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研究成果 >>> 地情研究

物象、人气、品格:非物质文化遗产参与城市美学构建的三重路径

2023-10-09    王美诗

城市美学,是美学与城市学的交叉学科。它包括城市文化哲学、景观建筑美学和后现代地域主义理论,强调“城市个性”与“城市体验”,包含“有机性、生成性、生命力、个性化与和谐性”等审美原则。城市美学将审美活动拓展到城市日常生活,它和在城市百姓中世代传承并享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天然的关联。“非遗不但事关文化的自信自觉,还涉及文化的传承弘扬,更为要紧的是通过价值表达对于主体人的意义”。研究非遗蕴含的价值对于当代城市人的意义,以城市美学的眼光来看待非遗在当代城市中发挥的作用,将给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城市中的发展方向、形成有特色的城市非遗审美体系开启新的思路。总的来说,非遗参与城市美学构建主要有三条路径。

一、物象之美—非遗见证物参与城市营造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带来的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是相互交融交叉的同一文化本体的两个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的物质遗存既是无形文化的有形见证物,也是文明和历史的见证物,常常被作为评判一个古城文明发展阶段的实证标准,也在现代城市营造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城市的代表性非遗见证物不同,让不同的城市各美其美;而不同城市的非遗产品既活跃了当地的商品市场,又和城市生活自然结合,有效实现审美景观与生产景观的内在统一。

(一)非遗艺术与城市街景设计

“城市美学应该要兼顾大众的生存发展的适宜性,真正从大众审美的角度,将城市发展成为所有人都能‘安居’‘乐游’的家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艺术,通常来说属于大众审美,具有通俗性、消费性及实用性。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艺术通过景观设计合理、巧妙地排布在城市街区之中,既保存了市井乡俗,彰显了美好的风土人情,也成就了城市营造的细节之美。同时,“城市的意象将市民联结在一起,形成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并在群体的内心产生了凝聚力和归属感”。那些在城市公共街区存在的非遗艺术作品,就是“城市意象”的重要部分,发挥着交汇市民情感、形成共同审美的功能。以南京为例,老门东就大量使用了南京木雕、砖雕艺术,灯彩艺术,嵌入了老南京箍桶、吃桂花糖粥藕等民俗场景雕像。这些本身就是非遗项目的作品或含有非遗元素的当代艺术作品,既增添了老门东建筑及其空间的灵动感和生活气息,又唤起了南京人特别是老城南居民的美好回忆。这些多姿多彩的非遗艺术和“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的非遗动态活动相映生辉,和众多人气旺盛的非遗老字号动静结合,增添了老门东景观的传统审美意趣。

(二)非遗商品与城市商业中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祭祀和市场贸易,随着文明的发展,逐渐有了比较固定的销售展示空间和内容,并促进了城市商业中心的形成。传统的途径主要有两类:一是在庙宇、祠堂中举办祭祀活动、酬神演出等,使得通往庙宇的交通要道汇聚了大量人流,进行民间美术等各类非遗商品展销。二是在重要节庆日子的集市上展销商品。例如南京夫子庙商业中心的形成,既得益于孔庙及旧时祭孔活动带来的大量人流,也得益于清代正月里夫子庙灯市、灯会的繁盛。这里文人荟萃,市民如织、商贾云集,逐渐形成了当下的夫子庙商业中心。又如无锡惠山古镇,明清时期为惠山地区的祠堂汇聚地,因祠丁以捏泥人为生,又临近运河,这里慢慢成为集中采购惠山泥人的运河商业地标。

随着当代城市的建设,对历史文化街区的重新打造,是非遗商品与现代城市商业中心有效融合的新途径。在城市更新的进程中,既有的城市历史街区空间、形态和功能正逐渐被沉浸式体验商业模式而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中正发挥着画龙点睛的作用。非遗商品在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过程中激发了不断创造的内在活力。如南京熙南里历史街区,毗邻繁华的三山街一带,曾是明清时期南京城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历史街巷风貌保存较好。随着南京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它又正好处于百货商场林立的新街口商圈南延和传统夫子庙商圈西延的交会处,地段绝佳。这里把非遗商品、文化创意和特色小吃融合,形成的夜市美景被誉为南都盛景,深得当下时尚年轻人的喜爱。

二、人气之美—非遗活动融入城市民俗景观

非遗和民俗存在着明显的交叉领域,非遗活动主要就是民俗活动。民俗本指接受教化的下层民众的风俗习惯,既包括农村民俗,也包括城镇和都市民俗,既包括古代民俗,也包括新生的民俗现象。因此城市民俗景观,应为城市里由各类民俗活动形成的特定人文景观。城市民俗景观是动态的、即时的、变化发展的,因为人的存在而存在,具有鲜活的人气之美,具有浓郁的城市特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绘画、小说、影视等艺术题材中经常表现的内容。从历史变化发展的角度看,其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人的迁移交流带来的民俗景观

城市进化不是单向的、即时即刻的快速发展过程,而是共同且持久的,是带着特色和活性的,是不同人群、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学习、共生互兴。本地土著保有当地原来的风俗,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变化,外来大量移民涌往城市,带来了新的风俗,在城市中随着人们的交流互通、岁月累积,渐渐整合演变,形成更加丰富、兼容并包的民俗人文景观。

如南京正月十六万人爬城头习俗,是国家级非遗项目秦淮灯会的民俗内容之一。它源于明初周边乡村进南京带来的原“走三桥”习俗,乡村民俗随着乡民进城后不合都市水土,于是从走砖砌的拱桥变成了走形状类似的多重城门的城头,乡民在转化为南京市民的过程中,附加给多重城门以多重拱桥同样的象征意义,体现了明初新南京人适应环境的民间智慧。

(二)时代的审美需求带来的民俗演变

有些民俗活动,起源于传统的中小型活动,但会不断加入新的时代需求而发扬光大,在长时间的积累中逐步形成更大范围的共识,产生新的风尚。城市文化因此而活跃,传统又开放的城市民俗人文景观得以形成。

如玄武湖菊花会,起源于玄武湖作为宫廷苑囿种植菊花的悠久历史,1928年首次举办菊花会活动,向普通民众开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举办频率提高,深得老百姓欢迎,2018年,“玄武湖菊花会”被评为南京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俗类项目。又如南京赏梅习俗,为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起源于六朝赏梅习俗,1982年梅花成为南京市花以后,南京赏梅习俗更盛,梅花山则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举办“梅花节”,打造金陵文化旅游品牌,强化城市文明、优雅的民俗风貌,激发了老南京人和很多90年代以后大学毕业来南京工作、生活的新南京人对金陵之美的共鸣。

(三)城市治理理念带来的民俗演变

“民俗因有良、陋之分,故其有传承保护和移易改造的双重任务。”移风易俗是人们生存发展的需要,是自然而然的集体行为。近几十年来,随着人们对城市安全、环保、绿化等要求不断提高,城市治理规则也在逐步调整,这深刻地影响着城市民俗,使之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比如关于使用蜡烛、鞭炮等易燃易爆物的民俗活动就被禁止,取而代之的是电子LED灯、喜庆音乐、气球、拉花、手持彩纸炮等民俗物品。这些新兴的民俗物品融入元宵灯会、迎财神等城市商业街区的节日活动中,对渲染商业节日氛围、提升城市人气都有着显著的作用,也弥补了人们对于现代城市治理中被禁止的传统城市民俗活动的心理缺憾。这种移风易俗的现象正大范围地改变着城市民俗景观,给人们带来全新的民俗体验。

三、品格之美—非遗内涵参与城市精神塑造

在今日城市之建设中,除了设计新的城市景观,还需让昔日优秀的人文精神活化到大街小巷,活化到人们的日常耳闻目见之中,不断生发新的城市精神。“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作为无形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用最普通生活中的现象,承载了深邃的民族文化内涵,其中蕴含的传统精神价值和当代人的精神需求有着密切的关联,更易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对城市精神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民间传说、故事、歌谣、方言俚语、地方节日礼仪等,往往都蕴含着精忠报国、崇德向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道德理念和自然和谐、诗意盎然的传统审美理念,是我们当下塑造现代城市精神的坚实基础,是城市内在美、内在力量的源泉。

如南京方言俚语蕴含着南京人洒脱、坚韧的个性之美;牛首山岳飞抗金的传说、黄天荡韩世忠的传说、铁心桥的传说,蕴含着爱国不屈之美;六合民间音乐蕴含了温婉自然之美;乌衣巷、胭脂井、桃叶渡的传说,蕴含了诗意浪漫之美。当人们将承载着传统精神意蕴的非遗物象、视觉听觉元素等运用到城市的规划建设、美化提升、文明城市创建、城市推广宣传等各种城市文化塑造的行为之中,人们将更多地接触并沉浸其中,这将更好地熏陶城市人的内在品格,凝聚城市人的集体认同,给人们的美好生活赋予了更多精神内涵。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与不可移动文物结合阐释精神内涵

民间传说、故事、歌谣等往往都在某地区流行,都是源于当地的历史、名人而逐步积累形成的无形文化,具有很强的地方色彩。在非遗项目流行地区表现非遗项目的精神内涵,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在该地区的文化遗产(特别是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展示中植入与之有“强联系”的非遗项目,并挖掘、阐释、表现其精神价值。如岳飞抗金故垒与牛首山岳飞抗金传说就是有着强联系的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牛首山东北半山腰和北山脊上,留存着岳飞抗金构筑的石垒,俗称抗金故垒,总长约1000米,历经八百多年风雨仍然基本保存完好,1992年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数百年来,岳飞保卫建康城的故事就一直流传,其中“岳飞大战牛头(首)山”的传说脍炙人口,在昆剧《挑滑车》等戏剧表演中不断被传播,也被列入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前故垒和传说的结合展示较为薄弱,有待牛首山景区进一步挖掘非遗内涵,展示弘扬南京这个兵家必争之地在历史长河中那些可歌可泣的爱国精神。

(二)与大众传媒结合传播精神内涵

电视剧、小视频、脱口秀、方言新闻时评等各种各样的大众传媒产品,可以作为非遗项目的艺术载体,对非遗内在精神进行当代再创造、再传播。特别是方言节目、民歌节目、地方文化影片,展现了文化多元化、个性化的一面,贴近生活、贴近当地民众,趣味性强、感染力强,很适合表现非遗项目及民俗文化的内在精神。例如重庆方言电视剧《山城棒棒军》,就是结合重庆本地的一道民俗人文景观,表现了山城劳动人民坚韧、踏实、诚信、可靠、豪爽的品质。其主题曲吟诵了重庆朝天门和十八梯的城市地貌,用三峡民歌和船工号子的歌唱方法,把棒棒军不向困难屈服的顽强力量表现得淋漓尽致。影片播出后被人们津津乐道,很多重庆人都会哼两句主题曲,有效传播了重庆人耿直乐观、坚韧不拔的性格特色。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重庆万州考察时评价道:“推动中国发展需要负重前行、爬坡越坎、敢于担当、不负重托的‘棒棒精神’。”这种非遗精神的提炼和传播对重庆直辖后的经济腾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代传承至今的具有强烈生活气息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无论是其中的精美绝伦的宫廷艺术还是情味浓厚的民间艺术,无论是产生大量物质遗存的工艺、技艺等项目还是主要靠无形传播的传说、歌谣等项目,都是为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而发展、延绵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是“生活的艺术化”和“艺术的生活化”,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根植于生活,有着源源不绝的自发的需求。在现代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老城市人和新城市人构建共同美好家园、寻找共同精神家园有着独一无二的重要作用。在当代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潮流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视觉环境、人群行为和价值观念等方面更加深入地融入当下生活,更全方面地参与城市硬件和软件建设,将对打造中国特色的魅力都市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王美诗,女,南京博物院民族民俗部主任、副研究馆员,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非遗保护、非遗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