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乡愁

江苏兴化:民间曲艺鼓儿书

2023-10-18    孔祥年

“兴化鼓儿书”历史悠久,大约出现于清代初年,肇始于明末清初泰州艺术家(祖籍南通)柳敬亭。据《明史·左良玉传》记载:“有柳生敬亭者,号称柳麻子,善说评书,游将军门,抵掌谈忠孝节义大事,奋髯瞋目。良玉闻而动色。佐之以弦索曰弹词,节之以鼓板为鼓儿词,鼓儿词曰打鼓书。”临近泰州的里下河地区特别是兴化城乡受到柳公的影响,逐渐流传着民间曲艺形式——鼓儿书。这一文艺形式刚出现,即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很快流行开来。

https://region-jiangsu-resource.xuexi.cn/image/1006/process/bc96291453f44f038fe2cf12dbb5383a.jpg

兴化鼓儿书由两人演唱,以敲鼓人为主,一边敲着鼓点,一边放声歌唱。敲鼓人在一旁不时敲击锣鼓,以渲染气氛。鼓儿书艺人大多唱着七字段,叙述历史故事。如《杨家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

兴化鼓儿书是文学、音乐、表演三种因素结合,以文学为主的演唱艺术。兴化鼓儿书采用民歌、故事、话本等材料加以发展,有人物有故事,有抒情有叙事,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一段鼓儿书中只说一个故事,人物不多,一般只有两三个人物,结构单纯。鼓儿书每段200行左右,句式多为七言、十言。七言多为“四三”结构,适当加进衬字。十言有两种句式结构:一为“三四三”结构,一为“攒十字”,即“三三四”结构。

兴化鼓儿书的音乐唱腔以民间小调、民歌为基础,一般为四句式。曲调循环反复,高亢激昂。要求艺人口齿清楚,字字清晰,句句入耳,声情并茂,以唱代白。

兴化鼓儿书道具较为简单,除了以小鼓打节奏外,还增加一面大锣。艺人在演唱间隙用锣鼓敲打铿锵的锣鼓点子,用以烘托气氛。兴化鼓儿书艺人用兴化方言演唱,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受到普遍欢迎。

这种民间曲艺已深植于兴化本地文化土壤中,在很长时间里成为城乡人民,特别是农民、渔民、匠人文化需求的“粯子饭”和“大麦茶”。此外,兴化鼓儿书还经常在城乡的庙会、乡会、行会上出现。

历史上,兴化演唱鼓儿书的艺人很多,拥有若干演唱群体。随着时代的变迁,各种新的文艺形式不断产生,古老的兴化鼓儿书逐渐退出舞台,成为弥足珍贵的艺术“活化石”。

目前,兴化鼓儿书尚有传承。一支为昌荣镇蒋氏第11代传人蒋宗源,至今传承着鼓儿书这种表演艺术形式。一支为以中堡镇鼓儿书艺人陆焕章徒弟程永贵为中坚的表演艺术队伍,一直传承着兴化鼓儿书,保存了原有的形式、内容和韵味,活跃在城乡各地,深受人们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