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级机关年鉴编纂业务暨《江苏年鉴(2025)》组稿培训会召开
4月16日,江苏省级机关年鉴编纂业务暨《江苏年鉴(2025)》组稿培训会在南京召开。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杨中华出席会议并讲话,副主任、党组成员刘立军主持会议。
会议对近年来江苏年鉴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充分肯定了江苏年鉴事业所取得的成效。会议认为,近年来全省地方志系统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景式、立体化、多维度记录发生在江苏大地的年度变化,综合年鉴质量位居全国前列,部门、行业以及乡镇(街道)、功能区年鉴呈现出多元发展、协同推进的良好态势。
会议指出,《江苏年鉴》是全面记录江苏年度发展的权威资料性文献,是传承历史、服务现实、启迪未来的重要资料,发挥着服务中心大局、资政辅政的“智库作用”,是记录时代变迁、留存江苏发展的“年轮印记”,是凝聚精神力量、筑牢文化自信的“文化根基”,是助力对外传播、展示江苏形象的“开放窗口”,编纂《江苏年鉴》不仅是一项文化工程,也是一项政治任务,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会议要求,各供稿单位在《江苏年鉴(2025)》组稿工作中要切实体现政治性、时代性、系统性、创新性的要求,共同打造彰显江苏特色,展现时代气象的精品年鉴。要严把政治关、保密关、史实关,把年鉴组稿编纂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抓实抓细,对每一个数据、事件进行严格审核、精准表述,以过硬的质量彰显年鉴的价值,努力使年鉴在政治上可靠、资料上权威;要立足“时代坐标”,掌握年鉴传播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实践发展,紧跟时代步伐,在供稿内容上突出江苏特色、领域亮点、年度特点,增强年鉴的年度性、资料性和可读性;要注重系统思维,健全工作机制,细化分解任务,实现资料“应收尽收”、数据 “精准权威”、图片 “尽善尽美”;要创新机制方法,在框架设计上求新,在内容呈现上求活,精心筛选和报送有高信息含量、高历史价值、高文字阐释的资料信息,合理使用述、记、图、表、录等多种体裁丰富表现形式,合力打造资料翔实、体裁丰富、质量上乘的年鉴精品。
会上,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技厅、省自然资源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应急管理厅、南京海关7家单位围绕《江苏年鉴》组稿供稿作了经验交流。省志办年鉴处对《江苏年鉴(2025)》组稿大纲进行了解读,省级机关各部门年鉴编纂负责人、《江苏年鉴(2025)》组稿负责人共130余人参加培训。
- 上一篇:省农垦集团到省志办交流史志编纂工作
- 下一篇: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