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溯源

因管仲、鲍叔牙而得名在盱眙小镇

2022-06-27    刘权

管仲镇、鲍集镇,是淮安市盱眙县北部集镇,因管仲、鲍叔牙而得名。

管仲和鲍叔牙都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家,二人十分交好。但在齐国公子小白和公子纠争做国君的斗争中,管、鲍却站到了对立面。鲍叔牙随公子小白出奔莒国,管仲则随公子纠出奔鲁国。齐襄公被杀以后,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都想争夺君位。结果在回国途中相遇,公子小白被管仲暗中射了一箭,但未伤要害,他抢先到达临淄夺得了君位(即齐桓公)。

公子纠死,管仲被囚。坐上君位的小白要拜鲍叔牙为宰相,但鲍叔牙坚辞不干,还竭力举荐被囚禁的管仲。他说:“如果君王的目标只是治理好齐国,那只需用我和高傒两个人就可以了。但如果想在中原称霸,则非管仲不能为。”于是齐桓公释放了管仲,并且用他为相。有了管仲的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了“春秋五霸”之首。

https://region-jiangsu-resource.xuexi.cn/image/1006/process/231b6a52e9004338ae93e3e7eda3acf5.jpg

管仲说:“我穷困时曾与鲍叔一同经商,分财利总是自己多拿,鲍叔不以为我贪。我曾经为鲍叔办事而总是不成功,鲍叔也不认为我愚笨,他知道事情总有不顺手。我曾三次进入仕途,均被君王赶走,鲍叔不以为我无能,他认为我还没到发挥作用的时候。”他感叹地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据《帝乡纪略》载:“管鲍尝寓州(指盱眙县境内古泗州)北三十里,行贾分金,故店名管公(即今管仲镇),乡名招贤(今鲍集镇)。”后人把他们经常歇息的两地,分别取名为管仲镇和鲍集镇,还在他们“分金”的地点,建立祠庙。明万历年间,又建管鲍分金亭,刻石立碑,后被毁。2002年,管仲镇重建了管鲍分金亭,亭高13.6米,底部宽10.5米,上面为亭阁,四面为雕像,东西两侧分别为手抱金条的管仲、鲍叔牙,南北两侧为封官后的二贤塑像,下面有四个门,门边刻有管鲍分金的传说故事。

作者单位:淮安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