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进 县

[万历]武进县志 八卷/(明)晏文辉修,唐鹤征纂。—明万历33年(1605)刻本;清陆恩黻抄本;抄本。

文辉,号怀泉,南昌人,明万历进士,曾任太平知县,万历27年知武进县事,33年升刑部主事,36年升南京礼科给事中。鹤征,生平已见万历《重修常州府志》提要。此志共8卷,地理、钱谷、人物各2卷,职官、科第、武备为1卷,词翰、摭遗为1卷。地理记疆域(有图)、沿革、分野、城池(有图)、坊厢(有图)、乡都(有图)、水利7目;钱谷分户口、额赋、里徭、征输、征榷、土贡、赈贷7目;职官分禄秩、题名、名宦、名将、封统5目;学校分弟子员额、宾兴额2目;仕进分辟举、岁贡、乡荐、甲科4目;武备分武科、额兵(禁军、厢军、士兵、忠卫军、镇守官兵、守御所、民壮、水兵)、弓兵、江防、火兵、清勾6目;人物分人物、理学(质行经学)、孝友(施予)、节义(直谏)、文学、才猷(勇略)、隐逸、贞烈、流寓、仙释、方伎、叙传12目;词翰分诗、表、序,记、说5目。此为现存武进最早之县志,体例曾为后来县志编修者所效法。清庄毓鋐在《武阳志馀·经籍》中对它评价颇高:“是志名为修,而实为创,体例最为称善。大要详於政治,具有关于国计民生、风俗;其地理类,坊厢,乡团各自为篇,山川、河港、桥闸、祠庙、陵墓、古迹、田亩之数,以类叙入,俾阅者瞭如指掌;题咏纪载之诗文,仿《吴郡志》例各附于其下,终以统论水利;钱谷类于额赋、里徭、征输尤为详核。”然而是志以唐氏家传、词翰入之,殊为不当。

(查洪年)

[康熙]武进县志 四十四卷/(清)武俊等修,陈玉璂纂·—清康熙23年(1684)刻本。

俊,山西汾阳人,监生,清康熙21年任武进知县,洁己爱民。玉璂,生平已见康熙《常州府志》提要。初,武进于康熙11年于延陵书院设局修志,后一度中断。武俊来任后,聘陈玉璂等再度续纂,陈玉璂与黄永等人遂昼夜编辑、荟萃成书,上之督抚。之后,陈氏“恐时晷迫促,不无挂漏抵牾,更以两阅月之功,闭门校订”而定稿。凡44卷,内容载图考、建置沿革、星野、灾祥、山川、桥闸、城池、坊厢、乡都、疆域、兵御、水利、学校、钱谷、风俗、物产、君长、帝系、职官、会署、名宦、名将、陵墓、古迹、祠庙、寺观、人物、孝义、烈女、流寓、隐逸、仙释、方伎、艺文(碑、表、赋、序、碑记、记、书、说、议、跋、论、文,赞、行状、志铭、诗、乐府、诗馀)、摭遗。条分类别,义例异于本邑旧志。其建置沿革“信《史记》而不信《左传》”;“凡人物故事,旧志未尽入者,皆应采入”,“本邑河流,不差铢黍,而复采诸家之说,分列水源、水流、水治以详之”,这些至今还有研究参考价值。清王其淦在《武进阳湖县志》序中赞陈志“精心撰述,俚者使之文,漏者使之密,譬诸巨室,釽兼呈,两次厘订,炳然与《武功》、《鄠练》同其模。”但所增人物传间有空言,不载实事,未免有损于志书的资料价值。

(查洪年)

[乾隆]武进县志 十四卷首一卷/(清)王祖肃等修,虞鸣球等纂·—清乾隆30年(1765)刻本,抄本。

祖肃,字敬亭,山东新城人,清贡生,乾隆26年3月任武进知县,28年复任,30年升徽州府同知。鸣球,生平已见乾隆《阳湖县志》提要。此志体例与《阳湖县志》一致,唯《选举》、《艺文》各增为2卷,并增卷首1卷。清光绪《武阳志馀·经籍志》称它“力矫《陈志》丛杂之病”、“义例洋整”,是比较恰当的评语。该志在编写方法上也有特点,武进、阳湖本为一县,今析为两县,史事往往互有关联,对此编者借鉴“史家一事两书之法”,做到“两载而详略互见”,既保持记述史事的连续完整,又避免了过多的重复。

(杨 欣)

[乾隆]阳湖县志 十二卷/(清)陈廷柱等修,虞鸣球等纂·—清乾隆30年(1765)刻本;抄本。——阳湖县,清雍正2年(1724)自武进县析置,以县东有阳湖得名,1912年已并入武进县。

廷柱,宇天峰,浙江山阴(今绍兴市)人,清乾隆16年进士,24年知阳湖县事,后升安徽亳州知州。鸣球,字拊石,一字敬延,号锦亭,金坛人,清乾隆7年任武进县教谕;13年进士,授吏部主事,历官顺天府府尹、大理寺大理卿、吏部考功司郎中,曾主持典试和督察学政,5次参与礼闱分校,后辞官归里,浩授资政大夫。秉性耿直,好诗善文,尤精理学,著有《锦亭诗钞文集》、《台垣奏议》等。当时,因阳湖与武进“剖符分治以来,又四十年于此。山川、人物、壤赋、职官,既紊且缺”,于是知县陈廷柱聘虞鸣球、董潮主纂《阳湖县志》。事将过半,虞氏入京都,董氏病逝,继由蒋和宁续纂而成。卷首为陈廷柱《序》、凡例、目录、纂修姓名、图考、巡幸殊恩;次疆域志(建置、星野,坊厢,乡都、风俗、山川、古迹);次营建志(城池、官廨、水利、桥闸、铺递、兵防);次食货志(户口,田赋、经费、学田、籍田、桑枣田、芦课、杂税,积贮,赈恤、物产);次学校志(县学、书院);次禋祠志(坛壝,祠庙、附寺观,陵墓);次官师志(县职、学职、武职、禄秩、名宦、名将);次选举志(甲榜、乡科、贡生、荐辟、议叙、武科、封赠、袭萌);次人物志(名臣、忠节、宦绩,武功、儒林,文学、隐逸、孝友、义行、流寓,方外,方伎);次列女志(贤淑、义烈、贞孝、完节)、志余;次艺文志(赋、序、记,书、论议说、跋、赞、纠谬,诗),次摭遗志。其志“远搜古往之遗文,近纪太平之胜事”,“叙事质直,其文雅驯,分科厘订,嘹若掌纹。”阳湖县单独修志,仅此一次,此后虽曾两次修志,但都与武进县合修。

(查洪年)

[道光]武进阳湖合志 三十六卷首一卷/(清)孙琬、王德茂修,李兆洛等纂·—清道光23年(1843)刻本,光绪12年(1886)活字本。

琬,山东历城人,荫生,道光18年7月来任武进知县,22年10月回任,26年调知元和县(今属苏州市吴县)。德茂,《江苏省通志稿·职官志》作王德懋,河南光山人,举人,道光17年来任阳湖知县。兆洛(1769—1841),字绅琦、申耆,号养一老人,江苏阳湖(今武进)人。清嘉庆10年(1805)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历任武英殿协修、安徽风台知县等职。还先后主讲安徽真儒、敬敷、江阴暨阳书院。工诗文、书法,精考证,通音韵、史地、历算之学,尤擅舆地学,为清代著名地理学家。曾专治《资治通鉴》、《文献通考》,校订《水经注》等数十种,著有《养一斋文集》、《养一斋诗集》、《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历代地理沿革图》等,并主持编纂《凤台县志》、《怀远县志》、《东流县志》、《江阴县志》等,其中《凤台县志》为清代方志家所称颂。道光19年春,武进知县孙琬、阳湖知县王德茂主张合修县志,并聘请李兆洛主纂,李氏未成书而卒,由周仪等人收其遗稿,汇集补苴,于道光22年成书。书前列有总目、查文经等5序、旧序6篇、目录、纂修职名,卷首巡幸恭纪;卷1~3舆地志:舆图、沿革表、疆域、里至、坊厢、乡都、风俗、山川、古迹、水利、水道,桥梁( 坝附);卷4五行志;卷5营建志:城池、官廨(仓廒废署附)、公所(义冢附)、驿站,铺递;卷6兵防志;卷7~10赋役志: 户口、田赋(前代、囤朝)、徭役、明代里徭税粮诸役(各项解役附)、国朝改定征输徭役各法(均庄议期附)、优免、漕运;卷11食货志:积贮(常平仓、社仓)、额销盐引、蠲恤、土产;卷12学校志:府学、县学、书院(义学附);卷13—14坛庙志:坛壝、祠庙(武进寺观附、阳湖寺观附)、陵墓;卷15~16官师志:禄秩、职官表、名宦传、名将传;卷17~18选举志:制科、荐辟、甲榜,乡科,武甲,武科、贡生(附校勘记);卷19~21旌表志:特旌(国朝寿耇附)、总坊、完节未旌;卷22~31人物志:先贤传、名臣传,忠节传、宦绩传、武功传、儒林传,文学传、孝友传、义行传、隐逸传、艺术传(书、画、医、数学、堪舆、相术,工巧、篆刻、琴,奕)、寓贤传、方外传(释,道)、列女传(贤淑,贤孝、贞孝、贞烈、义烈,节孝、才媛);卷32~33艺文志: 经、史,子,集;卷34金石志(附校勘记);卷35事略志;卷36摭遗志。此志是常州清代方志中修纂最好的一部,体例完善,内容丰富,资料取舍编排严谨,做到“详稽而慎取,统贯而条分自明”。《凡例》未入志,编者认为与志体不相符;而附设《校勘记》,“悉心改正疑者”。其《艺文志》,凡古今本地人士著述皆收罗之,列其书名,卷数、作者,有的还记述版本以及著作内容,甚至流传存佚、序跋等情况,共收录1535家、2182部、18000余卷,为常州历代方志所无。

(臧秀娟)

[光绪]武进阳湖县志 三十卷首一卷/(清)王其淦,吴康寿修,汤成烈等纂·—清光绪5年(1879)刻本;光绪33年重印本。

其淦,字筱霞,江西庐陵人,清廪贡生。同治3年(1864)6月任金坛知县,5年2月任武进知县,光绪2年闰5月回任金坛,4年3月调任阳湖知县,6年复任武进知县,于10年8月职满调任。康寿,浙江石门人,增尘,同治11年11月补任阳湖知县。成烈(1805—1880),字果卿,举人,曾任浙江永康知县、玉环同知等职。有《古藤书屋文集》、《清淮词》、《缙云县志》、《毗陵历代史传》、《古今词活》、《三吴总志》、《玉环厅志》等。光绪初,王其淦,吴康寿聘汤成烈主纂《武进阳湖县志》。县志卷首前有王其淦、吴康寿序各1篇、旧序9篇、县志修辑职名、凡例。卷首巡幸恭纪、营建舆地全图;卷1舆地:建置、疆域、山水(附墩荡)、城厢,乡都,风俗、古迹;卷2赋役:田亩、人丁、地丁、漕米、课租杂税、蠲赋(附缓赈)、免徭、盐法、土产;卷3营建:城池、廨署、仓廒、善堂、义冢、义庄、桥渡插坝、水利;卷4湮祀:庙祠:坛壝、里祀;卷5学校:学宫,学署,学额,书院(附宾兴款),义学;卷6兵防:营制,驿站,铺递、历代兵事;卷7~17旌恤:孝弟,义民,寿耇、节孝、忠义(官绅、土民),节烈;卷18官师:知县,县丞、教谕、训导,主簿、巡检,典史、武职,名宦事宾;卷19~20选举:博学鸿词、进士、举人,考授中书、修撰,荫生、荐举,贡生,世职、武进士、武举人;卷21~27人物,先贤、名臣、宦绩,经学、文学、忠节、孝友,义行、艺术、隐逸,列女、寓贤;卷28艺文:经部、史部,子部,集部,金石;卷29~30杂事:祥异,陵墓、寺观,方外、摭遗。此志综理厥事,稽求实录,详审精密,体例以简括为主。对旧志体例有所变革,本意务求其当,但也有改而未当者,如《艺文》力避国史体裁,谓其“邑乘不应有表传名目”,即未有尽当。

(臧秀娟)

[光绪]武阳志馀 十二卷首一卷/(清)桐译修,庄毓鋐等纂·—清光绪14年(1888)活字本。

桐泽,字伯用,号子霑,满洲镶蓝旗长白(今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人。清笔帖式,候补道,光绪10年任常州知府,20年卸任。毓鋐,字学博,一字俊甫,号广文,又号缤澍,武进人。清光绪贡生。曾任丹阳县学教谕、试用训导。平生著作颇多,曾参与《武进阳湖县志》、《毗陵科第考》、《桑梓潜续录》等的编纂校注。光绪12年,与陆鼎翰受桐泽聘同纂《武阳志馀》。此志卷前有桐泽等人序4篇,凡例20条、修辑职名,后有跋,书后各1篇。卷首宸翰;卷1山川、古迹、水利;卷2城垣、驿铺、衙署、桥闸;卷3学校、书院、善堂公所;卷4祠庙、茔墓;卷5减免、祥异、营制、兵事;卷6名宦、职官、碑示;卷7经籍;卷8甲榜、乡科、贡生、荫袭;卷9史传;卷10儒林、文学、宦绩、忠节、孝友、行谊、隐逸、艺术、寓贤、方外;卷11贤孝、贞孝、节孝、节烈(附贞烈)、才媛;卷12摭遗。此志补《武进阳湖合志》之所遗,增《武进阳湖县志》之所略,并益以前志以后数年事,故名为“志馀”。记事下限至光绪14年。全书网罗旧闻,采择近事,征文考献,斐然成章,有条不紊,足以与前志相辅而行。

(臧秀娟)

[万历]毗陵高山志 五卷/(明)顾世登、顾澹生辑,恽应翼重辑·—民国25年(1936)吴镛(卓铭)重校活字本。末附续志一卷为活字本。——原有万历36年(1608)初刻本,清道光29年(1849)重刻本,均已亡佚。活字本藏于南京,常州、武进等地图书馆。高山又名舜山,俗称舜过山,在常州城东北约50里,时有“晋陵之杜曲,人世之桃源”之誉。

世登,字文科,号味辛,明武进大宁乡人。好诗善文,热心里志,作《梦鹤轩说》、《泳曹列女》、《赠情之弟庐墓》等诗文。澹生,字伯平,号无遮,别号壁心居士,明武进大宁乡人,世登之侄。自幼好学、善诗,著有《吊义烈公二绝》,《读书二义祠》、《赠祝国医》等诗文。此志名《高山志》,所志范围,不限于高山。“志高山者,志一乡也”,南迄横山,北及粮长桥,河下桥,东抵秦望诸山,西至三河口,黄天荡,实为明代建制的大宁乡,相当于现今武进县的焦溪,新安乡以及横山,三河口,郑陆等乡的一部分。志以横排门类,目以类归,共分13类。1山境:高山八景、山居八可、山有九宜、山禽;2土产:木类(附治蚕法)、竹类、草类(附种木棉法);3地里:地里总论、地里、水道、水利兴革、水利议论(附郡志河道辨误)、里役、粮役、差役、领运规则、兵防;4风俗:冠、婚、丧、祭(附劝俗说);5贤行(附女贞、寿星);6勋略;7文章;文、诗,8才学;9征辟:贡士、乡荐、甲科、武科;10仙释(附方术);11灾变;12异事;13志馀。现存重校本末附吴镛《续志》1卷,补兵燹焚毁之缺,正原稿舛讹之误。全志内容以人物、地理为重,约占全志的一大半,尤以人物为多。邹忠胤《序》云,此志“简而备,密而理,文而不芜,质而不俚,有笔如此,夫独可以史一乡也。”

(查洪年)

【佚志】

常州府武进县纂修明史实录 二卷/(清)龚策、徐常等撰。

策字晋之,武进人,明末诸生,博学善持论,曾专心于史学,又长于诗赋。明亡后,曾作金陵,燕台怀古绝句各百首。其文约,其义隐,为时所重。清初客游关、陕问,题名华山巅,因号天岳山人。顺治中以贡入太学,任邓州同知,官未数日卒。有《晋之诗钞》3卷传世。清邑人薛子衡《辑志私言》:“《龚氏邑志》,邑人龚策等撰,全而未刊。”注:“稿本,二册,题《武进县明史实录》,用编年体,起天启,终崇桢,最冗杂,无体例,然颇有事迹可采。”清道光《武进阳湖合志·艺文志》亦著录此书:“《常州府武进县纂修明史实录》二卷,国朝生员武进龚策,徐常,陆苞胤,汤用基,殷濬同撰。”又加按语说:“是书用纲目编年体,起天启四年,止崇桢十七年,记武进县事,盖即县志也。”可知此志成书后未能付刊,道光间尚存,其书虽未以志名,然完全可以视作县志。

(杨 欣)

[康熙)武进县续志 十三卷/(清)王元垣修,陈玉璂纂。

元垣,字似轩,直隶长垣(今属河南省)人,举人,清康熙29年(1690)任武进知县,31年2月委请陈玉璂纂《武进县续志》。玉璂,生平已见康熙《常州府志》提要。陈氏受委后,闭门悉心编纂,历时4月告竣。此志首列巡幸,其次为灾祥,山川、古迹,城垣、水利、学校,选举、风俗、赋役、职官,公署、陵墓、列女、流寓、祠庙、寺观,仙释,艺文、摭遗。编者照昔年部颁条例,以次增定,叙事上续康熙22年《武进县志》,凡9年之内的因革损益诸务,悉严核而备著之,据事直书,宁简毋滥,宁朴无华。书已佚,陈玉璂《序》今存于道光《武进阳湖合志》和光绪《武进阳湖县志》,目录载于《武进阳湖合志》。

(查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