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域 >>> 城市风情

大运河与江苏古代城市空间分布

2021-08-05    王 健


b5538c8f-18d3-48a6-9424-89e7ad268805.jpg

千里运河扬州卷(扬州雕版印刷画)

就城市设置的空间布局而言,“城市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各个时代的城市,当然都出现在对当时起作用的各种复合因素相互影响的交错点上。”古代中国各层级城市的选择是对自然、交通、人类政治、经济活动等各种因素及时空变迁优化选择的结果,城市一旦选择确定,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历史传承性,有的甚至千年不变。历史时期以来,今江苏省省域范围内自然地理环境发生过诸多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对政区的设置和城市的空间分布产生过重要影响,但最基本的影响因素是河流、湖泊和海洋等水体的影响,其发展过程是:早期城市分布在沿河(特别是运河)、湖(太湖、射阳湖等),六朝以后扩展到沿江,建康(南京)、京口(镇江)等城市的升格,唐宋以后沿江陆地扩大,南通等地成陆,捍海堤筑成,范公堤以西得到稳定发展。金、元以后黄河改道,范公堤以东海洋淤积成陆,明清至民国迄新中国,沿海、沿江、沿湖县级城市有了较大发展,江苏城市布局终于形成了“三沿”即沿河(长江、大运河)、沿湖、沿海的空间均衡格局,其中沿大运河呈线型分布始终是古代江苏城市空间布局的主流。

一、以大运河为骨架的水运网络体系的形成


历史上大运河的河道和名称都十分复杂。今天所说的大运河,多指元朝以后开通的北起北京、南达杭州的京杭大运河,现在从山东济宁至杭州为实际通河道。隋唐以后,大运河联结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自西向东流淌的天然水系,起到了沟通中国南北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诸方面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对江苏而言,大运河所起的历史作用更早也更加突出。从政区设置和城市分布方面考察,至少从春秋后期开始,由运河沟通的诸多河流水运网络就开始形成,大运河沿线逐渐成为江苏城市兴起的主要区域,秦汉以后至明清乃至今天,大运河沿线一直是江苏城市发展的重心区域。为行文方便,本文统称江苏历代沟通南北的运河为大运河,包括邗沟、江南运河等。

江苏平原广阔,河流纵横、湖泊众多,航道密布,通江达海,水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17%,平原占68%,十分便于水运交通。为了使航道四通八达,将原本并不直接沟通的河流衔接起来,这就需要开凿运河,因运河开凿而衔接起来的水道,构成了水运网络。中国古代的大多数运河,并非全线都是人工河流,最初只是在某些节点上通过开凿人工水道、疏浚拓宽天然河道等方式将相近的自然河流湖泊衔接起来,古代的淮河、泗水、沂水、黄河、娄江、秦淮河以及太湖、射阳湖,后来的洪泽湖、白马湖、骆马湖、高宝湖等,都曾经被联接沟通,成为运河网络的一部分。后经历代整治,逐步开凿人工河道,才使运河与自然水道分离,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运河。早期的运河,自然河道长于人工河道。像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的沟通江淮的邗沟,并非今天扬州至淮安全线都是人工开凿的水道,而是主要利用射阳湖等自然湖泊,只是在湖泊或河道的衔接点有人工河流连接。否则,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吴国短时间开凿“人工”邗沟是不可能完成的工程。

1.长江以北以邗沟为骨架的水运系统。古代有著名的江、河、淮、济“四渎”,一般认为即长江、黄河、淮河、济水。江,或为沂水。古沂水自山东中南部山区自北向南流经江苏新沂往南,经今宿迁,流入淮河。《史记·殷本纪》引《汤诰》曰:“古禹、皋陶久劳于外,其有功乎民。民乃有安。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决九河”,主要是治理这四条河的流域地区,应在古“九州”中的兖州、徐州范围内。

四渎之中,淮河与运河的关系最为密切。淮河水源充沛,泥沙稀少,独流入海,通航条件好。在黄河夺淮入海以前,淮河在今淮安与泗水会合后,经涟水到云梯关入海。苏北海岸线长时期基本上稳定在今连云港、阜宁、盐城、海安一线。《尚书·禹贡》曰:“海岱及淮惟徐州……厥贡……浮于淮、泗,达于河。”“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可知早在战国以前淮河入海水道就是畅通的,贡物在泗水、淮水、沂水间运输。故“扬州贡路,自江顺流入海,又自淮、泗入菏,溯涑入河,传谓吴王夫差始通邗沟。”《左传》哀公九年(前486):“吴城邗,沟通江、淮。”在邗沟未开通之前,从长江进入淮、泗的舟船,必须由长江出海,再从海上进入淮河,溯淮入沂、泗,然后北上,通过商鲁间开通菏水运河,进入济水,最后到达黄河。邗沟的开通,避开了海上航运的风险,可以直接从长江进入淮河,再经沂、泗北上中原。吴王北上争霸中原时,由运河与海道共同出击,试图两面夹击齐国。而越王勾践命范蠡、舌庸“率师沿海泝淮以绝吴路”,走的是海道入淮,阻击吴水师归途。扬州古城的变化和邗沟的开凿、长江航道的变化关系密切,最早在高亢的蜀冈,后由于沿运河地带的兴起,移到冈下低地;淮安城市因运河而兴,城址因运河航道的变化而变化。春秋至东汉,邗沟由邗城(今扬州蜀冈一带)自西北沿射阳诸湖流向淮安的末口,绕了一个大弯,所以淮安的县城,最早设置在末口一带。东汉末陈登改道邗沟,改由湖西的高邮经宝应一线到淮安,拉直了航线。淮安县城的位置便跟着发生迁移。有学者称古代特别是唐宋的中国为运河帝国,而在江苏,运河的影响早在春秋时代甚至更早就发生了。

《史记·封禅书》:“四渎咸在山东。”沂水,按石泉的说法就是江水。春秋后期吴国争霸中原,“吴兵既胜齐人于艾陵,张之于江、济,强之于黄池,故可制于五湖。”(《韩非子·喻老》)又《国语·吴语》:“吴王夫差既胜齐人于艾陵”之后,“乃起师北征,阙为深沟,通于商、鲁之间,北属之沂,西属之济,以会晋公午于黄池。”商即宋,在今河南商丘一带,这说明吴国水军的确可以从沂水逆行北上,沂水在江苏境内已经和淮河、泗水形成水运网络。

这样,通过邗沟的有长江以北的泗水、沂水、淮河3条大的河流,以及濉溪等河流。当时还有由射阳湖至淮安,这些河流湖泊沿线的节点就是江苏城市的主要起源地。例如,由于邗沟的开凿,联系起来,淮安(淮阴、楚州)扼大运河与淮河、泗水交汇处,由运河转淮河可以直达海洋;往西,经徐(今盱眙)至淮水中上游,或沿泗水北上,至菏水,再通过鸿沟,联接济水或淮河各支流,通往洛阳或大梁(开封),相传徐偃王曾“欲舟行上国,乃沟通陈蔡之间”。上国,自然是中原国家,这些河道和后来的唐宋汴河可能有关;扬州(广陵、江都)则是沟通长江及江南运河与淮河流域的水运枢纽,著名的邗沟就是以此为起点。这两个地方自然是城市的重要节点。其他还有彭城、沛、留、吕、徐(盱眙)、泗阳、宿迁、平安(宝应)、高邮等一批城市,都起源于由运河沟通的泗水、淮水及邗沟沿线。

运河以东,《汉书·地理志》称“东有海盐”。江苏北部沿海很早就有海盐生产,通过水道相互流通。《盐铁论·通有篇》大夫主张“财物流通,有以均之”,否则不能通“朐卤之盐”。朐卤之盐,东海郡朐县,治所在今江苏东海县南,属于沂水流域。西汉初,吴王刘濞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史记·吴王濞列传》)为运盐通商,开凿广陵茱萸湾(湾头)至如皋磻溪的河道,亦名运盐河,大体为今老通扬运河西部河段,这是最早的通海运河支线之一。南宋还在今盐城一带开挖了一条沿范公堤西侧纵贯南北的运河,即串场河,沟通各盐场,便于运输苏北海盐,这是继西汉运盐河之后又一条通海运河。泰州(海陵)、盐城、连云港(朐)等城市也就应运而生。

2.长江以南以江南运河为骨架的水运系统。太湖流域为长江三角洲的主体,地势西高东低,天目山、茅山来水流入低洼的太湖平原之后汇聚成太湖,太湖之水顺势向东北至今长江口、东南到杭州湾之间的东海排泄。最早出现的是吴淞江,“吴淞江一分为三,发育成三江:吴淞江、东江、娄江”。三江为太湖三条通海水道,《尚书·禹贡》:“淮海惟扬州……三江既入,震泽底定……沿于江海,达于淮、泗。”从太湖三江,达海,可以从淮河入海口进入淮河,进入泗水。《史记·河渠书》:“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五湖即太湖,西边的太湖与东边三江之间通过渠(运河)进行沟通,然后分别入海,再北上淮河、泗水,沟通中原。长江南北由此联通。

太湖流域的枢纽是苏州。苏州位于太湖、三江、江南运河的交汇之处,是太湖水网的中心。苏州城选址优良,两千多年城址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宋人分析:“盖浙西六州之地,平江最为低下。六州之水,注入太湖。太湖之水,流入松江,接青龙东入于海。”“平江之地,虽下于诸州,而濒海之地,特高于他处。”“东西与北三面,势若盘盂。积水南入,注乎其中。所以自古沿海环江,开凿港浦者,藉此疏导积中之水。”三江下游港浦众多,能够排泄汇聚苏州的太湖积水,避开洪水对苏州的威胁。春秋后期吴国开凿以苏州为中心的运河网络通江入海,是为从苏州至常州间的运河。镇江段运河为秦始皇时开凿的“丹徒水道”,由此秦朝时江南运河已经形成。据此可以推测,苏州至常州段可能开凿更早。苏州至江阴间原有一条古老的运河,“吴古故水道,出平门,上郭池,入渎,出巢湖;上历地,过梅亭,入杨湖;出渔浦,入大江,奏广陵。”据考证,平门为苏州北门,巢湖当即漕湖,梅亭在今无锡东南,杨湖为阳湖,在常州、无锡间,紧临江南运河,渔浦即今江阴利港。由江阴出江可直达扬州,是早期利用自然河道的江南运河一段,虽便于出海,但至邗沟则迂回曲折,又面临江海之际风浪危险,后来为“丹徒水道”所取代;在苏州的东南,有百尺渎,《吴地记》载:“百尺渎,奏江,吴以达粮。”百尺渎,又称百尺浦、越王浦,在浙江海宁盐官镇钱塘江北岸,沟通钱塘江与太湖的水道,越、吴征战多发生在这条水道上,如槜李、夫椒、笠泽诸战。“其渠即今越来溪,南通石湖而与古松江相接,北入横塘而通苏州。”这是江南运河浙江段的前身,联接了长江与钱塘江水系,浙江省嘉兴、湖州、杭州等地的城市就兴起在运河沿线。娄江是太湖一条重要的入海(江)水道。娄江与苏州娄门、葑门直接相通,从苏州经娄江直达尾闾浏河,由浏家港出海。早期的娄、昆山等城市就兴起在娄江流域。无锡西北开凿了通往太湖的昭语渎等。

从春秋至秦朝,以邗沟和江南运河为骨架,沟通了太湖三江、钱塘江、长江、淮河、泗水、沂水诸河流,形成了大运河为中轴线的早期水运网络,江苏的早期城市就兴起于水系沿线,特别是运河沿线。

二、大运河是江苏城市兴起和发展的重心区域


春秋战国之际,由于邗沟和江南运河的开通,从太湖过长江,经邗沟可以直接到达淮河,进入泗水、沂水,整个江苏境内的水系基本上沟通起来。北上的水道有两条,《尚书·禹贡》只记载了通江达海、溯淮入泗、沂的北上水道,没有记载邗沟水系,或说明《禹贡》的资料来源较早,当时邗沟还没有开凿。江苏城市兴起和发展出现了以运河所沟通的水系沿线分布的特色。江苏古代县城地点的选择,一直和运河相联系,从江南运河到邗沟,再到淮河、泗水,呈线形分布格局。

夏商周时期,江苏境内的古国有彭祖国、吴国、钟吾国、徐国、古邗(干)国、邳国(一名下邳国)。上述六国,疆域范围,分布很广,尤其以吴国最为强大,灭掉徐国后继续北上,疆域一度扩大到淮河以北,今天江苏淮河以南绝大部分地区都在吴国的控制之下。这些古国的都城所在,为今之徐州、新沂、泗洪、扬州、苏州,都在春秋后期邗沟沟通的淮、沂、泗、邗沟及江南运河沿线,运河特色十分明显。其中,除了新沂在沂水流域,其余五国都城或中心都在大运河沿线,属于淮河、泗水、太湖流域,即与古邗沟、隋通济渠、唐宋汴河、邗沟、河南河和元明清时期的京杭运河水道网络关系密切。可知,江苏境内的古国,都兴起于以运河为骨架的河流网络沿线,特别是大运河沿线。虽然古国出现时沟通各河流之间的运河可能还没有开凿,但这些自然河流显然具备了航运条件,水运交通发达是城市兴起的必备条件。

除了古国之外,先秦时期江苏境内还有一些城邑,大都也是沿运河建立的。

延陵:有说即今常州武进东南淹城遗址,为吴公子季札封地。西汉改名毗陵。

云阳邑:春秋吴地,今丹阳市城镇。

朱方县:治所在今丹徒县东南。《春秋》中有朱方。《吴太伯世家》:“吴予庆封朱方之县,以为奉邑。”秦汉时为丹徒县。

南武城:春秋吴地,西汉属娄县,在今昆山西北。

邗城:春秋吴城,在今扬州西北,邗沟以此为起点,是沟通南北的中枢,吴灭干国后建。

彭城:春秋属宋国,即今徐州市区。

留邑:春秋宋地,今沛县东南。

吕邑:春秋宋地,在今徐州东南吕梁山(俗称坷垃山)下。

中城:春秋鲁地,在沭阳西北,沂河流域。

由此可知,先秦时期江苏境内的古国或城市,绝大多数在大运河沿线,除了吴国城市以扬州以南为主之外,其他多在淮河以北地区,今运河沿线。自北向南,已知的运河沿线城市有:彭城—留—吕—徐—邗—朱方—云阳—延陵—吴城。

以上10座城邑呈线形分布,正好是京杭大运河的沿线地区。非运河沿线城市只有钟吾国、棠邑、中城三座,春秋时期江苏沿大运河城邑占春秋时江苏境内城邑总数的76.9%。

到了战国,还出现了邳国,扼沂、泗交汇处;沛邑,今沛县沛城镇;常邑,齐国属地,在今邳州东;广陵邑,今扬州蜀冈上;金陵邑,在南京西北,石头山上,楚设置。上述5个点,有4个在运河线上:沛—邳—常—广陵邑。


7d001cfe-f516-41ac-9185-4ff20451168d.jpg


注:根据《江苏省志·地理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资料整理

秦朝以后,江苏进入郡县制时代,此后无论政区如何变化,以县为基本政区的结构从来没有改变。为了减少篇幅,更加清楚地说明问题,我们制作了下表,全面反映江苏县一级城市的设置和变化情况。

根据表2所列,秦朝时江苏境域共设22个县,运河沿线(以下简称运河沿线)有16个县,占72.7%,淮河以北、江淮之间、长江以南的沿运县分别为7∶4∶5。西汉时,江苏境域57个县,运河沿线有35县,占61.4%,淮河以北、江淮之间、长江以南的县分别为16∶13∶6。东汉时,江苏境域48个县,运河沿线有30县,占62.5%,淮河以北、江淮之间、长江以南的县分别为13∶11∶6。西晋时,江苏境域45县,运河沿线29县,占64.4%,淮河以北、江淮之间、长江以南的县分别为13∶10∶6。隋朝时,江苏境域36县,运河沿线有24县,占66.7%,淮河以北、江淮之间、长江以南的县分别为10∶7∶7。唐朝时,江苏境域41县,运河沿线有26县,占63.4%,淮河以北、江淮之间、长江以南的县分别为7∶9∶10。北宋时,江苏境域47县,运河沿线有26县,占55.3%,淮河以北、江淮之间、长江以南的县分别为9∶8∶9。元朝时,江苏境域48县,运河沿线有25县,占52.1%,淮河以北、江淮之间、长江以南的县分别为8∶8∶9。明朝时,江苏境域46县,运河沿线有22县,占47.8%,淮河以北、江淮之间、长江以南的县分别为6∶7∶9。清朝时2,江苏境域58县,运河沿线有30县,占51.7%,淮河以北、江淮之间、长江以南的县分别为5∶9∶16。民国26年,江苏境域50县,运河沿线有22县,占44%,淮河以北、江淮之间、长江以南的县分别为6∶8∶8。1983年,江苏64个县,运河沿线有26县,占40.6%,淮河以北、江淮之间、长江以南的县分别为9∶9∶8。表格说明:1.只统计统一时期,分裂时期因政区设置混乱、变化复杂,不统计;2.统计范围以现在江苏境内为准,古代属于江苏今已不在江苏境内的政区不统计,如上海及安徽的砀山、萧县等;3.淮河南北分界线,按县治所在为准,民国以前以淮河、废黄河为界,新中国以偏南的苏北灌溉总渠为界,只有淮安、淮阴2县归淮河以北;4.资料来源,主要依据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2-8册有关江苏部分,及历代正史地理志、《江苏省志·地理志》等文献,秦至清以谭图资料为准,民国至今参考《江苏省志·地理志》资料,一般不作史实考证;5.新中国以1983年3月省辖市管县改革后的区划;6.囗为新增县或新出现县名,西汉增设最多,以后多为调整性质。7.有下划线的为运河沿线县。古代的运河线路复杂,有很多变化,本表城市的选择标准为大运河沿线,即秦朝、西汉、隋唐北宋、元明清的京杭大运河,包括古泗水、汴水、淮河、古黄河、邗沟、古通扬运河、江南运河、太湖、洪泽湖沿线,因为古代水系实际上是后来开凿运河的基础,大运河基本上就是在古代水系基础上人工沟通形成的,后来逐步实行渠化,将运河与古代河流分开,形成独立的运河。所以,古代运河的线路应该包括上述自然和人工河流沿线,当时置县正和运河系统的交通有关,涉及今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8个京杭大运河城市。选定后便不再因线路变化而减少。沿线之外只选择了泰州(海陵),之外只取一个西汉的海陵县。


807679a4-ea7a-44b1-98dc-d1daf47858de.jpg


分析上表,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在迄今的漫长历史时期,大运河沿线城市数量一直占一半左右,最高超过70%,最少也占40%,数量占江苏城市的大多数。今天的13个设区市中,有8个分布在大运河沿线。江苏省城市发展的兴起和发展以及经济、文化的重心一直在大运河沿线。首先,江苏省传统的三大自然地理区域江南、江淮、淮北的重心都在大运河沿线,大运河沟通了江苏三大自然地理区域的内在联系,使之形成一个具有内在的联系性的整体。这为江苏省统一政区在清朝的最后形成,奠定了基础;其次,江苏的金陵古都(南京)、汉(徐州)、淮扬(扬州—淮安)、吴地四大特色文化圈,除了金陵之外,其余三个都位于运河沿线。江苏文化的主要代表大多分布在大运河沿线;再次,江苏省确定的南京、苏锡常、徐州三大都市圈,苏锡常、徐州都市圈的中心在运河沿线,江苏的经济重心在运河沿线,特别是在苏南运河沿线。

第二,江苏城市的分布空间不断扩大,由密集于运河沿线,逐步向沿江、沿海发展。明清以后,随着江苏土地面积的扩展,大运河沿线城市比重有所下降,江苏城市布局形成了向沿河(包括长江、运河)、沿湖、沿海的“三沿”空间均衡发展的格局,但大运河城市及市镇的发展水平上了新的台阶,这和江苏自然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也和江苏经济社会的发展直接联系。运河城市比重逐次降低,由秦朝最高的72%,下降到新中国只占40%,减少了32个百分点,沿海、运东地区县的数量有了增加,分布较以前均匀,开发范围大大扩展。如西汉,运河沿线城市更加密集,沿线县的数量增加了,如江都、高邮、舆县、平安、泗阳、富陵、睢陵、赘其、高山、高平、叴犹等十多个县(侯国),加上江南运河沿岸的无锡、毗陵;而沿海地区虽然只增加了6—7个县,如盐渎、海陵、射阳、海西、祝其、利成,但说明沿海及其邻近地区还是得到一定的发展。明清以后,特别是1949年后,江苏城市分布的均衡性发展有了质的飞跃。

第三,从区域看,除了清朝析分苏州诸县造成江南城市数量增幅过大之外,江南运河沿线城市数量十分稳定,其次是江淮间运河城市比较稳定,淮北运河城市则处于不太稳定状态,设置变化频繁,升降幅度大。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淮北运河沿线在黄河改道之后因自然环境变化而出现的兴衰起伏剧烈,落差较大的状况。从时代上看,北宋以后,江苏大运河沿线城市比重下降较多,这反映了宋代捍海岸修筑后,范公堤以西土地基本稳定,置县数量增加,其他非大运河沿线得到一定发展的情况,但发展最快的是明清以后,特别是民国和新中国建立以后。值得注意的是,明清以后,江苏,特别是江南运河沿线,县级城市的数量增减与该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的关联度已经下降。江南运河沿线城市的发展标志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运河大城市实力的增强,像明清苏州成为国内最重要的经济性中心城市,近代的无锡兴起;二是明清以后江南县级以下市镇的兴起,小城镇密集分布于运河沿线,反映江南运河沿线经济、文化实力的强势发展,市镇超过县城的情况十分普遍,如盛泽、震泽、平望、周庄、同里等著名市镇富可比县。

(作者简介:王健,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