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乡愁

江苏最早“的确凉”的诞生地

2023-03-23    ​吕洪涛

位于常州大运河畔大仓路65号的五星智造园,其前身就是国营常州合成纤维厂(以下简称常州合纤厂),是当年江苏最早生产“的确凉”的工厂,它生产的“茶花”牌涤纶纤维曾是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产品。

进入新世纪后,常州合纤厂逐渐淡出市场。2015年,五星街道对老厂区进行改造。如今,这里已成为文创与智慧科技相融合发展的产业园区。

它是国内较早生产涤纶纤维的厂家

五星智造园门口的老松树依然苍劲挺拔,几栋厂房屹立经年,老厂房外墙尽管经过粉刷和装修,但墙面上依然覆盖着爬山虎,71岁的吴惠珍走在这里,回忆与现实交织,让她感慨不已。

吴惠珍1971年进入常州合纤厂,2008年退休,三十多年,从普通操作工到生产车间主任,再到后来成为江苏省劳模,她一直坚守在生产岗位。

吴惠珍(中)和同事在生产车间

吴惠珍(中)和同事在生产车间

“那时候周围都是农田,工人只有几十个。一开始,我们每天都要搬砖,用来盖新厂房。为了赶进度,我和同事们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吴惠珍回忆,常州合纤厂于1965年开始筹建,当时决定将南河沿原油脂化工厂的合成脂肪酸及肥皂车间全部厂房作为生产及试验合成纤维的基地。

资料记载,该厂是1966年4月10日经江苏省计委批复筹建年产100吨棉型涤纶短纤维、连续纺丝的工厂——47万元的总投资,55吨钢材,定员为百人,是全市十大重点项目之一。当时,常州合成纤维厂成为国内较早生产涤纶纤维的厂家之一,也成为江苏省第一家小化纤投产单位。

它生产的“的确凉”和“茶花牌”涤纶纤维全国有名

吴惠珍回忆,常州合纤厂是国家定点生产涤纶纤维的专业化工厂。之所以要在全国定点建涤纶纤维专业化工厂,主要是为了解决老百姓穿得暖、穿得好的问题,因为当时全国棉花产量有限。

吴惠珍介绍,1966年,常州合纤厂开始研发生产“的确凉”,1968年正式量产,当年产量为100吨。

上世纪80年代,常州合纤厂鸟瞰图

上世纪80年代,常州合纤厂鸟瞰图

“的确凉”是种涤纶面料,英文名字为decron。在我国,“的确凉”最先在香港、广东一带出现,并由当地人音译,后来传到上海等地,被正式音译为“的确凉”(也有人写作“的确良”)。

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常州合纤厂的“的确凉”产量已经发展到年产3000吨。吴惠珍说,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中期,中国人穿的衣服大都是蓝灰色。“的确凉”给单调的衣着市场带来一阵清风,流行大江南北。

因为常州的“的确凉”质量过硬,常州合纤厂注册的“茶花牌”涤纶纤维,还获得“省优”和“国优”商标。

“的确凉”让常州合纤厂变得非常有名,效益也非常好。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常州合纤厂达到鼎盛时期,有员工2000多人。

在它的带动下,江苏乃至全国掀起“小化纤热”

资料记载,1969年,常州合纤厂实现了全市人民自力更生生产“的确凉”的愿望。为了解决工厂原料问题,不搞“无米之炊”,1970年,全厂职工以“革命加拼命,拼命干革命”的精神,“七拼八凑,七手八脚,七嘴八舌”土法上马,群英大会战,建成二甲脂车间。

曹克勤(后排右2)和常州合纤厂同事在一起

曹克勤(后排右2)和常州合纤厂同事在一起

今年69岁的曹克勤曾长期担任常州合纤厂的宣传科科长,据他回忆,由于该厂自力更生搞生产,引来不少媒体采访。让他印象较深的是,1970年人民日报的采访。当年11月24日,《人民日报》第四版登载了《自力更生土法上马,发展小化纤》文章,报道常州建设小型化纤厂的故事。

同年12月,原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来厂拍摄小化纤从原料到成品的生产纪录片,历时3天。随后,各省市兄弟单位纷至沓来,江苏省乃至全国,很快掀起了小化纤热。

在“工业学大庆”“中小城市学常州”“小桌子上唱大戏”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常州合纤厂作为全市化纤一条龙的龙头,为全市争光、为全省争光,在全国的小化纤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现在是文创与智慧科技相融合发展的产业园区

随着时代的发展,“的确凉”逐渐被市场淘汰。常州合纤厂后来也被改制,再后来,因为生产效益不好等原因而被迫关门。

改造后的五星智造园

改造后的五星智造园

2015年底,钟楼区启动了对整个厂区的改造。园区运营商、博济科技园常州区域总经理苏娟曾参与厂区的改造、招商及运营。据她介绍,整个厂区占地面积70亩,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几乎保留了厂区所有的主要建筑,只对厂房外立面进行提升整修,并对园区道路和景观绿化进行改造。

这里的厂房和格局都没有变动,厂房外立面和公共部分经过整修、装饰,原本老旧的厂房彰显出现代、潮流的气质。白色的外墙,佐以红色的钢架结构为装饰,刷白的老式阳台、随处可见的玻璃幕墙,以及各种影视动画、创意设计、文化传媒、文艺咖啡吧等文创配套……整个园区颇有种LOFT的味道。

截至2022年底,五星智造园已入驻企业209家,形成了以文化传媒、影视动画、设计摄影等创意型企业为主,电子商务、互联网等科技型企业为辅,文创与智慧科技相融合发展的产业园区。园区年产值达8亿元,年税收达2000万元,解决就业2000多人次。

作者单位:常州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