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历史

运渎、青溪、潮沟、荷包套……秦淮河的支流有多少

2023-10-08    吴福林

秦淮河是江苏南京的母亲河,它有许多支流,有称“渎”的,如运渎;称“溪”的,如青溪;称“渠”的,如青溪又称东渠;称“沟”的,如潮沟;称“濠”的,如杨吴城濠;称“套”的,如荷包套等等,把一条河的支流名称搞得五花八门,这样的河还真不多见。

运渎。一条人工河流,开凿于三国孙吴赤乌三年(240年)。唐许嵩《建康实录》载:“(此年)十二月,使左台侍御史郗俭监凿城西南,自秦淮北抵仓城,名运渎。”它是吴大帝孙权定都建业(今南京)后,在建业城内开凿的第一条人工河道,也是南京主城历史上第一条人工运河(南京历史上最早的运河是胥河。它也是我国和世界上有史记载的最早的运河之一)。自秦淮河经斗门桥,北抵宫城西之仓城。仓城有孙吴的皇家仓库,储有大量粮食和各种物资。开凿运渎的目的,是经济需要,完全在于满足仓城运输的要求,故名运渎。因为仓城又称苑仓,所以运渎又称苑仓渎。孙吴时,粮船万斛,甚为壮观。运渎,长期以来都是南京城内的一条水上重要交通和运输通道。后来,随着运输量的减少、两岸民居的骤增,淤塞日益严重。部分地段,水失桥亡,竟成为平地。今运渎上,有中山南路桥、鼎新桥、笪桥和鸽子桥。

再说“渎”,其本义是水沟、水渠。“渎”,看起来似乎不是大水,只是沟、渠而已,跨越可过,但亦可是大河大川,如古代就合称长江、黄河、淮河、济水为“四渎”。南京运渎虽不甚大,却已近1800岁了。

“青溪九曲”

“青溪九曲”

青溪,亦是一条人工河流,初名东渠,开凿于孙吴赤乌四年。唐许嵩《建康实录》记载:“(赤乌四年)冬十一月,诏凿东渠,名青溪,通城北堑潮沟。”青溪发源于钟山,北通玄武湖,南通秦淮河,宽有五丈,深有八尺,逶迤九曲,长10余里。此溪位于南京东面,故名东渠。这个名字太俗,过于普通,因为这条水渠是吴大帝孙权下诏开凿,便又根据帝王讲究的天象“四灵”说中青龙是东方七宿(七个星座)的总称,代表东方之神,而称之为青溪,后来误写为清溪。

青溪,是一条有故事的河,不但风景秀丽,还有浓郁的文化气息,而且因为地位重要,又有强烈的军事意义。

青溪九曲,溪水清澈,岸边柳绿,风景旖旎。晋代名士郗僧施泛舟青溪,为风光所迷,每至一曲,赋诗一首,传为美谈。溪畔曾有青溪小姑祠,流传着人神相恋的美丽故事。青溪小姑,据传是汉朝秣陵尉蒋子文的三妹。蒋子文在钟山逐贼而死,死后成神。其妹遇难,投入青溪而死。人们亦尊之为神,建祠祭祀。南朝刘宋元嘉五年(428年)秋,会稽人赵文韶在京都建康(即南京)担任太子属官东宫扶侍,客居在青溪中桥(即今四象桥)一带。一天夜晚,他孤独难眠,在月光下散步,难免思乡,他倚门吟唱西曲歌《西乌夜飞》,其声哀怨。歌声招惹来一容色绝妙女郎,并邀文韶再歌一曲。文韶又唱《草生磐石》,音韵清美。女郎让婢子还取箜篌,边弹边唱道:“日暮风吹,叶落依枝。丹心寸意,愁君未知!”二人有意,不觉夜深。女郎取下头上金簪相赠,文韶也报之以银碗和琉璃匕。第二天,文韶偶然走到附近的青溪小姑祠,竟然发现银碗和琉璃匕都在里面。青溪小姑神像竟然就是昨夜所见女郎。自明代开始,青溪成为南京重要景观,无论是“十八景”“二十四景”“四十八景”,青溪皆列其中。

在军事上,青溪是守卫南京东边的重要屏障。历史上,这里发生过许多重要战事,就足以说明。晋明帝太宁二年(324年),叛军王敦派沈充进犯南京,晋将刘遐就是倚仗青溪之险,把沈充打得落花流水。梁太清三年(549年),叛将侯景正当猖獗之时,萧嗣举兵,列阵于青溪之东,恃险讨伐。隋开皇九年(589年),隋兵攻破南京。陈后主带爱妃张丽华、孔贵嫔投入宫内景阳井中,被隋军虏获。张丽华美艳惊人,时为晋王的杨广垂涎三尺,托人向将领高熲求情,要留下张丽华。高熲说:“昔太公蒙面以斩妲己,今岂可留丽华?”就把张丽华、孔贵嫔斩于青溪栅下。

历史沧桑,青溪变化很大。南唐筑城,就将青溪一分为二,半在城外,半在城内,城内者多湮塞。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建康知府马光祖曾疏浚青溪,在两岸建先贤祠和诸亭馆,如百花洲、放船亭、四望亭、玲珑池、玻璃顷、金碧堆、锦绣段、镜中桥、青溪庄、清如堂、万柳堤、溪光山色、撑绿亭、添竹亭、香远亭、香世界、花神仙、众芳亭、爱青亭、望花随柳、割青亭、一川烟月诸胜。虽经一度繁华,到了明筑宫城之后,又将城内的青溪水隔断。现在,三段青溪已成两段:一段,自明孝陵以西汇于前湖,自半山寺后水闸入城,成为明故宫之护城河;一段,自内桥,经四象桥、淮青桥,接秦淮河。而另一段,自西南流经西华门、五老桥、寿星桥、常府桥、太平桥、校尉桥、史桥、钱厂桥,迤逦九曲入秦淮,已淤塞消失。

再说“溪”,本字为“谿”,从字形即可看出,本义为山间的小河沟。看到此字,似乎便听到山谷流水在“汩汩”歌唱。青溪在一座城市之中,可以说是一条不大不小的河流,却被南京人称作“溪”,真给人一种亲切感,可看出对这条河的一种厚爱。诗人都爱“溪”,大诗人李白就说:“清溪清我心。”(《清溪行》)虽然这个清溪并不是南京的青溪,但是,李白说的是对所有溪水的感受:清澈的溪水,洗涤了我的心灵!宋《景定建康志》在“青溪”条目中,后附唐代大书法家张旭诗《清溪泛舟》云:“笑揽青溪月,清辉不厌多。”月夜泛舟清溪,水月同辉,如入仙境。虽然张旭是苏州人,地近南京,这首诗也并不一定是写南京的,而爱“溪”之心,已昭然矣!清朝南京诗人周宝偀就把青溪之美写得直接了:“渐入青溪曲,风光更觉幽。穿林莺弄舌,浴水鸭藏头。塔影南朝寺,湖光北极楼。石矶卧渔父,闲杀钓鱼钩。”(《青溪》)

顺带说“渠”,其本义为人工开凿的渠道。“渠”字就很质朴,不像“溪”字那么有诗意了。

潮沟。据《景定建康志》记载:“吴大帝所开,以引江潮,接青溪,抵秦淮,西通运渎,北连后湖。”因为引进长江潮水,而名潮沟。这条人工运河将秦淮河主干同青溪、运渎、玄武湖连接相通,使南京的水路交通运输更加通畅。东吴末年,又行南延,就出现了珍珠河。多年后,日益湮塞,而今已成道路,只留珍珠河一段尚存。

再说“沟”,其本义为田间水道,后衍生为河渠。于水流而言,一般概指小水、小河。

杨吴城濠。杨吴时期金陵城的护城河。大和四年(932年)秋八月,太尉徐知诰拓广金陵城周围二十里,同时开凿此濠。水源来自秦淮河、玄武湖和青溪。西起北门桥,向东经莲花桥、通贤桥、浮桥、太平桥、竺桥折而南,过逸仙桥,最后入秦淮河;从北门桥向西通干河沿,北汇进香河水,经浮桥过珍珠河,接通玄武湖;在竺桥由玉带河,连接青溪。

再说“濠”,就是城下池的意思,即护城河是也。

珠江路的浮桥位于六朝时期潮沟与城北渠(珍珠河)的交汇所在,潮沟后为杨吴城濠所利用,现该桥横跨于城濠之上。珍珠河是孙吴时昭明宫通往后湖的水道,后因陈后主而得名,现已不复当时规模。

https://region-jiangsu-resource.xuexi.cn/image/1006/upload/202309/8dc618c6c45e40348a72a80eafe9eb99.png

荷包套。因为形似荷包,人们便称之为荷包套,现名小营河,因为地处小营。这是一条被历史忽略极不引人注意的小河。此河形成时间较短,1931年南京发大水,此处被冲为荷包形洼地,借势而开挖成河,包口在北京东路南侧。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叫作小营河。后为拓宽道路,大多改为暗沟或暗管,而今仅存小营北路至龙蟠中路400米河道。河为小营河,而荷包套则成为一条巷名,位于龙蟠中路北段西侧、东大影壁北。

再说“套”,是个会意字,原意是又大又长,如套马索等。引申于水,则为河水弯曲处,如河套等。

如上解析,秦淮河支流的名称,还真是意趣十足。

(作者 吴福林 编辑 臧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