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历史

近代海州城市中心的转移与发展困境

2024-04-11    孙 帆

今连云港地区清末属海州直隶州,1912年废州设县,析海州直隶州为东海、灌云二县。但在1961年新海连市正式更名为连云港市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海州都是连云港的代称。近代海州城市中心随着地理环境、交通方式和城市发展主导力量的改变,实现了从海州城到新浦的转移。工商业的兴起使新浦繁荣一时,但近代海州终因重重局限性而陷入了发展困境。

一、近代海州发展的社会环境

近代海州地区水陆交通较为便利,“海州在江苏省的东北隅,东临黄海,地势峻险……交通方面,水路自黄海进临洪口抵大浦镇,从上海趁船,二天就可到。陆路有陇海线的东段,横贯东西,大浦镇为其终点,行旅尚称方便。”近代海州地区的农业经济相对落后, “海属各县农村经济异常衰落。在海州各县的田地是很少种稻的,都是种些高粱、玉属黍(玉米)、大豆、大小麦之类。连年因为受了天灾人祸,地主们一个个都穷得可以。”自然灾害频发,田赋捐税也非常繁重,“在海属某县,竟有附税超过正税好几倍的。正税每亩合共洋三分一厘,附税每亩合洋一角五分八厘。”脆弱的小农经济在严酷的自然环境和苛捐杂税的双重压迫之下极易破产,一些农民铤而走险当了土匪。“他们到高粱已熟的时候便拿起农具,做一个种田的人;遇有机会,弃了农具,还做那强盗生活。这正是聚则为匪,散则为农。”经济的衰落与社会的凋敝,与海州教育极为缺失有关。“民智闭塞特甚,全县学校寥寥无几,省立东海师范学校算是本县最高学府……乡村间简直找不到有小学校设立。”地域贫困,民众缺乏基础的教育,风气闭塞,同时匪患猖獗而导致社会动荡,共同构成了近代海州发展前期的社会环境。

f7bbe0ef-9fdb-4867-a1dd-42c924922cd3.png

海州古代城镇到现代城镇的变迁(源自王庭槐、张传藻《连云港历史地理概述》)

二、海州士绅与新浦的初期发展

以沈云沛和许鼎霖为代表的海州士绅在近代海州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沈云沛是清末全国著名实业巨子,他曾任清朝邮传部署理尚书,在任上积极运作陇海铁路东段终点落户海州。沈云沛倾其一生为家乡海州地区谋发展,不仅致力于海州的实业开发,同时也是近代连云港铁路、港口、工商业奠基人。许鼎霖被称为“实业救国的开拓者”,与沈云沛同在海州地区兴办商企,振兴地方经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政多年的许鼎霖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转而投向工商业。

光绪三十年(1904)7月,沈云沛与许鼎霖联名呈文两江总督周馥,以海州彼时的实业发展、农商产品、已有的海内外贸易及士绅商农意愿,并送所绘的地舆形势之图,阐述海州自开商埠之必要与前景。次年,获朝廷批准,以“海州关”名义对外开放,海关设于大浦,海州其余各口为分卡,遵照自开口岸办法议定章程。海州自开商埠拉开序幕。沈云沛与许鼎霖看中海州城北约十里、新浦西郊的临洪滩,虽人烟稀少且多荒地,但地势平坦,适宜建厂。且水陆交通便利,地理位置靠近板浦、中正等盐场,距海州城也不远。于是自开埠后,沈云沛、许鼎霖开始在新浦投资设厂。光绪三十一年(1905)11月,许鼎霖在新浦荒滩上创办了海丰面粉公司,是近代苏北地区第一家机器面粉公司。产品不仅足以供应本地,还远销至山东、河南等地。光绪三十二年(1906),许鼎霖又与人在新浦开办赣丰饼油公司,聘请英国人负责技术管理,获利颇丰。为了促进这个新兴的商镇—新浦的发展,沈云沛在新浦设立了海赣垦牧公司联络处,同时对于新浦部分滩涂进行开发。之后将甡茂商行迁至新浦,经营土特产品,又在新浦设立了甡泉槽坊和甡泰油坊。随着沈、许二人在新浦进行产业投资,许多垣商在此设立公司、钱庄、小型工业等,新浦成了新兴的区域性轻工商业中心。民国初年,沈云沛和张謇上书江苏省政府,拨款筹办江苏第八工厂,于1921年在新浦建成,主要生产纺织产品。到1924年左右,新浦共有商号200多家,形成了以粮油业为主导的商业布局。沈云沛、许鼎霖等海州士绅对于新浦这一城市中心的诞生和初期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三、海州城市中心的转移—从海州城到新浦

1911年辛亥革命,海州城内兵变。乱兵抢劫火烧,商人损失巨大。代理行多数迁走,各商店亦接踵迁至新浦,海州城内的经济逐渐衰败,新浦的繁荣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沈云沛、许鼎霖二人在新浦投资的工商业,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以至于沈云沛六子沈蕃称沈云沛“在平地上创造了新浦镇,后来它竟超过附近州县一切市镇”。1922年,沈云沛次子沈仲长与几家商户合作在新浦创建新东电灯股份有限公司,电力的开通使得新浦更加与传统市镇相区别,开始随着时代潮流向近代化转型,给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1925年,因海州商业主要集中在新浦,东海县商会也迁至新浦。

1925年7月,陇海铁路修建到了新浦,新浦成为海州货物集散地,大量粮油、土特产沿着陇海铁路输送到了内陆地区,加速了新浦地区的近代化进程,新浦商业繁荣进入一个新的鼎盛阶段,加上陇海铁路东出海口的建成,促使新浦取代海州城,成为新的经济中心。

除了本地著名的海州殷、葛、杨、沈、谢五大家族和墟沟王氏家族外,一些有识之士纷纷在新浦设厂开行。外地客商有经营粮油、饭庄为主的山东帮,有以经营盐业为主的河南帮,有以华中裕为首、经营商业百货的河北帮。经营洋油的亚细亚、美孚等洋油公司,经营保险业的美商花旗保险公司等外商资本也涉足新浦地区的商业发展。1930年后,山东一些铁工厂工人在新浦开设铁工厂,专代修配机件和修理汽车等业务,有几家专做翻砂制锅等器具,行情很好。到20世纪30年代,新浦的繁华程度已经超过了海州城。时人眼中新浦有了大城市的特征,甚至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有“小上海”之称。当时新浦街上有四大百货商店,称为“洋广杂货”,即公大、华中裕、义信、德厚成。工商业的发展必须要有金融业的支撑,1923年到1937年间,海州共有15家银行,设在新浦的就有12家,有“中央”“中国”“交通”“江苏”“中国农业”“上海商业”“大中”等银行。这与新浦经济的繁荣密切相关,也是新浦经济中心地位确立的一种反映。

从政治角度来看,新浦也正在逐步成为海州地区的政治中心。近代以来,海州城一直是海州地区的政治中心。行政机构中,只有两淮缉私第一大队、江苏第九区烟酒局、禁烟督察处海州办事处设在新浦。1925年,原在南京办公的海州商埠督办筹备处正式迁到新浦。1938年,日军轰炸海州城,海州城遭受巨大破坏,大量人口、商家逃往新浦,东海县政府也随之迁往新浦。自此以后,新浦就完全取代了海州城,成为海州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

四、昙花一现的繁荣—海州发展的局限性

1934年的一份调查报告称:“海州为我国最有希望之港口……海州在江苏省之东北,居陇海铁路之终点,新筑连云港,水陆交通便利,如政局稳定,西北发达,该地商业自然日益繁盛,不难与上海并驾齐驱”,甚有时人称,“我人预料,若干年后海州必成为世界商业之中心”。这无疑是夸大了近代海州的发展,忽略了历史条件。自海州开埠以来,海州地区是得到了一定发展,随着陇海铁路修建到新浦,后来延伸至大浦、墟沟等地,逐渐形成了新浦这一区域中心。新浦的繁盛是以沈云沛、许鼎霖二人为首的海州士绅一手策划的,但是新浦终究只是海州这一区域的中心。随着许鼎霖、沈云沛相继辞世,海州士绅对于海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大大减弱。即便是沈、许在世时,能争取的资源和获得的关注也是有限的,“只因地瘠民贫,一向无人重视,无形中形成了一个荒凉不治的区城”。

近代海州地区发展受限有诸多原因。首先,海州位于江苏最北部,北接山东,东临黄海,同时也是陇海铁路的终点,这一地理位置导致了海州的尴尬地位。甲午战争以来,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海州逐渐由江苏的边地凸显为国家的边地,到了民国时期,政府对海州的控制反而更加薄弱,而陇海铁路及港口的修筑更加重了海州的边地效应。陇海铁路是借款修筑,没有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反而负债累累,1935年陇海铁路累计亏折额近2500万。铁路本可以催生经济上的辐射,将产品运输到更远的地区,但是陇海铁路沿线都是传统农业地区,产品流通带来的经济效益有限。同时艰难修筑的连云港也由于其本身规模、港口条件、周边港口的竞争等因素,并没有发挥港口应有的辐射带动作用。

其次,海州作为自开商埠相较于约开商埠存在发展力量不足的困境。海州相较于汉口、上海等约开商埠的近代化发展自然是望尘莫及,甚至因经费不足和辛亥革命的爆发而被迫终止开埠。

93d79850-99d1-4dc8-8791-5ec060a321d1.png

沈云沛

再次,海州地区是近代江苏地区贫瘠和匪患猖獗的代名词,根本难以支持城市的发展,也难以形成城市的集聚效应。自然环境恶劣,土地大量盐碱化,导致农作物的产量不高,甚至有时还需要外地供应。农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还要缴纳沉重的赋税。沈、许二人创办的海赣垦牧公司因种种原因并没有产生多大的效果,最后以破产告终。沈、许等人在海州创办的实业仅局限于本地,规模小、资金少,业务根本无法拓展到外地。海州人民有限的经济条件也无法形成较大规模的市场。观念和教育的落后也导致了近代海州人才的缺乏。民国时期,海州地区的金融秩序也是混乱不堪,银行发行的辅币券竟然不如商人发行的辅币券更具有使用价值。

最后,新浦是整个海州工商业最发达的地方,因商而兴,但也仅相对于其他海州地区而言。新浦也只是繁荣了一段时间,“海州商业最热闹的新浦,商业也不行,豆厂做出一张豆饼来,要亏本五分,油缸里豆油堆积着没销路”。沈、许等人就地取材,所办大多为粮油一类加工业。海州工业也仅有面粉、油坊初具规模,数量较多的是酒坊、染坊等手工业,重工业只有采矿。海州确实存在一些矿产资源,“矿业旧有水晶矿脉在旧海州东海县之西……东海、赣榆两县复有金矿,平时就沙淘取者颇多。……东海锦屏铁矿公司……所谓铁矿者,今亦存其名色尔,惟于探掘铁矿时,无意之中竟发见一种稀奇可贵的磷酸石灰”,但这些矿产多数被当作原料出口,没有发展起相应工业。

近代,海州地区在士绅的积极推动下,工商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城市中心逐渐由海州城转移到新浦,但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重重局限,海州的繁荣只能是昙花一现。

(作者简介:孙帆,江汉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城市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