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乡愁

扬州:一块梅花糕 怀旧好味道

2022-01-11    史盼盼

下午3点,路过扬州的念四桥路,迎面吹来的寒风里飘过一股诱人的甜香味。抬头一看,挂有“邮城老字号——梅花糕”大大招牌的小吃店里,今年51岁的高邮人冯志林正站在炭炉前,双手麻溜地制作着一锅形似盛开梅花的梅花糕。热气腾腾间,特有的香气令人垂涎欲滴。

热气腾腾的梅花糕出炉了 史盼盼 摄

这是一种源于明朝的传统特色糕类小吃,民间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见其形如梅花、松软可口、回味无穷,便赐名梅花糕。为了传承老手艺,让家乡好味道能够香飘万里,冯志林拜师学艺,将火爆高邮的傅公桥梅花糕带到了扬州,让很多人直呼:这是儿时念念不忘的美食记忆。

五旬大叔学徒,匠心传承老手艺


2021年春天,柳树抽了新芽,常年离家打工的冯志林左思右想,决定潜心学点家乡手艺,改变漂泊在外的日子,让生活多点新气象。

“从小在高邮长大,我对家乡的美食怀有一份特别的感情。因为机缘,便拜了傅公桥梅花糕的蔡兔林为师傅。”冯志林说,傅公桥梅花糕是一家开了四十多年的老店,三代人的匠心传承,让梅花糕成为当地人和外地人争相打卡的网红小吃。

作为蔡兔林目前唯一的一个徒弟,冯志林特别感恩,在学徒的日子里,他勤勤恳恳,虚心请教,不到一年的时间便顺利出师。“面粉和到什么程度最好?豆沙怎么熬才好吃?炭炉火候又该怎么把握?这些都需要时间的积累,要在心中形成一杆无形的秤。”冯志林说,一般梅花糕学成至少需要三年,而他只用了大半年,“这得感谢师傅教得好,是他毫无保留地把制作梅花糕的精髓全部传授给我。”

来到扬州开店,掀起一股“回忆杀”

在傅公桥梅花糕店当学徒时,看到不少家住扬州市区的市民专门驱车几十公里赶来,只为吃一口新鲜出炉的梅花糕,冯志林和师傅商量后,决定将高邮人心中的怀旧小吃开到扬州市区。

2021年9月24日,经过冯志林认真筹备,扬州首家“邮城老字号——梅花糕”在念四桥路正式开业,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吸引不少吃货相继前来打卡。

“老板,来两个梅花糕!”“老板,来一个梅花糕直接吃,再打包三个。”……每天下午三点到六点,是冯志林店里最忙碌的时候。重达三四十斤的梅花糕特制模具,在冯志林手中运用自如。热锅刷油、倒入面糊、放上秘制豆沙馅,再次加入面糊、撒上红绿丝、白砂糖,加水晃动融化均匀、再盖上圆形铁板烘烤五六分钟后,一锅19个热气腾腾、色泽诱人的梅花糕便香甜出炉。一套看似简单的步骤里,藏着冯志林传承于师傅的勤劳和匠心。

“刚出锅的外皮酥脆,馅料饱满,吃起来甜而不腻,香糯有嚼劲,是小时候的味道。”家住扬州西区的张女士得知高邮梅花糕开到扬州市区后,特意来打卡,她说,“寒冷冬天,吃上一个梅花糕,回忆的是一段美好往事。”

除了本地人,还有南京等外地的游客专程来打卡,冯志林说有顾客一下子打包了20多个梅花糕。“他们都夸好吃,要带回去给家人朋友尝一尝。”

努力为宣传地方美食贡献力量


虽然每天上午十点半才营业,但冯志林习惯早上七点半便来到店里,点炉子和面。“要保证顾客来了,第一时间就能吃上。晚上八点左右打烊后,我便回家熬红豆沙,得花四五个小时呢!”冯志林说。

由于店铺开在扬州大学瘦西湖校区西门,冯志林还专门给为大学生们推出了优惠,“孩子们求学不容易,只要他们凭学生证购买,我就便宜一块钱。”一个小小举动,让梅花糕不但有了香气,更有了温度。“孩子们专门组建了梅花糕微信购买群,感谢他们的喜欢和支持。”

“特色小吃能够流传这么久,就说明它经历了时间的考验,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传承下去,不要让它失传。”冯志林说。

作者单位:扬州报业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