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风物

窦银芳:溱潼会船节今日开幕,万人演绎世界最大“水上庙会”

2025-04-07    

2025年4月6日,2025泰州姜堰溱潼会船节在溱湖国家湿地公园如期举行。每年清明时节,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都会在溱湖之畔举办“世界上最大的水上庙会”——溱潼会船节。会船节期间,十里溱湖,千舟齐发,万篙争流,演绎了多姿多彩的民俗画卷,展示了生态湿地的秀美风光,激扬了水乡儿女的壮志豪情,彰显了勇争头名的会船精神。


IMG_256


溱潼会船:水乡明珠的文化瑰宝

天下会船数溱潼,溱潼会船甲天下。


IMG_260


溱潼古镇四面环水,波光粼粼,环境优美,素有“水乡明珠”之称。溱潼过去不通公路,镇四周建有无数码头,附近农民到镇上办事,撑船而来、搭船而去,无舟楫寸步难行。船是河流的灵魂,是水乡人世代的传承。


IMG_261IMG_263


作为“国内唯一的、保存最为完整、最具原生态特质的水上庙会”,溱潼会船是里下河水乡人民在长期农耕生活和稻作习俗中形成的以祭奠阵亡将士、欢庆生活为内容,以水上竞技、文艺表演、祭祀为载体,含历史、宗教、民俗、艺术、商贸等诸多文化内容的特大型水上民俗文化活动。


IMG_264


溱潼会船是姜堰区溱潼镇、三水街道、俞垛镇、淤溪镇以及兴化市周庄镇、茅山镇,江都区吴堡镇,东台市溱东镇等乡镇会船的代表。各地会船均要到溱潼东观祭祀无名坟墓、祭奠抗敌守土阵亡将士,相沿成习,俗称“溱潼会船”。


IMG_265


溱潼会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姜堰旅游的金字招牌,堪称“民俗文化之大观,水乡风情之博览”。《泰县志》记载:“会船,是泰县里下河特有的民间风俗。《中华全国风俗志》《泰县风俗谈》及民间流传的《港口竹枝词》均有记载。每年‘清明’左右、春耕大忙之前,举行撑船比赛。”


清嘉庆诗人朱余庭诗:

包老湖通虾子湾,上溪港口水回环。

使船如使马奔放,会看篙工第一班。

注:里下河各庄会船迎神,四面云集,篙手以争先为胜,俗名篙子会是也。观者如入山阴道中,目不暇接。


清道光三年(1823)刻本《海陵竹枝词》载广东知县储树人诗:

下河村落自为邻,惯使舟船气力振。

团练若成皆劲旅,请看篙子会中人。

注:下河赛会,必撑会船,其捷如飞,称为“篙子会”


IMG_267


《宣统泰州志》《民国泰县志稿》均记载:“农夫清明添无主孤坟,事毕,将铲锹迎至邑庙,侑以纸轿、鼓乐,五月九日迎都天会祀张巡,其跳跃前行如神附体者,曰:‘马披’。下河赛船会以双舟载神曰:‘驾船’。”


历史溯源:岁月长河中的会船传说


IMG_270


据《姜堰市志》《溱潼镇志》记载,溱潼会船起源有多种说法。影响较大的大致有以下几种:



祭神免灾说


北宋年间,里下河地区水患频发,有“十年九灾”之苦。当地百姓为祈愿免除水灾,遂举行祭祀供奉真武大帝的庙会。真武大帝作为水神,承载着民众的祈盼。随着时光推移,庙会融入水上贸易,盛时,山东、安徽、江西、苏南等客商均会聚于此,人数达二三万人之众。



岳飞抗金


IMG_271


南宋时期,名将岳飞及义民首领张荣、贾虎率部在溱湖一带与金兵鏖战,重创敌军,然义军亦伤亡惨重。当地百姓心怀感恩,收殓阵亡将士遗骸,于每年清明次日前往祭扫,久而久之,会船祭扫的习俗逐渐形成。至今,溱潼仍流传“真龙假虎”之语,谐音张荣、贾虎,且据南宋岳珂《金陀粹编》记载,岳飞军队曾驻扎溱潼村并与金兵交战,此说为溱潼会船起源的主流观点。



朱元璋寻祖坟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后,欲于清明祭扫祖坟,因其父母在兵荒马乱中死于何时葬于何处难以查找。军师刘基献计:待清明节过后派人为无主坟烧钱化纸,其中必有朱元璋的祖坟。于是朱元璋就派人到江淮一带撑船沿途祭扫无主坟,此举感动了江淮百姓,纷纷仿效,久而久之形成习俗。



侯必大抗倭说


明朝嘉靖年间,倭寇侵入里下河一带。溱潼西首神潼关年轻守将侯必大率部抗击倭寇,周围村民也纷纷组织船队前往助战。每条船上聚集数十人,各执一条竹篙合力撑船,又以长篙为武器,将倭寇打落水中。后侯必大在战斗中英勇捐躯,据说当时年仅 20 余岁,当地村民为侯必大建庙塑像,香火不断。至今俞垛镇花庄村神潼关还有侯王殿存在。


溱潼会船节:民俗狂欢的水上盛宴


溱潼会船节是以竹篙竞技为主,以贡船、花船、龙船表演文艺节目为辅,并集商贸、社戏、春游于一体的特大型水上清明狂欢节,大多为清明节第二天举行。溱潼会船节规模盛大,每年都有五六百条船只云集溱湖,参与和观赏的有10多万人。


IMG_275

IMG_276


会船的种类一般包括供船(也作贡船)、篙船、划船、花船、龙船、拐妇船等。其中,供船是在溱潼会船中处于核心地位的船,主要功能为供奉神灵和祭祀亡人;篙船是会船中的主要船型,是活动中的中坚力量,负有顶推供船、领圣、护圣、赴会及参与比赛的重要职能;划船又称小划子,船体小者可载10人,大的划船可坐22人,船上1人1桨,水手多为女性或老年男性,划船过去不参加比赛,后来也作为篙船竞渡后的余兴,再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项专门的比赛项目;花船是专供表演文娱节目的船,是从荡湖船演变而来,是一种放大了的荡湖船;龙船是在水上舞龙灯的船;拐妇船是表演船,由三条舴艋小舟组成,演绎着一对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由的喜剧故事。


IMG_277


溱潼会船有一整套程序体系,包括选船、抱篙、试水、铺船、祭祀、赴会、赛船、送红、酒会、演戏等,有近两个月的活动周期。其中,祭祀为会船活动的核心,赴会是会船活动的主体,赛船是会船活动的高潮,送红是送头篙。


IMG_278


从1991年起,姜堰市政府每年举办溱潼会船节,溱潼会船活动发展迅猛,影响越来越大,年接待游客人数突破300万人次。


IMG_279


1992年,溱潼会船节被列入江浙沪旅游节正式旅游项目;1995年,被列为江苏省民俗风情游首游式项目;1998年,与“云南泼水节”一起,被国家旅游局列入中国十大传统民俗风情旅游节;2008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2009年5月,经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认定为“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规模最大的船会活动”。2020年10月24日,“借势溱潼会船彰显‘非遗’魅力”入选全国2020“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案例。2023年6月28日,“泰州溱潼会船风情小镇”入选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


IMG_280


每年溱潼会船节期间,《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经济日报》、中新社、江苏卫视、《新华日报》等中央、省、市级主流新闻媒体宣传报道会船盛况和水乡风情。中央电视台拍摄电视专题片《水上清明节》《春游溱湖》等,江苏卫视拍摄《水行泱漭会溱潼》专题片等。


IMG_281


溱潼会船节:民俗狂欢的水上盛宴


IMG_284


近年来,姜堰区将文体旅融合发展,打造溱潼会船全民健身新质IP。溱湖岸边百姓家家户户齐上阵,老老少少撑会船,巾帼不让须眉,新生代迭替潮涌,集聚了会船文化的参与人群。姜堰区连续三届蝉联“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IMG_285

IMG_286


会船经济逐步形成了“体育+节庆”“体育+商贸”“体育+康养”“体育+旅游”四大产业。姜堰区先后举办世界女子围棋赛、铁人三项亚洲杯赛、中国溱湖路亚精英赛、中国里下河溱湖端午龙舟邀请赛、中国箭王争霸赛(分站赛)等重大体育比赛,引入江苏省健身气功站点联赛暨第一届全国全民健身大赛江苏省选拔赛、江苏省首届中老年篮球赛、江苏省射箭俱乐部联赛(泰州站)、江苏省第九届全民健身运动围棋比赛、2024年江苏省农民广场舞展演赛、江苏省国防体育俱乐部大赛等群体赛事。


IMG_287
IMG_289


溱潼会船节获评省体育旅游精品赛事,中国溱潼会船节龙舟赛入选长三角地区精品体育旅游赛事。以溱潼会船为主线的江苏姜堰湿地康养体育旅游精品线路连续3年入选长三角体育旅游精品线路,2021、2022年被评为中国体育旅游精品线路。该线路利用水乡地貌,融合比赛、训练和休闲,串联国家AAAAA级景区溱湖湿地公园、AAAA级景区溱潼古镇、泰州华侨城、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沿线有高尔夫、棋类、马术、射箭、羽毛球、篮球、游泳、垂钓、帆船、桨板、冲浪、摩托艇、皮划艇等16个体育项目。 


IMG_290


姜堰溱潼会船,历经千年的传承,探索出文化兴、体育强、旅游旺的发展路径,澎湃出诗意和远方交融贯通、速度与激情交相辉映的新质生产力,更激扬了“步调一致向前进、躬身实干争头名”的奋斗豪情。


作者:窦银芳

IMG_291

窦银芳,泰州市姜堰区史志办公室副主任、泰州市姜堰区档案馆副馆长。编纂出版发行13卷《姜堰年鉴》,参与《溱潼镇志》《张甸镇志》《白米镇志》《小杨村志》《河横村志》《西陈庄村志》《宫伦村志》《姜堰水利志》等志书评审。在省、市、区级杂志发表《刍议档案的网络服务》《创新编纂理念 提高年鉴质量》《刍议年鉴编辑审稿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姜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述略》《关于年鉴稿件撰写工作的问题和对策》《大事记的编写》《浅谈年鉴稿件撰写规范》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