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研究培训 >>> 地情研究

胡惠有:令人堪忧的地名保护与工作建议 ——以洋河镇为例

2024-12-16    

摘  要:地名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作为历史文化名镇,地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有着更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洋河有着丰富多彩的地名资源和形式多样的地名演变;但地名现状令人堪忧。本文提出了对历史文化名镇的地名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加强地名文化研究、尽快编制保护规划及实施细则、逐步在各村设置村情馆、倡导并支持有条件的行政村(居委会)编纂村志、认真做好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以及做好境内城乡道路命(更)名和道路设标、规划道路名称调整工和开展地名文化进校园活动等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地名资源 保护利用


地名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她是一个地方的第一张名片,能帮助人们记忆一个地方的重要地理位置和主要特征,记录当地的社会风貌和居民生活方式,也能反映该地的文化和历史变迁,所以,地名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历史文化名镇的地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则有着更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洋河镇为例,探讨地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一 、丰富多彩的地名资源


2023年12月,江苏省宿迁市洋河镇获批为江苏省第三批历史文化名镇。现在的洋河镇,由原洋河镇、仓集镇和郑楼镇三个镇合并而成,辖1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34个行政村,有丰富的地名资源。


(一)镇名溯源


洋河镇原名“白洋河镇”,因水而名。1194年,黄河在河南阳武决口,经汴渠至徐州夺淮河最大支流——泗水,流到淮阴再夺淮入海。黄河夺淮之后,夹带的大量泥沙使泗水河床不断淤高,右岸的滩水没有出路,河水潴留形成湖泊。河、湖之水在徐州徐溪口汇合,由宿县的符离沟经邳州的睢河,流到宿迁县的东南境,汇集埠子湖、白鹿湖等湖水入黄河,“巨浸弥漫,望之如洋”,称为“白洋河”。元统一中国后定都大都(今北京),开通京杭大运河,徐州至淮阴段“借黄行运”,黄河成了京杭大运河的一段。南来北往的船夫、旅人,看到万顷烟波的白洋河时,都会说:“白洋河到了。”慢慢地,白洋河成了地名。船到白洋河要上岸补给,这里渐渐地形成集镇。元代称为“白洋河集”,明代开始称“白洋河镇”,简称洋河镇。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黄河在宿迁决口,白洋河淤废,白洋河成为镇名。


仓集镇原名“仓家集镇”,因集而名。制文堂仓氏祖籍苏州,明代末年,仓制书迁到桃源县陆城乡西部,聚族而居,繁衍生息。清乾隆年间,于通京大道旁形成一大居落。道光末年(1850年),兴仓家集。同治三年(1864年),集首仓立功筑仓家集圩,“有户二百余,市面兴旺。”(民国版《泗阳县志》语)。1934年,仓集建镇。抗日战争期间,抗日民主政权泗阳县设仓集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仓集先后设区、乡、镇建置。


郑楼镇原名“郑家楼”,因楼而名。清雍正年间,河标中营副将郑永泰在桃源县顺德乡建府邸,称“郑家楼”。康熙二十五年,开凿“中河”,中河横穿顺德乡,郑家楼在中河南岸。嘉庆末年(1820年),郑家楼卖给宿迁人王铮,仍沿用旧名。同治五年(1866年),王德中、陈阶升筑郑家楼圩,“有户二百余,临运河,集甚旺。”(民国版《泗阳县志》语)。1912年。郑家楼属泗阳县顺德西乡管辖,抗日战争期间,抗日民主政权泗阳县设郑楼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郑楼先后设乡、镇建置。


(二)村居由来


洋河镇历史悠久,所辖行政村(居民委员会)都有自己的故事。


除原洋河、仓集、郑楼三个镇政府座下集镇外,还有一些古老的集市。如:


陈圩居委会原名老陈圩。民国版《泗阳县志》记载:“老陈圩,清同治二年(1863年)陈雨之筑,约二百余户,集在东门外。”由此可见,当年陈圩的集市规模与附近的临河集、仓家集、郑家楼集的规模不相上下。


闸圩村原名祥符闸圩。民国版《泗阳县志》记载:“(祥符)闸为清康熙年造,今久废。圩为清咸丰初年胡姓筑,约三十户,目下胡子磐在此兴集。”


抗日战争期间,泗阳县抗日民主政权建立乡级政权。今洋河镇境内有早李、新化、河西、郑楼、胡李、金山、太平、卓码、胡庙、陈圩等乡级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泗阳县实行区乡制,前述乡级政权得以延续。


洋河古镇位于黄河故道运道两侧,是“堤—圩—镇”的水利防御型集镇格局代表。洋河建镇之初,以堤为界;明代发展成运河畔的重要集镇,镇区道路呈鱼骨状,依中大街、米市街、太平市(前、后)街等商业街而生;清末为了防御匪寇修筑“洋河圩”,形成五圩相连格局。不少古街老巷、古堤老圩名称沿用至今。


洋河镇的1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34个行政村,是由原73个行政村(居委会)合并而成,这些行政村(居委会)都有数百年的历史;每个村(居)由数个或十余个自然村庄组成,仅收入泗阳县、宿迁县、泗洪县等三县《地名录》的自然村庄就有459个。这些自然村庄多有百年以上历史,一般以聚居姓氏冠名,通名多为“庄”,也有“圩”“桥”“楼”“园”等,还有“东”“西”“南”“北”等方位词。


洋河镇的地名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和民族情感。


二、形式多样的地名演变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洋河镇的地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地名变更既有一般乡镇的普遍性,也有自己的特殊性。


(一)减字略写


地名变更,多为对标准地名的减字略写。原地名一般具有特殊的含义,如“白洋河镇”因河而名,是明清时期的标准地名。随着白洋河的淤废消失,自清中期开始,民间口语中常省去“白”字,接着书面语也有省去“白”字的,变成了“洋河”。中华民国成立后,“洋河镇”取代“白洋河镇”,成了标准地名。


以姓氏命名的“仓家集”“郑家楼”“夏家洼”等镇、村,在书写、使用中为了简便,刻意省去了“家”字,“仓家集”变成了“仓集”,“郑家楼”变成了“郑楼”,“夏家洼”变成了“夏洼”。同样,为了书写、使用时简便,“胡家庙圩”变成了“胡庙”,“祥符闸圩”变成了“闸圩”。


(二)顺时而变


抗日战争期间,有一个成功的村庄更名案例。河西庄村原名“陈家湖”,是陈氏家族聚居的村落。清同治初年,陈素书筑圩,取名“忠恕圩”,希望族人和邻居以儒家的忠恕之道处事立身。1940年,泗阳县抗日民主政权成立,抗日军民认为“忠恕圩”这个名字封建保守,因村庄位于魏家河西面,把村名改为“河西庄”,并在此设置了“河西乡”抗日政权。


解放战争时期,洋河镇有一次鲜为人知的街道改名。宿迁学院张先生在项王故里淘到一本《泗阳县洋河镇中心国民学校毕业同学通信录》,其中几位老师的通信地址是“宿迁县洋河镇中正街××号”。这本通信录透露出一个信息,1946年,国民党恢复洋河政权,曾将“中大街”更名为“中正街”,但随着国民党政权的迅速垮台很快被人遗忘。


农业合作化高潮时期,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催生了一批地名。


庄西村的命名富有故事性。庄西村原名“南园”,是洋河古镇的一个大居落,素有“洋河菜篮子”之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置“南园乡”。1954年,南园乡成立了3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庄子西头的称为“庄西社”。1956年春,南园成立洋河镇第一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南园社”。一个县不能有两个同名的高级社,因城厢镇的“南园社”捷足先登,洋河镇的“南园社”只好更名为“庄西社”。从此,“庄西”取代“南园”,成为标准地名。


果园村原名“臧湮村”,依废黄河而居,历代受风、沙、碱、旱之害。1950年代,宿迁县委发出建设“玻璃城、水稻县、苹果黄河、葡萄山”的号召,臧湮村更名为“果园村”。现在,果园村是洋河镇5个“特色保护类村庄”之一。


高级社的名称后来演变成各行政村(居委会)的标准地名,为叙述、理解方便,以下称为行政村(居委会)。


文化大革命初期,刮起了一股“改名风”。“新集街”改为“红旗街”,“打铜巷”改为“灭资巷”,“竹竿巷”改为“兴无街”,“胡庙大队”改为“红旗大队”等等,不久,多恢复了原标准地名。农业合作化开始时,几家农户成立互助组,多以组长姓名冠名。接着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多以自然村庄命名。后来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几个初级社合并到一起,多沿用其中较大的初级社名称。


(三)合并兼顾


农村姓氏、村庄之间常有矛盾,不能简单地沿用大社名称。在党组织的协调下,以两个较大村庄的村名元素组合,成为高级社的命名的一种方式。用这种方式命名的行政村(居委会)有:


以“太平市”的“平”字,与茶庵庙的“庵”字谐音“安”字组合起来的“平安居委会”。以“三张乡”的“三”字,与“葛庄”的“葛”字组合起来的“三葛村”。


以“邱庄”的“邱”字,与“夏圩”的“夏”字组合起来的“邱夏村”。以“鲍圩”的“鲍”字,与“刘庄”的“刘”字组合起来的“鲍刘村”。以“沈庄”的“沈”字,与“陈庄”的“陈”字组合起来的“沈陈村”。以“胡圩”的“胡”字,与“李圩”的“李”字组合起来的“胡李村”。以“葛西”的“葛”字,与“罗宅”的“罗”字组合起来的“葛罗村”。


2001年,人口不足3000人的行政村(居委会)撤并,新成立的行政村多沿用撤并前一个行政村(居委会)的名称,也有重新命名的。


重新命名的行政村(居委会)有:洋河镇车站村、洋河镇庄西村撤并后成立的“洋河镇新南园居委会”。洋河镇新化村、洋河镇西俞村撤并后成立的“洋河镇南街居委会”。洋河镇解放村、洋河镇周石村撤并后成立的“洋河镇中兴村”。洋河镇前行村、洋河镇二庄村撤并后成立的“洋河镇富强村”。仓集镇老圩村、仓集镇鲍刘村撤并后成立的“仓集镇李官庄村”。


2001年,行政村(居委会)撤并调整后,各村(居)也调整了村(居)民小组。为了工作方便,各行政村多以简单排列、数字代替村(居)民小组名称,以致自然村庄的标准名称渐渐被人忘记。


三、令人堪忧的地名现状


(一)地名消失


洋河镇是历史文化名镇,同时又是中国酒都核心区、江苏省酿造产业园、江苏省旅游度假区、江苏省农业高新区。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城镇化建设推进,镇、村格局快速发生变化,地名文化保护成为紧迫的任务。


2021年,《宿迁市宿迁市中心城市镇村布局规划(2021—2035)》发布实施。2023年,《宿迁市宿迁市中心城市镇村布局规划(局部动态调整)》发布实施。规划将洋河镇自然村庄分为:集聚提升类村庄、特色保护类村庄、搬迁撤并类村庄和其它一般村庄4类。其中搬迁撤并类村庄94个,也将在2035年前搬迁撤并,它们的地名也将消失或变更。


随着洋河酒厂的不断扩建,洋河镇毗邻厂区三个居委会的街巷、民居逐渐拆除。如:西门居委会的街巷、民居全部拆除,居委会在“梦都花园”小区办公,居民分散居住在不同的安置小区。大圩居委会的打铜巷、竹竿巷、济堂巷及中大街西段民居全部拆除,居民安置在酒家南路西侧的大圩新村。随着民居的拆迁,拆迁区的老巷古村地名自然消失。


随着洋河新城区的建设,原黄桥村、苹果村的自然村庄全部拆迁,闸口、拦马、黄庄、果园等4个行政村的自然村庄大部拆迁,村民迁居不同的安置小区,黄桥村委会在“梦都花园”小区办公,闸口村委会在“旺族雅苑”小区办公,拆迁区的村庄地名自然消失。


随着农业高新区的建设,夏洼、邱夏、河西庄、李楼、李官庄、梁庄、金沟等行政村的自然村庄全部或大部拆迁,地名自然消失。


据统计,至2022年,洋河镇已消失自然村庄168个,其地名自然消失。


(二)有名无实


仓集镇和郑楼镇撤销后,原政府所在地成了普遍的居民委员会,不再具有乡镇行政中心的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成为一般的村级行政单位。2001年的行政区划调整,被撤并的行政村,一个保持行政村驻在地的功能,其它行政村变成了一般自然村。


有些行政村的自然村庄全部或大部被拆迁,村委会原址只剩下“村党群服务中心”,如李官庄村、富强村、赵圩村。有的行政村的自然村庄全部拆迁后,在原址建一个“袖珍型”村庄,除村“党群服务中心”外,只有几十户人家,如梁庄村。这些行政村被拆迁的村民有的被安置在不同的小区,有的自购房屋居住,行政村与村民的关系松散,部分社会管理功能被居民小区所取代。


有的自然村庄因新农村建设、土地整理、道路建设等原因大部分拆除,或只留几家农户,已失去自然村落功能,地名仍在。有的自然村庄因农旅项目建设、土地经营权流转已被拆除,但土地承包关系未变,地名也没有变更。


四 、亟待落实的保护利用


(一)地名利用现状


随着城镇化建设推进和镇、村格局的变化,产生了新的地名。新地名多为住宅小区名和市政道路名。


据统计,2023年,洋河镇共有400户以上住宅小区31个,其中,1000户以上的9个。分别是:新城名苑、平安小区、华地万象、南街人家、紫金名门、银杏庄园、旺族雅苑、梦都花园、四季花城。有的住宅小区以所在地行政村的名称命名,如:平安小区、苹果小区、南街人家、三葛小区、夏洼小区、六里棚小区、张码小区、河西人家、金沟人家等等。


2010年以来,洋河镇市政道路建设成绩斐然,形成了新的城市格局,但新路命名差强人意。


有的路建成后多次更名,有的路以冷辟字命名等,有待规范。少数河、渠、沟的名称沿用水利部门建设时的规划名称如“某中沟”等,也有待规范。


(二)思考和建议


2023年12月,江苏省人民政府认定洋河镇为江苏省第九批历史文化名镇,并初步划定两片核心保护范围(历史文化街区),共18.3公顷。洋河镇境域广大,历史悠久,地名文化保护与转化利用应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地名文化研究。洋河镇党委、洋河镇人民政府应从地名的历史演变和实际情况出发,由民政部门牵头,组织文化、旅游、建设、教育等部门和群团组织、基层村(居)参与地名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工作,支持专业研究队伍建设,加强地名文化公益宣传,。


2.尽快编制《洋河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洋河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实施细则》,依法依规做好历史文化名镇核心保护范围内的文保单位的保护、管理、利用工作,做好历史文化街区格局、风貌保护工作,做好主城区地名文化保护工作。


3.分批、逐步在每个行政村(居委会)党群服务中心设置村情陈列馆,展陈本村的村情村史、乡贤名人、历史事件,制作再现史上自然村庄、道路、井坊、古树名木的地图或沙盘,让已消失的自然村庄和道路“复活”。使村情馆成为承载本村历史文化,安放村民乡愁记忆的精神家园。


4.倡导、支持有条件的行政村(居委会)编纂村志,全面记述本村的历史沿革、古村风貌、村落文化,记述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社会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绩,展示本村的文化魅力,推介本村的品牌价值,承载村民的乡愁记忆,寄托乡亲的家国情怀。


5.认真做好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组织普查队伍开展实地文物调查,查清境内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对境内已认定、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认定、登记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同时,按照有关规定开展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符合条件的地名文化遗产依法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


6.根据《江苏省地名管理条例》和市民政局《关于加强和规范城乡道路命名管理工作的通知》,认真做好境内城乡道路命(更)名和道路设标、规划道路名称调整工作。在乡村道路命名时应优先使用沿路自然村庄名称,不以口号式的名词为道路命名。推动在各类标志标识、法律文书、身份证明、不动产权属证书等公文证照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规范使用标准地名信息。充分运用政府网站、政务融媒体、报刊杂志等媒体平台,展示命(更)名成果,推广标准地名。


7.对境内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体现中华历史文脉和彰显历史文化底蕴的地名进行普查,做好收集、记录、统计等工作,将符合条件的历史地名、红色地名、地名文化遗产类地名等列入保护名录并向社会公布,列入保护名录的地名不得变更。


8.开展地名文化进校园活动。充分考虑青少年阅读、学习需求,编纂符合青少年阅读能力的读本、制作图文并茂的展板、拍摄精美的宣传视频、设计生动美观的课件等,向青少年传播洋河地名文化知识,增强对洋河文化的了解,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文化自信。


9.洋河是酒镇,地名文化与酒文化密不可分。在构建“酒坊、酒庄、酒厂、酒街、酒村、酒镇、酒城”多位一体城乡发展格局过程中,应根据情况,按照有利于保护传承、地域就近原则,在新地理实体命名时优先使用历史地名。要在酒文化旅游过程中讲好洋河的地名故事,在历史文化名镇推介过程中突出洋河的酒文化,从而达到地名保护与转化利用的最好效果。


地名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利在当代,功在长久。希望全社会都能重视起来,把这件事做实做好。



来源:《2024年度地方志学术年会论文集》作者:胡惠有,宿迁市洋河新区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政工师;张晓明,宿迁市洋河新区文化  研究会理事,中小学高级教师;袁海员,宿迁市洋河新区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小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