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地域

扬州埂子街:保留老城风貌的古街

2023-11-09    俞林

探访一座古城,阅读一座城市的历史,一定要去它的古街巷走一走,触摸一下斑驳的古城墙,在凝重的古城门前拍个照,你才能真切感受到这座城市生命跳动的脉搏,并在时光转换中撩起我们心底那念念不忘的旧情怀。

江苏扬州埂子街,就因为是一条乾隆皇帝走过的御道,就因为巷道口有一座威武的挹江门,就因为运河边的钞关曾经造就的繁华,从而为我们见证了一条老街巷的岁月沧桑,见证一座城市的千年辉煌。

埂子街旧称埂子上,埂子口,因埂子街南端是钞关,故老扬州们又称钞关街。唐宋时期,埂子街只是城墙外护城河岸的一条小道。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筑新城,城池延伸到城东古运河,原来的护城河开挖成市河——小秦淮河,疏浚小秦淮河的淤泥堆积在埂子上,日久天长,人们便在这片高低不平的埂子上陆续辟路造屋,依路建坊,因而逐渐形成了一条街道。

刘江瑞 摄 (资料图片)

刘江瑞 摄 (资料图片)

城池扩大了,自然要建城门,于是就在埂子街南端建造了一座新城门:挹江门。随着新城的建设,城门的开通,埂子街成了钞关码头进入扬州城的主要干道,客流量迅速增加,行人川流不息,有远见的商贾都选择在埂子街投资兴业,市井盛极一时,埂子街便日趋繁华起来……

流淌了两千多年的运河水,不仅哺育了扬州的历史文化,丰富了扬州的人文底蕴,也极大地改善了扬州人的饮食习惯。清咸丰九年(1859年)开设于埂子街挹江门的江所宜豆腐坊,就是靠运河水哺育成长起来的百年老字号企业。大家都知道,做豆腐对水质的要求很高,河水优于井水,江水优于河水。江所宜豆腐坊开设在挹江门,就是为了取水方便,因为这里的水质好。长江涨潮时,江水一直涌到古运河钞关段,这里的水就会含有江水成分,而江水做出来的豆制品,口感是最好的。所以说,江所宜豆腐坊的生命力很旺盛,经历几个朝代都经久不衰,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的1956年公私合营,江所宜香干店并入扬州豆制品厂,即今天的扬州维扬豆制食品有限公司。如今,该公司已发展成江苏省行业龙头企业,维扬干丝制作技艺被列入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年产豆制品35000吨。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埂子街上另一家食品制作企业何公盛酱园,创办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如今也是一家百年老字号企业。酱园做酱,其实也和做豆腐一样,对水质的要求很高。把酱园开设在埂子街,也是为了取水方便。1956年2月,何公盛酱园公私合营并入扬州三和酱品厂。至此,何公盛的名字才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在埂子街121号探访到当年何公盛酱园旧址。虽然是几间破旧的木质库房,在我的眼里,它就是一座丰碑,记录着一代代扬州人的奋斗轨迹。

https://region-jiangsu-resource.xuexi.cn/image/1006/process/d0cd610efb45422face56dd7b99e5ff8.jpg

埂子街南起钞关码头,北至甘泉路,全长700米左右。走过400多年时光,这条枕河而行的老街虽然繁华不再,但当我们走进老街深处,走进一处处古宅大院和一个个老街巷路口,我们发现埂子街带给我们的依然是原汁原味的老街烟火。这里的每一堵青砖墙都是古迹,每一座大宅院都有故事,毛笔庄、锅罐坊、毡帽铺、香粉店……如今,每一片古迹都已成为扬州的财富,每一个故事都已成为埂子街经典。

明嘉靖年间扬州新城扩建不久,埂子街上就开设了一家伍少西毡铺,其主打商品是毡帽,毡帽就是用羊毛毡做的礼帽。据说,扬州毡帽在唐朝就很有名气。关于扬州毡帽,还流传有一个小故事,说的是有一个大官戴着一顶扬州毡帽外出访友,途中遇到刺客,刺客直接一剑刺向头部,居然被毡帽挡住剑锋,未伤及皮肉。如此一来,扬州的毡帽一举出名,畅销全国。绅士们都为能拥有一顶扬州毡帽而沾沾自喜。

创建于明代崇祯元年(1628年)的戴春林香粉铺,也是埂子街上一块名闻遐迩的老招牌。当年戴春林香粉铺在埂子街开业时,著名书法家董其昌曾亲笔为其题名“戴春林”。崇祯皇帝的爱妃田贵妃是扬州田家巷人,崇祯皇帝特地为田贵妃定制了一枚戴春林鸭蛋粉,而这一枚鸭蛋粉可能就是世界上第一块美容粉饼。从此,戴春林香粉被明清两朝指定为皇室贡品。《扬州画舫录》对该品牌有明确记载:“天下香粉,莫如扬州,戴春林为上……”

埂子街是扬州为数不多还保留着老城风貌的古街。走进埂子街,犹如走进历史,我们通过在埂子街上的所见所闻,可以认识一个历史上的老扬州,感受到了古运河的魅力和运河文化深厚的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