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历史

勇立潮头唱大风——革命精英在五四运动期间的斗争纪实

2025-05-05    

1919年的春天,严重的民族危机笼罩着中国。在这存亡攸关的时刻,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学生,从古城的四面八方汇集于天安门前,向中国和世界宣告:“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IMG_256

声援五四运动的各界总示威


瞿秋白


在五四运动中涌现出的一大批杰出的爱国志士里,瞿秋白是其中的一员。他“抱着不可思议的‘热烈’参与学生运动”,作为俄文专修馆同学公推的学生代表,率领同学参加了5月4日天安门前的示威游行。


IMG_259

青年瞿秋白


5月5日,北京各专门以上学校学生实行总罢课。6日,各校代表会议讨论通过了组织大纲,宣布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正式成立。瞿秋白出席了这次会议,并且作为俄文专修馆的学生代表,担任学联评议部的议员。评议部的职责是议决学联的重大事项,议员的产生以学校为单位,不论学校的人数多少,每校出评议员二人。学联成立后,立即积极设法营救被捕学生。接着,又投入挽留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斗争。5月14日,北京政府被迫发表挽蔡指令,同时却下令挽留曾假意表示辞职的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與,还下令镇压爱国学生。这就更加激起青年学生的反抗。北京学联决定从19日起,实行总罢课。


瞿秋白所代表的俄文专修馆和他的朋友郑振铎、耿济之、瞿菊农等所代表的汇文大学、铁路管理学校等,组成北京学联的一个单位。他们经常在一起开会,进行爱国活动。青年学生们在爱国救亡总方向一致的前提下,也有意见分歧。郑振铎后来回忆说:“在这个大运动中,青年学生们的思想和态度,也不是自始至终完全一致的。我们有辩论、有斗争、有说服、有打击、有协商。在北京政府的严密控制下,瞿秋白和朋友们的活动越来越富于斗争性和隐蔽性。他们经常在夜晚开会,会前不引人注意地溜进会场,会散后又悄然离去。瞿秋白学会了机警地对付敌人,设法摆脱便衣警察的跟踪。


总罢课以后,瞿秋白率领俄文专修馆的同学,经常活跃在人口稠密的商业区、游览区,开展讲演、抵制日货等活动。6月3日上午,北京20多所学校各派数百名学生上街讲演,瞿秋白和俄文专修馆同学也一起参加。反动当局出动大批军警驱散听讲群众,逮捕演讲的学生。当天,学生被捕者178人,瞿秋白也在其内,直到6月8日才被释放。


参加五四运动,在瞿秋白的人生道路和思想上,是一个新起点。他开始认识到,中国若要实现民族独立、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必须改弦更张,寻求新的信仰,新的人生观的指导。瞿秋白说:“从孔教问题,妇女问题一直到劳动问题,社会改造问题;从文字上的文学问题一直到人生观的哲学问题;都在这一时期兴起,萦绕着新时代的中国社会思想。”


史良


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爆发后,迅速波及全国各省市,形成巨大的声势。常州的学生也掀起了规模浩大的罢课运动来响应五四运动。常州的省立第五中学、女师和男师学生代表在县文庙明伦堂开会,正式成立三校学生联合会。史良被推为副会长兼评议部主任。在这场运动中,史良和她的同学们在公园演讲,听众达三四百人,“诸女士演讲甚恳切,听者无倦容”。


IMG_262

青年史良


当时,常州的封建保守势力把女师看成革命大本营,曾策划撤换支持学生爱国运动的校长,停办女师。县知事公署一边备致公函,呈请江苏省教育厅核准,一边把停办告示贴在女师校门口。


史良和同学们非常气愤,把告示撕下后,起草了通电全国学生联合会的文稿和《敬告各界》的公开信,又带领同学大闹县署。县署暗中把史良的父亲抓去威胁,史良闻讯,赶到县署,表示“一人做事一人当”,据理力争义正辞严,迫使县署备车将其父女俩送回家。此事当时轰动了武进县和常州城。据女师校史记载,校长虽未能留住,女师却得以保存。史良领导的护校运动,是争取和维护女性教育权利的斗争,是她从事妇女运动的开端。


关于史良在五四运动中的表现,她当年同学或与她熟悉的一些老人回忆起来,都交口称赞说:“史良生活简朴,常穿一件蓝布衫和裙子,头上扎着辫子。她的口才好,人挺能干,在五四时期积极参加各种学生运动,带领同学上街查抄日货。史良在学校很朴素,不讲究,她学习成绩很好,班上有40多人,她考试成绩总是前几名,在同学中很有威信。五四时期史良参加社会活动很积极,闹学潮她是带头人,胆子很大,天不怕、地不怕。她的宣传鼓动能力很强,我们一被她鼓动说服,就跟着她走了。”


五四前后,新文化运动兴起并发展,各种刊物如雨后春笋,西方的各种思想纷纷被介绍到中国,思想界呈现空前活跃的气氛。史良在常州女师读了一些新书报,接触了一些新学说,于五四时期初露锋芒,显示出她超群的胆略和才华。她领导的女师护校运动,实际上是争取和维护女子教育权利的斗争。她在女师的护校斗争也是她从事妇女运动的开端。


侯绍裘


北京爱国学生运动爆发后,侯绍裘在学校组织“爱国十人团”,积极参加各种爱国活动,成了全校有名的活动分子,被选为学生会本年级的评议员。5月11日,上海学生联合会成立时,侯绍裘担任上海学联教育科书记。16日,全国学生联合会在上海成立,他又被聘为全国学联的文牍,负责起草宣言、口号、文电等。


IMG_265

侯绍裘


26日,上海学联响应北京学生实行总同盟罢课的号召,领导全上海52所中等以上学校约2.5万多人,在公共体育场举行总罢课宣誓典礼。侯绍裘积极参加罢课斗争的组织工作,精心安排游行路线,起草传单,拟定宣传口号,游行时,他同校学生会骨干一起,带领本校队伍前进。


学生罢课后,侯绍裘尽管社会工作繁多,仍挤出时间上街头演讲。讲演团三五人或十多人一组,选择闹市地区,讲“抵制日货”“青岛问题”“二十一条”“亡国痛苦”等。他爱国感情强烈,讲得通俗生动,特别吸引人。


6月5日,上海“三罢”开始。帝国主义工部局捕房和上海警察厅到处拘捕街头宣传的学生,一天就抓去130多人。侯绍裘积极组织救援活动。一天深夜两点,突然有人来敲门找侯绍裘,原来省立第二师范的学生在爱国宣传中被警察殴伤,要求南洋公学学生第二天发动大规模的示威游行,进行声援。


组织游行须做大量准备工作,这时全校同学正在酣睡中,时间紧迫。侯绍裘听来人讲罢情况,立刻唤醒同寝室4位“救国十人团”的成员,赶制全校大游行所必需的大量传单、标语、口号、旗帜等。他们有条不紊地工作着,有的拟稿、书写,有的找材料、制小旗,有的刻写、油印……5个人紧张工作到天亮,终于一切齐备,保证了白天游行的顺利进行。南洋公学学生被捕后,侯绍裘又率领同学去淞沪护军使署向护军使何丰林交涉,救出了被捕同学。


这年暑假,正当侯绍裘迫切需要精神食粮,需要新思想指引的时候,他阅读了《新青年》,“岂知一看之后,如同‘拨云见日’,顿时爱不释手”。《新青年》对侯绍裘世界观的变化产生了巨大影响。三年后,他回忆说:“我现在不得不承认《新青年》一书,于我思想上、人格上的影响最大,别部书没有一部能够及它的。而且至今还信仰它,每逢没有看过它的朋友,便要介绍给他看。”


节编:《世纪风采》2019年第5期,原题:勇立潮头唱大风——革命精英在五四运动期间的斗争纪实。


来源:江苏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