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历史

历史上究竟有多少个“南京”?

2025-01-10    

现实生活中的南京,钟山龙盘,石头虎踞,六朝金粉,十里秦淮,只有一个;典籍中的“南京”却有多个。


IMG_256

玄武湖公园。通讯员 宁海彬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中元 摄



01
曹植《汉二祖优劣论》中的“南京”指河南南阳


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刘秀,出自汉景帝子长沙定王刘发一脉。基于“推恩令”原因,皇脉“一代不如一代”,到了刘秀这一代,已成为平民。刘秀出生的那一年,田地里一个稻禾秆子长出了九个穗子,史称“嘉禾一茎九穗”。在古代,“禾”与“乃”组成“秀”字,意思表示“谷物第二次抽穗”,时任济阳县县令刘钦给儿子取名为“刘秀”。“巧合”的是,刘秀让汉王朝“第二次抽穗”:后来,父亲刘钦去世, 时年9岁的刘秀与兄妹便成了孤儿,为生活在南阳叔父刘良所抚养。篡位的王莽害怕刘秀夺位,就想除掉刘秀。派遣大内十三卫追捕,刘秀从南阳逃走。后来,刘秀带领大军破得王莽八百里大营,让天下重归刘家汉室。史称“光武中兴”。


IMG_258


东汉继续以长安为西京、以洛阳为东京。另外,刘秀在南阳定居过,历史上著名的“云台二十八将”中,出生于南阳的就有十三位,南阳为“光武中兴”立下汗马功劳,因此,南阳也便被视为帝乡,被称为“南都”或“南京”。曹植在《汉二祖优劣论》记载:“值阳九无妄之世,遭炎光厄会之运。殷尔雷发,赫然神举。用武略以攘暴,兴义兵以扫残。神光前驱,威风先逝。军未出于南京,莽已毙于西都。”意思是,王莽篡位,大汉朝灾祸连连,刘秀如雷霆发作,赫然举兵。以武力来反抗暴政,兴义兵以扫灭残敌。闪电为前驱,飓风为先导。大军未出南京南阳之际,王莽已毙命于西京长安。“阳九”,这里指灾荒年景和厄运。“炎光”,指汉皇朝。“厄会”,众灾会合,犹言厄运。


IMG_259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十二截图 


南阳,指南阳郡,设立于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治所在宛县(今河南省南阳)。



02
 萧子显《南齐书》中的“南京”指江苏镇江


汉献帝建安十四年(209),开始执掌东吴的孙权,将治所从吴县(今江苏苏州)迁至京口(今江苏镇江);汉献帝建安十六年(211),又将治所从京口迁到了秣陵(今江苏南京),改秣陵为建业,开启今日南京“六朝古都”的先河。


孙吴治京口,京口也被称为“京城”。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润州”记载:“后汉献帝建安十四年,孙权自吴理丹徒,号曰 ‘京城’,今州是也。十六年迁都建业,以此为京口镇。” “润州”,江苏镇江的古称。


IMG_261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截图


继东汉末年被称作“京城”后,南朝时期,京口又被称作“南京”。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卷十八记载:“谶又曰:‘肃草成,道德怀书备出身,形法治吴出南京。’上即姓讳也。南京,南徐州治京口也。”意思是,预示吉凶的隐语说:“萧道成,从个人修养方面看,德才兼备;从堪舆、骨相等方面看,他将像孙权一样在南京建立帝业。”“肃草”组成“萧”字,是皇上萧道成的姓氏避讳;“南京”,指的是南徐州的治所京口。“怀书”,指游说之士怀带书策进行干谒。“形法”,指堪舆、骨相等方术。“南徐州”,江苏镇江的古称。


IMG_262

梁萧子显《南齐书》卷十八


萧道成(427—482),祖籍东海郡兰陵县(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后定居晋陵郡武进县,为南兰陵郡(今丹阳经济开发区张巷行政村东城村)人。后来果然成了南齐开国皇帝。这里所引用的《南齐书》中“谶又曰”,应该是他做皇帝之前大造的“舆论”而已。


03
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中的“南京”指四川成都


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共十首。其六诗云:“濯锦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扬州。北地虽夸上林苑,南京还有散花楼。”这里的南京,指今四川成都。“濯锦清江”,即濯锦江,也称锦江。岷江流经成都附近的一段。一说,成都市内之浣花溪。濯锦,也指成都一带所产的以华美著称的织锦,亦指漂洗这种织锦。“散花楼”,一名锦江楼,在成都锦江边。


IMG_264

唐李白《李太白文集》卷六截图


“安史之乱”后的第二年,即756年,京都长安失陷,慌乱中的唐玄宗李隆基逃到马嵬坡,六军将士发动兵变,杀死了杨国忠,缢杀了杨玉环。后来,唐玄宗出逃到蜀郡。“八月癸未朔,御蜀都府衙。”这是《旧唐书·本纪第九》中的记载。在这个时候,玄宗之子李亨在宁武自行即位,是为唐肃宗。唐肃宗改元为至德,尊李隆基为太上皇,改李隆基避安史之乱而入蜀的驻地蜀为成都。至德二年(757)九月,郭子仪收复长安。十月,唐肃宗还长安,并派使入蜀迎太上皇。十二月,唐肃宗下制大赦,“以蜀郡为南京,凤翔郡为西京,西京为中京。”(《新唐书·本纪第六》)


在安史之乱期间,大诗人杜甫为避战祸,来到了成都,与李白一样,他的诗歌中也留下了“南京”这一名称。其《梅雨》诗云:“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犀浦道”,属成都府,杜甫宅其地,治所在今郫县犀浦镇。宋代陈岩肖《庚溪诗话》卷上评价该诗时认为:“江南五月梅熟时,霖雨连旬,谓之黄梅雨……唐人以成都为南京,则蜀中梅雨,乃在四月也。”


04
苏辙《张益州画像记》中的“南京”指河南商丘


宋代苏辙《张益州画像记》中的“张益州”,即张方平,字安道,自号乐全居士,历仕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参知政事,是北宋中叶重要的政治人物。称张方平为“张益州”,因为当时任益州知州(益州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文中“公,南京人,为人慷慨有大节,以度量雄天下”的记载与《宋史》卷三百十八“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颖悟绝伦”一致,说明张方平本人出身地是南京。北宋南京,即现今河南省商丘,古称宋州、宋城。


IMG_266

宋苏洵《嘉祐集》卷十五与元托克托《宋史》卷三百十八截图


南京是北宋“四京”之一,为京东路治。具体地址位于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正月,时任殿前都点检、兼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发动兵变。因发迹于“宋州”,赵匡胤登基即位后,遂改国号为“宋”。宋州古为商丘,商丘为大火星分野之地,因此宋朝自称为“火宋”、“炎宋”。景德三年(1006),宋真宗以帝业肇基之地升宋州为应天府;大中祥符七年(1014),宋真宗亲自驾临应天府,主持隆重的授命仪式,建应天府为南京。


值得一提的是,应天府南京不仅“见证”了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还“见证”了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之弟赵构建立南宋:靖康二年(1127))四月,赵构于应天府南京城南门外幸山筑“中兴坛”;五月初一,在南京应天府登基即皇帝位,改元建炎。


IMG_267


北宋其他三京是:东京(今河南开封),为首都、京畿路路治,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西京(今河南洛阳),京西路路治和陵寝所在地、也是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北京(今河北大名),河北东路路治。


名篇《张益州画像记》中的“南京”指商丘,名著《水浒传》中的“南京”也是这样。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有这样的情节:鲁提辖问金氏父女“为甚啼哭”,“那妇人便道:‘官人不知,容奴告禀。奴家是东京人氏,因同父母来渭州投奔亲眷,不想搬移南京去了。”尽管《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是明代人,这里的“南京”也不是是现今江苏的南京。


IMG_268

明施耐庵《水浒传》(明刻本)截图


05
托克托《辽史》中的“南京”分别指辽宁辽阳与北京


辽朝(907—1125),又称辽国、契丹,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又称大契丹,与北宋、西夏并立。定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928年,辽太宗耶律德光即帝即位,将辽阳府升为“南京”,成为辽朝陪都之一。辽阳,今为辽宁省辽阳,古称襄平、辽东城。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反唐自立,向辽朝求援。辽朝出兵扶植其建立后晋。938年,为“感恩戴德”,石敬瑭把幽云十六州割让给辽朝。947年,辽太宗耶律德光率军南下中原,攻占汴京(今河南开封),灭后晋,于汴京登基称帝,改国号“大辽”,改年号为“大同”。


辽朝鼎盛时期,实施“五京制”。“太宗以皇都为上京,升幽州为南京,改南京为东京,圣宗城中京,兴宗升云州为西京。于是五京备焉。”元代托克托《辽史》卷三十七如是记载。“改南京为东京”中的“南京”,指辽阳。“兴宗”,即耶律宗真。1031—1055年在位。其中作为南京的幽州府,位于今天的北京市,位于辽朝整体版图的中南部。


IMG_270

元托克托《辽史》卷三十七截图

IMG_271

辽代“五京”示意图(1012年改南京幽州府为“析津府”)


06
托克托《金史》中的“南京”指河南开封


金朝(1115—1234),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统治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的封建王朝,西与西夏、蒙古等接壤,南与南宋对峙。金太祖完颜旻(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诸部后起兵反辽。1115年在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建国,国号金。1123年金太祖完颜旻的同母弟弟完颜晟出任金朝第二代皇帝后,于1125年灭辽朝,于1127年又灭北宋。


IMG_273

金朝地图


1149年金太祖完颜旻的庶长孙、金朝的丞相和元帅完颜亮联合朝廷大臣发动政变,诛杀了金太祖完颜旻嫡长孙、金朝第三代皇帝金熙宗完颜亶,于1153年迁都中都(今北京),改元贞元,并改“五京”名称:以燕京为中都大兴府,汴京为南京(今河南开封);去上京名称,为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以中京大定府为北京(今河北平泉西北);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依旧。元代托克托《金史》卷五记载:“贞元元年……三月……乙卯,以迁都诏中外。改元贞元。改燕京为中都,府曰大兴,汴京为南京,中京为北京。”意思是,贞元元年(1153)三月二十六日,把迁都燕京的事诏告中外。改年号为贞元。把燕京改称中都,官署叫大兴府,把汴京改叫南京,中京改叫北京。


IMG_274

元托克托《金史》卷五截图


07
朱元璋《立南京北京诏》中的“南京”指江苏南京


今日南京,古称金陵、建康等,元代称集庆路。元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带兵分三路用十天时间攻破集庆路;同年三月,改集庆路为应天府。明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同年八月,改应天府为南京,定开封府为北京。诚如张廷玉《明史》卷二《本纪第二·太祖二》记载:“洪武元年春正月乙亥,祀天地于南郊,即皇帝位。定有天下之号曰明,建元洪武……八月己巳,以应天为南京,开封为北京。”《永乐大典》卷七七〇一全文记载了1368年朱元璋颁布的《立南京北京诏》,其中明确记载:“以金陵、大梁为南、北京。”“大梁”,河南古地名,位于河南省开封市西北,原为中古战国时代战国七雄之一魏国的都邑所在地。这里指开封。


IMG_276


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去世,他的孙子朱允炆继帝位,年号建文。朱允炆与朝臣密谋,欲铲除诸王。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于北平起兵,自诩“靖难”之师,起兵攻打朱允炆,建文四年(1402)攻破南京,即皇帝位。《明史》卷七《本纪·成祖三》记载:“(永乐)十八年……九月己巳,召皇太子。丁亥,诏自明年改京师为南京,北京为京师。”永乐十九年(1421)明成祖北迁,以顺天府为京师,以南京应天府为留都。


IMG_277

张廷玉《明史》卷七《本纪第七·成祖三》截图


明朝初年,直属京师南京的地区为直隶,洪武初年建都应天府(今南京市),以应天府、苏州府、凤阳府等14个府级单位为直隶。永乐十九年(1421),明成祖朱棣迁都后,京师改称南京,原京师地区改称南直隶。直属于京师的地区,相当于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大部和河南省、山东省的小部分地区称北直隶。南直隶(南京)与北直隶(北京),即明代“两京十三省(承宣布政使司)”中的“两京”。清朝初年,南直隶被改为江南省,应天府后被改名为江宁府;北直隶被改为直隶省。


1853年3月,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江宁府为天京;1912年1月,孙中山宣告成立的中华民国定都南京,改江宁府为南京府;


1927年4月,蒋介石建立的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将北京改为北平;1949年4月,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的发表,标志着南京回到人民怀抱。


IMG_278

《人民日报》号外刊登了南京解放的消息



作者:刘绪清

IMG_279

退休公务员。曾获江苏新闻奖、江苏报纸好新闻一等奖以及《新华日报》“十佳通讯员”称号。在纸媒体主编出版江苏县邑丛书《沭阳》卷与新闻、散文专著《走笔花乡》等,在新媒体发表文史专著《诗意漂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