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邮 市

[隆庆]高邮州志 十二卷/(明)范惟恭修,王应元纂·—明隆庆6年(1572)刻本。

惟恭,江西省丰城县人,隆庆4年知高邮县事。应元,字一之,始祖为濠梁人,从征高邮,有功授总旗,遂占卫籍,万历30年(1602)岁贡。该志卷前有《总志序》,主要说明各门目设立之由,每卷卷首下署修纂者姓氏。体裁包括志、传、表3种。卷1建置志:历代沿革、职司、公署、疆域志:分野、区界、城池、邮舍、厢里、街坊、镇市(杂附);卷2山川志:形胜、山、冈、冲、坂、河、湖、溪、荡、潭、湾、沟、港、塘、坝(墩、垛、堰、坞、桥、渡闸洞浅附)、水利志;卷3物产志、风俗志、习、尚、岁时、俗变(岁占附),民赋志:户口、税粮、徭役、贡课、马政,军政志:兵制、教练、屯田、番戍、转输、戎器;卷4学校志、学制、祭器、典籍、学田(社学附),祠祀志:坛遗、柯庙;卷5秩官表;卷6选举表;卷7宦迹传、历代监司、守令、学官、卫官、寓贤传;卷8~9人物传:列传、忠烈传、孝友传、义行传、隐逸传、列女传;卷10人物外传、方技传、仙释传;卷11~12杂志:古迹、亭榭、坊碑、宅墓、寺院、庵观、灾祥。在每项门类之前冠以小序,对所记内容提纲挈领,记述之后,辄加“按”论述,寓褒贬于其中。古今有关的碑刻诗文,附于各门类条目之后,形成专题资料汇集。高邮地处里下河水网地区,境内水利生命攸关,该志突出反映这种地域特点,如《山川志》对河湖、塘沟,无论其名称、方位,水情,均一一详加说明。《杂志·灾祥》对水灾、地震所造成的伤亡人数、损害程度、灾前征兆,以及《民赋志》对唐、宋、明各朝户数和口数的统计数字,特别是明代嘉靖年间,10年一次的统计数字等等,也都很有资料价值。不足处如徭役关系民生苦乐甚大,反倒疏阔。

(汤晓扬)

[康熙]高邮州志 十卷/(清)孙宗彝原本,李培茂增修,余恭增纂·—清康熙23年(1684)刻本。——《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著录为清康熙17年刻本,清康熙23年增刻本。

宗彝,字孝则,高邮人,顺治4年(1647)进士,授中书,著《易宗》12卷,采入《四库全书》,又有《爱日堂诗文》等。培茂,字滋庵,河南商丘县人,进土,康熙20年任高邮知州。恭,安徽休宁县人,举人,康熙18年任高邮州学正,后升庐州府教授。高邮州志自朋隆庆6年讫康熙11年已百年整,其时恰奉修志之檄,遂开局延士编纂,由宗彝修订成志稿。旋康熙21年清廷又檄各州、县续志上报,李、余次年乃以宗彝所纂原本,增纂以上。卷前有康熙23年州学正黄山余序、凡例、目录。志中凡设30志。卷1图志、建置志、职司志、星野志、疆域志、城池志、署舍志;卷2田赋志、徭役志;卷3漕渠志、水利志;卷4学校志、礼乐志、军政志、风俗志;卷5山川志、古迹志、祠祀志;卷6物产志、食货志、灾祥志;卷7秩官志、宦迹志;卷8选举志、寓贤志;卷9人物志、列女志、方技志、仙释志;卷10艺文志。门类规条虽不及《隆庆志》精密,然内容记述却比前志详瞻。如明志无漕渠专门记述,该志则既于《图志》中绘高邮漕渠水利诸图并图说,又于《漕渠志》、《水利志》详叙自西汉吴王濞开邗沟迄清康熙开拓疏浚高邮漕渠等之事。但因编者奉“务从简直为圭臬”,故记述上有略而不当之处。如《疆域志》不论邮舍、厢里、街坊、镇市等内容,《学校志》不记社学、典籍、学田等,转不如《隆庆志》。

(汤晓扬)

[雍正]高邮州志 十二卷/(清)张德盛修,邓绍焕,汪士璜等纂·—清雍正2年(1724)刻本。

德盛,字茂先,直隶青县(今河北省青县)人,贡生,康熙57年(1718)任高邮知州。绍焕,风阳府虹县(今安徽省泗县)人,康熙46年任高邮州学正。士璜,安徽歙县人,康熙57年任高邮州训导。关于该志纂者尚有王曾禄、张梦鲤。据邓氏《序》:“设局于学宫之尊经阁下,延王子曾禄,张子梦鲤协为参订。’《纂修凡例》也说;“是书赖掌教邓君、司训汪君之力提纲挈领,其纂辑编次,考核精严,则王子,张子为之。”可知总体设计为邓、汪之功,具体编纂赖王,张之力,在编纂过程中,编者曾用明《隆庆志》之规条,采清《康熙志》之详赡,注意吸收前人的修志经验。断限上起康熙23年,下至雍正2年。卷前有雍正2年张、邓、汪和邑人贾兆凤4《序》。门目设置基本类于《隆庆志》,主要区别在于删《杂志》而增《艺文》,其余不过卷目归并互有调整而已。书中颇注重考核补正。如明《隆庆志》和清《康熙志》的《秩官表》对明代高邮州吏误刊之处颇多,有遗漏者,有名误者,有错代者,此则俱按文庙及各古迹并署舍碑版匾额等文献和实物资料,详加核定,正误一、二十处。《艺文志》凡经史子集,诗歌赋咏,有关切于高邮之地者,一一收录,以见地灵人杰。《民赋志》按户口、田赋、蠲免等项,各编一则,有关增减递变情况,各归其类,在翻检查阅方面较之前《康熙志》要方便得多。

(汤晓扬)

[乾隆]高邮州志 十二卷首一卷/(清)杨宜仑修,夏之蓉、沈之本纂·—清乾隆48年(1783)刻本。

宜仑,字宾圃,直隶灵寿(今属河北省)人,附监生,乾隆42年任高邮知州。之蓉,生平已见《[乾隆]直隶通州志》提要。之本,字增培,高邮人,乾隆9年举人,31年大挑福建邵武县知县,后因断案不附大府意,罢归。该志记事起于雍正2年,迄至乾隆48年,主要就明隆庆、清康熙和雍正3志增定。志书编纂时,之蓉90,沈之本亦年70,书中所记60年中事,多为夏氏等辈耳儒目染年近之事。卷前有乾隆48年宜仑序、之蓉序、凡例、重修姓氏、目录。凡12门。卷首恩纶、天章;卷1舆地志:舆图、星野、疆域、建置、山川、古迹;卷2河渠志:运河、下河、堤工、五坝、源委;卷3民赋志:户口、田赋、蠲免;卷4食货志:仓储、物产;卷5学校志、规制、祭仪、经籍、礼器、学田(书院规条附);卷6典礼志:仪制、祀典、风俗;卷7军政志:兵防、漕运、屯田;卷8秩官志:官制、文职、武职、宦迹;卷9选举志:征辟、进士、乡举、岁贡、铨选(封荫附);卷10人物志:列传、忠烈、孝行、政事、文苑、武略、笃行、寓贤、烈女、方伎、仙释;卷11艺文志:书目、奏议、记、序、书、传、赋、诗、杂体;卷12杂类志:灾祥、轶事。卷前杨序有关方志理论的阐述很有见地:“志则田赋、户口、食货、河渠之纷赜与切,礼乐、刑兵诸制作之典要,贯串掌故,纲罗放失,成一家言”,主张建立独立的方志学。夏之蓉系名德宿儒,加之训诂学大师王念孙曾与其事,故该志体例多为后人称道,对后起志书亦有较大影响,如民国11年州志胡为和序,“吾邮志书,明清两朝屡经修纂,以乾隆间夏乡贤所订体例最为完善,厥后续增、再续,不过节目稍更,无能大改于旧。”《续修四库全书提要》也说它“法义精严’。在水利历史资料的保存方面,编者也多所贡献。如卷首《恩纶》、《天章》收录了康、乾帝巡询高邮水情及有关修治高邮水患的诏谕;《舆图》州境总图、各湖总图、州境运河图、运河来源图、运河下游图等,都绘制明细,直观、详细地记述了当地河、湖、港、湾、闸、洞的有关情况。志中亦有失宜之处,瞿宣颖《方志考稿》曾批评道:“风俗属于典礼志,漕运属于军政志,颇未尽当。”

(汤晓扬)

[嘉庆]高邮州志 十二卷首一卷/(清)杨宜仑原修本,(清)冯馨增修,夏味堂等增纂·—清嘉庆18年(1813)刻本;清道光25年(1845)重刻本;清光绪9年(1883)重刻本。——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著录有嘉庆20年增刻本,误,详见嘉庆20年《高邮州志》提要。

馨,浙江嘉兴县人,吏员,嘉庆13年任高邮知州,16年离任,20年回任。味堂,字鼎和,号澹人,夏之蓉孙,乾隆30年(1765)拔贡,42年举人,晚年无意仕进,两次与修州志,自订诗、古文若干卷,著《遂园诗文抄》。嘉庆16年春,馨以引见入京,行前嘱署任设局修志,延味堂等11人分纂,未几丰润。因“前志体例详审”,故“悉依旧目”,(《凡例》)前录乾隆48年《杨志》,其后续增乾隆48年至嘉庆18年之间,凡30年之事。新增各条内容,或分入原卷各门,或统入该卷卷末,前并冠以“增修”2字以别之,卷前有嘉庆18年冯馨《序》、高邮州志《原序》、重修高邮州志《序》和旧志凡例、增修凡例、总目、增修姓氏。《舆图》新增万寿宫图、文昌宫图、奎楼图和州署图。文中新增内容,除乾隆48年以后事外,尚有《乾隆志》遗漏之处,如卷首“恩纶”所增补康熙、雍正年间的有关谕旨。

(汤晓扬)

[嘉庆]高邮州志 十二卷首一卷/(清)冯馨增修,王念孙增纂·—清嘉庆20年(1815)刻本。——《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著录与嘉庆18年本相混,误。

念孙(1744—1832),字怀祖,号石曜,高邮人。乾隆进士,官永定河道。67岁退休后专意著述,著作等身,主要有《读书杂志》、《广雅疏证》、《群经字类》、《古韵谱》等,为清代音韵训诂学大师。嘉庆16年,高邮知州冯馨离任入京时曾嘱设局续志,嘉庆18年志成,嘉庆20年馨回任后,与邑中父老暨诸荐绅,访故实,采遗文,又成州志刊行。《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以该志为嘉庆18年州志的另一种版本,实非一志。该志与嘉庆18年志在体例门目上,都一遵乾隆志例,但两者相异之处颇多:第一,嘉庆18年志前列原志内容,后列新增。该志唯汇列增纂内容,单独梓行;第二,卷前收录内容次序有别,该志卷前有嘉庆20年冯馨《增修高邮州志序》、《重修高邮州志序》、高邮州志《原序》、高邮州志重修姓氏、高邮州志增修姓氏、总目、旧志凡例、增修凡例,其中增修姓名署冯馨主修,王念孙总纂;第三,志中内容有异。《舆图》中新增4图,18年《州志》有州署图,该志更为“州署新图”等。志中内容增补不尽相同,该志增补内容尚有嘉庆18年《州志》增纂内容不及之处,如卷首《恩纶》中,新增乾隆46年、嘉庆15年至20年的上谕,等等。志中所记,可补充嘉庆18年《州志》的不及之处。

(汤晓扬)

[道光]续增高邮州志 六册/(清)张用熙,左辉春纂修·—清道光23年(1843)刻本;清光绪9年(1883)重刻本。——重刻本《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未著录。

用熙,安徽桐城人,举人,道光22年任扬州府扬河水利通判。辉春,字青峙,湖南湘乡县人,举人,道光22年任高邮知州。该志于道光23年2月开局纂修,定稿于8月,续增嘉庆18年(1813)至道光23年30年之间事。前附乾隆、嘉庆旧志,后大体依旧志门目记述新增内容。全志不分卷,分装为6册。第1册张、左2《序》、凡例、总目、纂辑姓名、天章、恩纶、续增诸图;第2册舆地志(疆域、城池、公署、驿馆、书院、育婴堂、养济院、坛遗、祠宇、神庙、佛庙、寺、道院、桥梁、胜迹、宅第、墓域、坊表)、河渠志(古运河、今运河、运河、堤工、四坝、闸洞、东堤闸洞、下河)、民赋志(户口、国朝中伙牙税)、食货志(物产)、军政志(兵防、器械、炮位)、典礼志(祀典)、学校志(规制附学田租息定案、附考桌凳);第3册秩官志(官制、宦迹)、选举志(征辟、同朝进土、议叙官职、武举人、行伍人员、世职)、人物志(列传、忠烈、孝友、政事、文苑、独行、义行、艺术、流寓、方外);第4册人物志(烈妇、烈女、贞女、孝女、义婢附);第5册艺文志(疏、记、序、传、启、跋、祭文、诗、词);第6册艺文志(诗、书目)、善举志、灾祥志、事略。记述内容丰富,资料价值颇高。《食货志》述物产,分为谷、蔬、果、木、竹、花、草、鱼、介、禽、兽、虫等10数类属,一一介绍;《河渠志》述高邮境内运河段古今变迁及堤工河防状况,较旧志详细;《军政志·兵防》记载第一次鸦片战争末期,英国侵略军攻陷镇江后,高邮官民捐廉制备军装器械、雇募壮勇、训练团练、沿河设炮台、民众守望相助,念切同仇,积极防御的事迹。志中还在一些门类之前间附案语,说明与旧志的不同或所记内容的特点。

(汤晓扬)

[光绪]再续高邮州志 八卷首一卷/(清)金元烺、龚定瀛修,夏子纂·—清光绪9年(1883)刻本。

元烺,字苕青,浙江嘉善县人,监生,光绪5年任高邮知州。定瀛,湖南湘乡县人,文童,光绪8年任高邮知州。子,高邮人,同治2年(1863)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初,金氏设局修志,事未竣而离任,龚氏继任后踵其事,于光绪9年修成。记事上续道光23年,下至光绪9年。卷前有龚、夏2序、纂修姓名,新增诸图、目录、凡例。卷首天章、恩纶;卷1舆地志;卷2河渠志、民赋志、军政志、学校志;卷3秩官志、选举志;卷4~5人物志;卷6艺文志;卷7善举志、灾祥志、轶事志;卷8禁革志。诸志各领若干目。《舆图》删旧志图,新绘长湖船坞图、扬军厅署图、盐漕守备署图和义仓图。志书内容注意对近代高邮社会重大历史事件的记述。如《军政志》、《秩官志》、《轶事志》等有关于太平天国军队、捻军在当地战事的记叙,《舆地志》、《善举志》等有不少关于近代社会公益事业与机构的记述,《秩官志》魏源知高邮州时于湖口筑大堆,植榆柳,为民船避风、疏浚河塘等善政的记述,《民赋志》对《江苏省唯一的回族乡——高邮菱塘乡的户口聚居和清真寺址等方面情况的记述等等,颇为珍贵。篇目设置上创立《禁革志》1卷,汇录当地禁制敝俗的有关内容,为向来志书所无。但在立目归类上每有未能尽当之处。如以风俗归于《民赋志》、漕运归入《军政志》等。《善举志》、《舆地志》中子目亦过于琐细。《续修四库全书提要》云,“全书体例,颇称简明,第得失亦复参半”,评论颇为中肯。

(汤晓扬)

[民国]高邮县志 ·—民国间稿本。一种国地方志联合目录》未著录。南京大学图书馆藏。

编纂人及修志始末、志稿卷数不详,今仅存《城池》、《慈善》两部分。就现有内容看,记事至民国6年(1917)12月。

(汤晓扬)

[民国]三续高邮州志 八卷附录二卷/胡为和、卢鸿钧修,高树敏纂·—民国11年(1922)刻本。

为和,贵州独山县人,拔贡,曾任丹阳县知事,民国7年署任高邮县长。鸿钧,河南永城县人,举人,民国11年任高邮知事。树敏,高邮人,廪生,曾任高邮州教育会会长、民国高邮市议会议长、江苏水利协会研究员、高邮县水利研究会主任。民国初元,废州为县,而名为《三续高邮州志》,乃因于《光绪再续州志》之后的续作,且主要记述内容为民国前史实,民国以来的事实仅作“附录”。是编先倡修于胡氏,中经继任者奉天铁岭县(今属辽宁省)监生彭世祺、浙江省临安县举人姚祖义继修,最后在卢氏任上方毕役,书前有胡为和,高树敏2《序》、目录,纂辑姓名、凡例。篇目设置前7卷基本同于前志,唯编次有别,末卷删《禁革》增《附录》记民国事。《附录》共4篇,依次为:县附录1光复事略、舆地、河渠;县附录2民赋、食货、实业;县附录3学校、自治、善举;县附录4祠祀、军政、交通、职官、选举、杂类、新志补遗、前志正误。所补止于宣统3年(1911)。书中新绘高邮州境等3图,系采用近代测量方法和仪器测绘而成,其精详远在前此旧舆图之上,正文较多地记述了清末高邮新事物,如《交通志》的电线、轮船、邮政,《祠祀志》的教堂,《军政志》的巡警,《学校志》的学堂,《实业志》的各地物品输出状况和营业状况等等。《食货志》还设有《钱币》,详载各种钱币的式样、相互比价和流通等情况,诸如此类,为旧志所不及。书末《前志正误》专门标录高邮旧志中的舛误之处,可资检阅旧志时参考。然其《轶事》中,广收海内丛谈小说内事关邮邑者,“虽偶涉神怪兼收并采”’有欠恰当。

(汤晓扬)

高邮志馀补 四册/宣哲辑·—稿本。

该书不分卷,前无序、凡例和图,约10万字,主要汇集高邮州志中所遗内容,但尚未进行厘次编排,殊显杂乱。归纳起来,主要内容包括:名胜、艺文、人物、考异、杂记、异闻等。其中绝大部分篇幅为艺文,尤以诗词为多,约占全书篇幅的1/3以上。对知名度不太高的本、客籍人土之作,多在名氏下略加简介,为它书所罕见。诗词之外,疏、状、题、奏亦黟,多涉时政策论。名胜部分记述了爱日园、楼庄、桴园等高邮胜迹,其内容为高邮州志所略。杂记部分有“明末高邮志”、“高邮旧志”,述及明末以前高邮旧志情况,有裨对高邮志书考镜源流,系统地了解高邮方志的编纂史。

(汤晓扬)

高邮州乡土志 一卷·—清稿本。

该书封面书:“江苏扬州府高邮州造呈,遵饬修辑本境乡土志清本”,并贴“京师编书局宪”标签。不著撰人姓名。封面、卷首尾、刊图与正文连接处均盖有高邮州官印。前无序、目录,凡例。正文前为舆图,汇集乾、嘉、道、光几部州志中原图和续增、新增诸图,凡34幅,均为旧版所印。记述内容依次为:历史、史、政绩录(兴利、去害、听讼)、兵事录、耆旧录(事业、学问)、户口、宗教、实业、地理(1、2、3、水利、道路)、物产(动物天然产、植物天然产、动物制造产、植物制造产)。记事起于古代,下限各门不一,最晚至光绪32年(1906)。资料大多出自乾、嘉、道、光等州志,语言通俗简明,内容重点突出。如高邮盛产鱼米,其《物产》中记述早熟稻11个品种,籼稻19个品种,中稻13个品种,晚稻36个品种的名称、生长情况,记述鱼类有28种。有些内容的记述详于旧州志.《政绩录·魏源传》不但记述其知高邮州时为湖船筑避风港及疏浚河塘,而且记述其署兴化知县时,星夜请饬缓开运河24闸,率兵民固堤防汛,使下河7邑秋谷得免水患的事迹。

(汤晓扬)

【佚志】

(高邮)旧经

《舆地纪胜》中有引录,如卷43《高邮军·景物上》“土山”,《古迹》“吴公湖”;《仙释》“郏道光”,凡引《旧经》3条。

(谷 音)

(高邮)图经

《舆地纪胜》有引录。其卷43《高邮军·军沿革》“东晋有三阿”,“复升为军”,《县沿革》“高邮县”,“兴化县”,凡引“《图经》”4条。

(谷 音)

[淳熙]高邮志 三卷/(宋)赵不惭修,孙祖义纂。

不惭,字几圣,淳熙4年(1177)以承议郎知高邮军,有贤守之称。祖义,有谓“孙祖仪”者,未详孰是。《宋史.艺文志》:“孙祖仪《高邮志》三卷”。《直斋书录解题》8著录作“孙祖仪”,并云“其书在图志中最为疏略”。《舆地纪胜》卷43《高邮军·军沿革》“星土分野”、“秦以高邮”、“汉为高邮县”,“唐末五代”,《风俗形胜》“东渐于海’、“自孙觉、秦少游诸公’、“高邮若齐鲁”,《景物上》“盂城”。“秦邮”,凡引《高邮志》9条,《大明一统志》卷12《扬州府·形胜》“东南咽领”,《风俗》“俗皆喜儒”凡引《高邮县》2条。

(谷 音)

[嘉定]高邮续志 十卷/(宋)汪纲纂。

纲,宇仲举,黟县人,嘉定年间知高邮军,于戍防和兴修水利有政绩,后至权户部副郎卒。《直斋书录解题》8有目,略谓该志继《高邮志》后再修,比前志“稍详定”。

(谷 音)

[嘉定]高邮郡志 十卷/(宋)鲁颖秀纂。

《(隆庆)高邮州志·凡例》;“邮旧有志十卷,图经四卷,宋教授鲁颖秀、孙祖仪撰”,又该书《秩官表》:“嘉定鲁颖秀著《高邮郡志》十卷,今不存”。《(乾隆)高邮州志》卷1““宋嘉定时,鲁颖秀著《高邮郡志》十卷”。

(谷 音)

[嘉熙]高邮图经 四卷/(宋)孙祖仪纂。

《(隆庆)高邮州志·凡例》:“嘉熙,孙祖仪先为兴化县簿,高邮守寿春王郡闻其贤,辟为高邮教授;尝撰《高邮图经》四卷”。《(乾隆)高邮州志》卷11:“嘉熙时,教授孙祖仪撰《高邮图经》四卷”,

(谷 音)

[正统]高邮州志 三卷/(明)龚显修。

嘉庆18年增修《高邮州志》冯馨《序》;“明正统、成化二志亦无考。”嘉庆20年增修《高邮州志·艺文志》:“正统二年,南京户部照磨邑人龚显修《高邮志》三卷。”

(谷 音)

[成化]高邮州志 三卷/(明)孙珩,朱纂修。

《(隆庆)高邮州志·凡例》,“成化书仅三卷”.《雍正州志·凡例》,“《明史.艺文志》:“张珩《高邮州志》三卷”。另据《乾隆州志·艺文志》:成化二年,学正孙珩、训导朱修《高邮志》三卷’。查州志《秩官表》成化年间丞簿尉栏:“孙珩,余姚举人,修《高邮志》三卷”。《康熙14年府志.艺文·撰著》:“成化初学正余姚孙珩撰”。疑明史中“张珩”乃“孙珩”之误。

(谷 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