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乡愁

新路遗址,消失的运河古镇

2024-05-06    何剑峰 徐薇

江苏2023年度十大“田野考古示范项目”发布,淮安新路遗址榜上有名。新路遗址究竟是什么来历?

新路遗址位于淮安市淮安区,第一轮考古发掘自2023年7月开始,至2023年12月止。首次发掘区大致呈长方形,实际发掘面积1675平方米。作为2023年度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重要进展之一,新路遗址是继泗州城遗址、板闸镇遗址和庆成门遗址之后发现的又一处保存完好、规模较大的同类型遗址,对研究淮安地区明清漕运史、运河开发史、城市发展史、社会生活史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是明清时期淮安作为“运河之都”的重要见证。

发掘区航拍照

发掘区航拍照

一条大路,三十四座房址,还原“淮屋”样式

“这座古镇遗址位于淮安区,西北距板闸遗址约3公里,向西隔城西北路为现河下古镇。”淮安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助理馆员、淮安新路遗址现场负责人王梦珊介绍,遗址内最重要的发现为一条长约75米、宽约4米的道路,西北—东南向贯通整个发掘区,所有房址都沿着这条路在两侧有序分布。路面呈半拱形,多为小砖立砌,少部分为碎石铺垫,应为后期修补。道路两侧分布两条排水沟,排水沟南北又各有一条辅路,共同组成了整个遗址区的主干道系统。

除了这条主干道,此次考古发掘还揭示了各类保存完好的遗迹,包含房址、道路、排水沟、灶台等。特别是34座房址,功能很分明,有起居室、店铺、厨房及储藏室等,有的房址内还发现了小板凳。王梦珊介绍,发掘到的第一期房址多为砖墙构筑,其砌筑方式多为淮安地区特有的“空斗墙”,也就是内外砌两层皮,两层皮之间填充碎砖瓦、土或土坯砖,墙内嵌立柱。第二、三期房址多为篱笆墙,是用芦苇编织而成的。“篱笆墙大部分是双层,少数为单层,每0.5米处就会有一道横索收夹固定,转折处立着木桩以起连接、支撑等作用。”这种篱笆墙的砌法也是古籍中所载“淮屋”之样式。

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淮安新路遗址新一轮发掘负责人陈刚表示,遗迹道路内部为沙土堆筑,表面和侧面用砖包砌,两侧坡度较大,甚为罕见,应为消减水的冲击而专门设计,均与文献中“沙堤低陷,水潦不时,计得安久之策,非大加培筑不可”相吻合。

明代灶台

明代灶台

印有吉祥语的青花瓷器,这里曾经烟火升腾

该遗址首次发掘出土的完整器较少,目前已出土并修复器物370件,多为日用瓷器,另有各类陶器、金属器、石构件等,瓷器以青花瓷为主,还有少量白瓷、青瓷。王梦珊介绍,本次共采集、发掘、修复青花瓷器共计200余件,器型主要以碗、盘、杯为主。“萬福攸同” “長命富贵” “富贵長春”……这些青花瓷器上,有很多都印着吉祥语的底款,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黑釉陶罐、黄釉陶器盖、绿釉灯座……遗址内还出土了一些陶器。从釉色上分,有酱釉、黄釉、黑釉、绿釉等。此外,铜勺、发簪、筷子……这些民间生活用品都较为完好地出土,充满了生活气息。

在首次发掘区内,考古人员发现多处“侵街”现象——街道两侧的建筑占道建设,蚕食甚至吞并街道,这被认为是商业繁荣的一种反映。通过现场照片可以看到,一座房屋直接在其门口的路面上建起了灶台,或许是为了方便沿街叫卖,足见当时运河边街市买卖的繁荣景象。发掘的房屋遗址中,最大的一间南北长10.6米、东西宽4.7米。王梦珊表示,在房间内发现了三处灶台遗迹,据估计,此处很可能是酒家或旅店。摩肩接踵的人群、人声鼎沸的街市、准备盘坝的货物……构成了一幅明朝时期淮安的人间烟火,定格在历史长河中。

部分青花瓷器底款

部分青花瓷器底款

新路遗址将启动新一轮考古发掘

如此繁华的古镇,是如何消失的?路、房子都保存得完好,让人觉得是突然退市。目前专家们的普遍推测是当时洪水来临,这片街区的百姓提前得到了消息,举家搬迁,所以这片街区出土的器物比较少。

记者从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淮安新路遗址拟于今年进行第二轮考古发掘。据介绍,2024年新路遗址新一轮考古将进一步扩大发掘面积,以期还原古镇的整体布局;通过发掘确认“主干道”的形成年代、在区域中所处的位置,及岔路、小路等道路布局;对房址等遗迹进行解剖,讨论遗迹最早形成年代、为何被废弃等问题;探寻古籍中记载的码头,并择机进行重点发掘。

“过去的思路是持续不断地进行挖掘,直到挖至生土层。”从抢救性发掘转变为主动性发掘,考古队确定了“一边挖一边保护一边展示”的思路,每一铲都将经过更严格的考虑。“比如,在发现店铺遗址后,可能不会大面积继续向下发掘,而是将已发现的店铺房址保护起来,选取周边保存状况不佳、后续展示价值较低的区域进行解剖发掘。”考古人员说。

未来,新路遗址的考古发掘将围绕建设运河考古遗址公园这一目标进行。“新路遗址的主体布局、街道走向、建筑底座清晰可见,保存完整度相当高。”陈刚介绍,考古发掘及文物保护团队将对遗址内涵进行系统性保护和展示,不久的将来,通过文物保护、景观打造等方式,让考古遗址更好地“活”起来。

作者单位:淮安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