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文超

地方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世代相传,绵延不止,数量众多,内容宏富,并且珍藏着各个地区历代自然、社会、政治、军事、经济、地理、人物、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的系列资料,是我们了解过去、研究历史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

旧地方志虽然是一种古老的文化形式,但对今天的社会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旧地方志中所蕴涵的地缘性文化传统可供我们继承。相同的物质经济建设各个地区都可以搞,但地缘性文化传统却各各不同。在千百年的社会生活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江苏文化,并形成了一种凝聚力很强、个性非常鲜明的地缘性文化传统。这种地缘性文化传统,是世代江苏父老精神文明的结晶。它对区域内人们的内心世界起着平衡和协调的作用,表达着江苏历代人民共同的精神美感,同时也是今天的江苏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与条件之一。我们常讲要批判地继承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对于一个地区来说,批判地继承地缘性文化传统是其中的重要方面。而这些地缘性文化传统,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都通过江苏历代各种志书的记载得以保存和流传下来。其次,众所周知,旧方志中的乡土资料最能激发爱乡爱国的情感,是进行乡邦观念,爱国王义教育的好教材。复次,旧方志中的史料可以为今天的经济建设提供多方面的利用。解放以后,天文学家们普查了全国的旧方志,并参证二十五史和其他典籍,编写了《中国古代天文史料汇编》;中国科学院地震工作委员会历史组,依据5600多种方志的资料,编成了《中国地震资料年表》一书,后又重新订补为《中国地震资料汇编》。这些对认识自然规律,进行科学决策,制订发展战略,开展经济建设,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旧方志的资料,挖掘传统特色产品,开发旅游资源,直接促进经济的发展。

在当前的新方志编纂中,旧志整理工作对于新方志事业的发展尤其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首先,在思想认识方面,如明代海州(约当今连云港市)知州郑复亨在阐述地方志作用时,在《[隆庆]海州志·刻海州志跋语》中说:“譬则医道然,州之民,婴疾者也;州之志,方书之经验者也。因疾以求方,援方以治疾,疲民其少瘳乎?不然,求其方而不得,乃欲以臆度之见,投不切之剂,而思以起疲癃之民,岂可得哉?”大意足说:就好象医生治病那样,州中的百姓是生了病的人,州里所编修的志书是经过验证的方剂医书。根据病情来寻找治病的药方,根据药方来治疗疾病,精疲力竭的百姓不就是可以少生病了吗?不这样的话,连药方都找不到,却要用自己毫无根据的臆断,采用不合病情的药方,而又想治好病重的百姓,这怎么可能呢?郑复亨把地方志比作可以医治社会弊端的良药,这种认识是十分中肯的。这对于我们各级领导同志提高对于地方志事业重要意义的认识,不啻于醍醐贯顶。其次,在方志编纂方法方面,诸如秉笔直书、述而不作、详今略古、生不立传、事以类分等等,古人都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可作我们编修新方志的借鉴。试以突出地方特色为例。古人云:“志不越境而书。”《[康熙]江南通志》卷三十七《帝王》曾经收录了汉高祖刘邦、魏文帝曹丕、吴大帝孙权、宋武帝刘裕、梁武帝萧衍、明太祖朱元璋等几十位帝王,并在后面附了后妃数十人、“僭窃”多人,对此,《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提出批评,略谓刘邦等人虽然大多从此发祥,但事关一国,各存国史,修纂通志只应记载他们与本地相关的遗闻旧迹,现在设立专卷一一收录,未免于义为滥。古人的这些不刊之论,正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对新方志编纂中突出地方特色的问题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但是,旧方志都是用文言文写成的,而且年代久远,阅读起来不仅有文字上的障碍,同时还有时代的隔阂。这就给今天的利用旧方志和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积极地开展旧地方志的整理工作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旧地方志的整理工作,包括旧地方志的校勘,标点、注释、今译、辑佚,以及考订讹误,编制关键词索引、辑录专题资料、抢救影印孤本志书,善本志书等许多方面。不过,旧志的校勘也好,校点也好,今译也好,抢救孤本、善本也好,都必须具备一个条件,那就是先要弄清现存本地旧地方志总共还有多少部志书,都是些什么书,分别藏在哪里?哪些属于孤本、善本,需要尽早影印、翻印?哪些志书价值较高?哪些志书价值相对小些,整理工作可以稍缓一步?显而易见,要卓有成效地开展旧地方志的整理工作,则必须摸清旧地方志的底细。

自1932年朱士嘉先生《中国地方志综录》问世,到1985年北京天文台《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的编定,半个世纪来,方志目录方面的书籍已经出版了数十部,其中大都收有江苏旧方志方面的内容。这些方志目录,是步入旧方志殿堂的敲门砖,为旧方志的检索和查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无可否认,由于旧地方志汗牛充栋,加之纂修、版本、收藏等情况极为复杂,方志目录的编者们要亲眼读遍每一本志书,实在是不可能的,所以漏收的现象时或有之。另一方面,前人的这些方志目录虽然收录了旧方志的卷数,纂修者,版本以及收藏情况,但因体例所限,却不涉及志书本身的内容,不进行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等方面的工作,因而对于研究同一地域方志间的承继血统,嬗递关系,评估本地区方志的价值,总结本地区方志编纂的历史经验,科学地编制本地区旧方志整理的规划,就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我省从古代到解放以前所编修的多级地方志,数量大,品种多,质量高,名构佳作,不绝如缕,不仅是我省的一大宝贵精神财富,而且在全国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鉴于以上的种种原因,我们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写了这本《江苏旧方志提要》。

提要的撰写是一项学术性较强、十分细致而又非常枯燥无味的工作。为了查阅一部书,撰写一则提要,作者有时要跋涉千百里,寻访好几个收藏单位和个人,耗费十数日,而最终写成的提要,限于全书篇幅,往往只能有数百字。而江苏旧方志面广量大,情况复杂,又历来为世人所共认。因之,没有甘坐冷板凳,默默耕耘的治学态度,和醉心学问,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要想完成这一艰巨任务,是根本不可能的。

现在,经过八十多位专家、学者和方志工作者将近五年的努力,《江苏旧方志提要》终于就要和大家见面了。本书由徐复先生主编。徐复教授是国内外著名学者,道德学问,众所景仰。在徐复老的主持下,《江苏旧方志提要》不仅可以给史学工作者,方志工作者以及需要查阅江苏旧方志的人提供极大的方便,而且可以为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江苏旧地方志的整理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推动江苏旧地方志整理与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同时,还可以通过对于旧方志编纂成败得失的评价,为编修新方志提供借鉴,推动新方志事业的健康发展,可通过对于旧方志经济部类内容的介绍,为当前的经济建设提供线索,间接地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

借《江苏旧方志提要》即将出版的机会,我谨代表江苏省地方志编委会同人,向徐复老先生及参与编写这本书的各位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南京图书馆、徐州师范学院,以及南京大学、北京图书馆等许多单位,为《江苏旧方志提要》的编写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在此我也一并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