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被称为高家堰,洪泽湖大堤到底姓不姓“高”?
洪泽湖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也是大运河沿线最重要的湖泊之一。熟悉洪泽湖的人都知道,在古代,洪泽湖大堤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名称——高家堰,那么,这条对于运河漕运至关重要的千年古堰为何姓“高”呢?
先来看看洪泽湖的历史。在秦汉以前,今天的洪泽湖是淮河干流流经的区域,淮河干流右岸很早就出现了富陵、万家、泥墩等湖泊。到了东汉年间,这些湖面逐渐扩大,淮河水经常满溢,官府不得不在这些湖的东面修建了15公里长的堤堰,也就是如今洪泽湖大堤北段的前身。
洪泽湖大堤
据《洪泽县志》载,隋大业十二年(616年),隋炀帝巡幸江都,路过淮河边的破釜塘时遇到大雨,河水漫出,导致破釜塘漫溢,隋炀帝遂将其名为“洪泽浦”。《洪泽湖志》的记载略有不同:“大业元年(605年)八月,炀帝乘龙舟经都梁、破釜等地巡游江都。至破釜塘,适逢大雨流泛,炀帝遂为之易名‘洪泽浦’,‘洪泽’之名始此。”破釜塘即洪泽湖的前身。这两处记载虽然时间上不一致,但都认为,是隋炀帝将“破釜塘”命名为“洪泽”,后演变出洪泽湖、洪泽县、洪泽河等系列名称。
洪泽湖大堤千年古堰,位于今洪泽湖东岸,在民间被俗称为“石工堆”,更有“水上长城”的美誉。大运河专家、淮阴师范学院顾建国教授介绍,洪泽湖大堤是隋唐大运河开通后,维护淮河及洪泽湖区运道稳定通行,并防止洪水下泄湖东大片洼地区域的最重要的堤堰和屏障,也是大运河水利工程的重要历史见证和宝贵遗产。
洪泽湖大堤
漫长的岁月中,洪泽湖大堤长期被称为“高家堰”。这个名称出现得较晚,但堤堰的历史却可以追溯至汉末。顾建国介绍,清代《御定渊鉴类函·漕河》说:“自汉以来即有高家堰”。明代嘉靖年间的状元李春芳在《重筑高家堰记》中说,高家堰的修筑,始于东汉末年广陵太守陈登,修筑此堰主要是为抵御淮水向东漫溢下泄,确保淮扬一带的安全。
有人感到好奇,洪泽湖大堤为何会被称为“高家堰”或“高堰”,是不是和某位高姓名人有关呢?顾建国介绍,在明代就出现了“高家堰”和“高加堰”两种说法。明代陈建《皇明通纪集要·己卯万历七年》载:“二月,河工成,先是淮安故有水患。嘉靖中,河决崔镇,吕崔冲龙窝、周营等处,往往夺淮流入海。淮势就不敌,则或决高家堰,或决黄浦,或决八浅,淮扬诸郡悉为巨浸。”这是较早的“高家堰”的记载。“高加堰”的名称也在史料中可以找到。明代吕坤《去伪斋文集》载:“淮黄之合流也,在清河口。黄弱则携淮与东,黄强则淮退。溢黄,又以沙障而逐之。山阳有为沼忧公上书,议复仁义五坝,及筑高加堰。”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一书中也用过“高加堰”这一名称。成书于清雍正三年(1725)的《行水金鉴》则解释了“高加堰”的“高加”二字,“为护运道,邑井,宜加高而名之,盖益加而益高也”。
由此可见,“高家堰”和“高加堰”都同时被使用过。顾建国认为,高家堰的名称来源有两种可能性。一是淮河下游一带曾是淮夷高氏部落的聚居地,高家堰北侧不远处有战国“高庄墓”遗址,高家堰名称中的“高家”,可能溯源于此。另一种可能,“高加”是指堤坝不断加高的意思。
洪泽湖美景
清代以后,“高家堰”这个名称使用得更为广泛。黄河夺淮后,因为泥沙不断淤积,淮河干流、支流水蓄积在洪泽湖里,使洪泽湖水位慢慢升高。成了名副其实的“悬湖”,其湖底甚至高出里下河地区平原4到8米。“高家堰”必须不断加筑加高,才能确保运河漕运以及淮安扬州等地的安全。民间流传出“倒了高家堰,淮扬不见面”的说法。因此,高家堰还被称为“捍淮堰”。
顾建国介绍,清代皇帝极为重视高家堰的修治安全问题,康熙、雍正、乾隆都曾明确指示要采用先进的水工技术,来确保高家堰屏障,防御洪水下泄。清代水利专家在高家堰上采用了直立式条石挡浪墙、滚水坝建筑以及碎石坦坡等技术,在当时全世界的水工技术方面居于前列。比如,大堤的挡浪墙体使用千斤重的条石及糯米石灰浆砌筑,共有条石六万多块,规格统一,做工精细,石工堤石条之间用铁锔连接,锔扣上往往铸有铭文,还有的文字刻在条石上,主要记载石工段承修人的姓名、时间、长度等,由此可了解负责工程的官员以及工程头尾交接的情况,显示了我国古代水利建设的高超技艺和管理上的严格精准。
可以说,高家堰的不断加高加固,体现了古代人民在洪泽湖治理上的水工智慧日臻完善。而高家堰的修筑,也将中国传统哲学、美学、建筑学、民俗学精髓与坝体完美地融为一体。由于历朝历代对高家堰不间断地修筑和治理,洪泽湖也成为我国古代最大的一处人工水库。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洪泽湖大堤作为大运河沿线五十八处遗产点之一,正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 上一篇:靖江古桥小话
- 下一篇:“尔滨”一夜爆红,可你知道“哈尔滨”是什么意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