸清底数

红色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这些红色文化,遍布全国各地,既有看得见摸得到的一件件实物,也有植根于人民的心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不朽精神。从北大红楼,到上海一大旧址,再到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从八一南昌起义旧址到延安的窑洞,再到西柏坡旧址;从香山革命纪念馆到塞罕坝林场到深圳的改革开放纪念馆,每一处红色旧址、每一件红色文物都在讲述着一段为实现伟大民族复兴梦而努力奋斗的历史。同时,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重要历史关头,都会孕育出新的民族精神。不管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抗震精神、抗疫精神、劳模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等,这些精神都蕴涵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内涵,蕴涵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内涵。

江苏大地红色资源丰富,梅园新村纪念馆、雨花台烈士陵园、渡江胜利纪念馆家喻户晓;常州“三杰”纪念馆、青口十八勇士纪念馆、刘老庄82烈士浩气长存;华西村、永联村、角斜“红旗民兵团”史绩陈列馆催人奋进。要让红色资源发挥更突出的作用,成为催人奋进的号角,必须摸清红色资源的底数,在此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进行传承推广。要举多方之力,对红色资源进行调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于2017年启动的《中国抗日战争志》;2020年12月,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批准,中国扶贫志和中国全面小康志编纂工程被确立为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编纂出版的《江苏地方志》“红色地名”专刊对红色文化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这些都是对红色资源有益的、系统性的探索。

(三)多方合作,把准脉络

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100多年来,形成的各种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往往都是特定时代一个英雄群体精神的集中展现,比如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上甘岭精神等等,即使是以某一个人为主体的红色精神传颂,也离不开当时特定历史时期孕育这种精神所需要的土壤,也就是代表时代先进性的我党良好政治生态环境。比如雷锋精神、铁人精神等等。这些群体或个体的精神,历经岁月的充裕与提炼,不断升华为我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表率和引领。所以每种红色文化的背后都有产生它的时代背景和丰富内涵,在摸清红色资源的底数后,要充分发挥地方志、党史办、高校等专业团队的作用,深入挖掘这些红色文化的来龙去脉,特别是弄清楚对我们开创新的事业有什么指导意义,不断激发当代人干事创业的热情。比如2013年成立的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2017年11月22日,常州大学成立的近现代史与红色文化研究院,该研究院致力于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专门数据库和智库型的研究团队,建红色资源大数据库,传承红色基因。当日,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管理局、周恩来纪念馆等12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代表齐聚常州大学,研讨如何进一步用好用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并与常州大学近现代史与红色文化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

近年来,江苏省地方志学会与三江学院、扬州大学、南通大学等多家高校签订战略协议,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加大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江苏省方志馆获评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积极与各层级方志馆、校史馆、厂史馆、村史馆成立方志馆联盟,强化红色文化的融合与共享。

(四)善于创新,努力传承

创新是红色基因得以赓续的根本动力,也是社会发展、时代任务、实践深化对红色文化认识的必然要求。在融媒体时代,随着网络化、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多元文化、海量信息对红色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高时效、碎片化的即时传播方式也对我们推动红色文化创新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单依靠参观红色场馆、组织红色旅游、阅读红色书籍等单一形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灌输式教育”“被动式体验”已经难以跟上新时代的步伐。所以,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就必须使红色文化结合时代元素,不断适应传播规律,以新形式、新话语传播红色文化,推动红色文化不断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地方志“十业并举”概念的提出为传承红色文化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可以充分发挥地方志的优势资源,采取多种方式大力传承红色文化。充分发挥志鉴“记”的功能,让更多红色文化存史。比如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启动的《中国抗日战争志》;配合扶贫志的启动,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编纂的《江苏省对口支援西藏建设志》《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建设志》;南京结合自身资源,编纂出版的《雨花台陵园志》《中山陵志》及各种红色专刊等等,都是对红色文化进行系统整理的过程,对人们全面了解红色文化背景提供很大帮助。

积极利用网络的便捷,不断扩大传承受众面。当前网络对民众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也是我们传播正能量、赢得大众支持的主战场。要主动与广电合作,打造适合大众需求的包括红色文化在内的讲堂、讲座、艺术沙龙,不断提高地方志知名度,扩大影响力。不断拓展网站、微信公众号的涉及范围,在国庆、抗战纪念日、伟人诞辰等重大时间节点推出专题文章,传播革命斗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光辉事迹。

融合发展,打造红色文化联盟。积极发挥学会、方志馆的作用,与高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配合,采取合作办学、办班、办讲座的方式,使红色资源发挥最大效益,扩大影响力。与各类档案馆、纪念馆、主题馆建立联盟,创建教育基地,整合全域内的红色资源,定期组织红色专题活动,让人们在观看、参与、体验中切实感悟到红色文化的魄力,不断增强红色文化的传播力、感染力、影响力,让红色文化成为一种时尚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

(作者简介:高磊,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机关纪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