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隆庆海州志》研讨会召开
为深入开展地方志研究,加强地方文化交流,充分发挥地方志“资政、存史、育人”功能,5月14日,由连云港市地方志办公室、市社科联、市图书馆主办,市图书馆学会承办的连云港市社科界学术大会——《隆庆海州志》研讨会在地方文献馆举办。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二级调研员赵廷旗,市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韩冠旗,市图书馆馆长梁继东,西游记研究专家李洪甫,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崔月明及地方文化专家、学者等30余人参加活动。
《隆庆海州志》是连云港目前存世最早的地方志书,由明嘉靖元年(1522)海州知州廖世昭初修,海州同知张峰纂修。隆庆六年(1572)知州郑复亨增修两卷,淮安知府陈文烛作序,原光禄寺卿裴天佑校正,于十月刻印发行。《隆庆海州志》采用述、记、志、图、论等多种体裁,按卷、节、目层次记述,条理清晰,特色鲜明,是记录海州历史的珍贵文献资料,对研究海州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
会上,赵廷旗指出,《隆庆海州志》是连云港地区现存的唯一一部明代官修志书,重修于隆庆年间。本次《隆庆海州志》研讨会的举办,意在深入挖掘志书中的深厚宝藏,充分吸收传统文化中的丰富营养,大力弘扬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为连云港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服务,为建设人民喜爱的现代化新港城贡献史志智慧。赵廷旗对市图书馆近年来在宣传弘扬地方历史文化方面做出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今后双方将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
研讨会上,优秀论文作者代表、地方文化专家围绕《隆庆海州志》的价值特性、整理对比、开发利用、地方文化、历史文化、海洋文化等主题展开热烈讨论,分享交流研究成果。梁继东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地方志作为地方文化的“根”与“魂”,孕育了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隆庆海州志》的研究与传承有助于让广大市民深入了解海州人文历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城市文化自信。要加强对地方志整理研究、提炼挖掘,促进地方志研究成果的实践应用与推广,更好地服务港城经济社会、精神文明发展。
活动中,梁继东为地方文化专家张卫怀颁发特聘专家证书,并接受连云港市地方志办公室捐赠的《连云港市志(1984—2005)》《连云港抗战志》《连云港援疆建设志》等地方文献3000余册。与会领导还为优秀论文获奖代表颁发了证书。
(连云港市地方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