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浦:南船北马,天下粮仓

2025-07-02

fbdac83b-1991-48f3-b4f3-72980202d518.jpg


清江浦是古地名,原本是山阳城(今淮安市淮安区) 西至清河(今淮安市淮阴区)马头镇之间的运河名。清江浦于1415年开埠,在明清时期是京杭大运河沿线享有盛誉的、繁荣的交通枢纽、漕粮储地和商业城市,有六百余年的历史,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天下粮仓等美誉。


淮安,与运河结缘两千五百年,在历史上因运河而兴,也因运河而衰。而有着六百年历史的清江浦,是淮安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清江浦从明初到清末,一直是国家巨型粮仓的所在地,这个粮仓在一定意义上讲属于漕运总督直管。清江浦因为其明清时期是运河漕粮重要的储存、中转之地,因而有“天下粮仓”之称。


3da4a3cb-2edf-48dc-9193-b9fce26482ed.png

图片说明:2024年1月23日,船舶在京杭大运河淮安段有序航行,一派繁忙景象。贺敬华摄视觉江苏网供图


到了明朝中叶,清江浦逐渐崛起成为淮安地区的双中心之一。“夜火连淮水,春风满客帆”;“灯影半临水,筝声多在船”成为当时繁华景象的真实写照。漕运兴盛的年代,这里聚集着文武官员、显宦世家、巨商富贾、文人墨客和僧道名流。


到了清朝,清江浦继续保持繁荣。乾隆时期,清江浦进入全盛阶段,包含清江浦的淮安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东南四都”、“运河沿线四大都市”。


1793年11月3日,英国派遣来访问清朝的使团经过清江浦。船队通过清江浦时,英国人惊叹:“巨大的城市,多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帆船和百姓!”


在淮安市里运河上,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常盈桥”。它的名字由来便是当年清江浦的“常盈仓”。在常盈仓旧址重建的丰济仓,其小部分遗迹一直保留到今天。2006年5月25日,丰济仓遗址被确立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7e9a86d-a6f6-4b8e-9575-0ed8270927c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