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稀世宝物,金陵气韵谁绘得?
紫牛新闻、扬子晚报网在江苏省委网信办、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指导下,在2022年8月至12月,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出“宝物奇旅”融媒体行动。在各市区文旅部门及其所辖博物馆的联动推荐下,经过网友票选和专家遴选,最终选拔出具有江苏文化标识意蕴的“江苏人气宝藏”。
要选出代表南京这座城市气质的宝物,面对咱这丰厚家底,其实还挺纠结。来看看候选的十件中,有没有你的心仪之选?排名不分先后。
5000年前良渚文化珍品:透雕人鸟兽玉饰件
透雕人鸟兽玉饰件,1991年出土于江苏省昆山市赵陵山遗址77号墓葬,距今约5000年,是中国迄今出土的时代最早的人鸟兽图案透雕精品,为良渚文化玉器之珍品。玉饰件高5.5厘米、厚0.5厘米。系透闪石软玉制成,呈白色略带绿斑。制作采用了线刻、圆雕、透雕、钻孔、琢磨抛光等技法,精雕细镂,构图独特。主体是一个蹲踞抬手的侧身人像。头部以凹下的圆点表示眼睛,边缘的曲线勾出嘴、鼻,头上方阴刻五条平行弦纹的凸棱表示冠帽,冠帽上方高耸的弧状物象征一束羽翎。在戴羽冠的人脸一侧,有一头上尾下、前后肢与羽冠相接的走兽。其顶端系一浮雕小鸟,小头短颈,扁喙微张,硕身翘尾,形象极其生动。
看汉朝环保黑科技:汉代错银铜牛灯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人在青铜灯具的设计上就已具备了环保意识,1980年出土于江苏扬州邗江县甘泉2号东汉墓的汉代错银铜牛灯,就自带“黑科技”的光环。错银铜牛灯由灯座、灯盏、烟管三部分组装而成。它的三部分均可拆卸,使用和擦洗相当方便。灯座是雄浑壮硕的黄牛。牛腹中空,背负圆形灯盘,灯盘一侧设置扁平把手,便于转动灯盘,盘上饰两片可以灵活转动的灯罩,其中的一片刻镂空菱形斜方格形纹,起到散热、挡风和调光的作用。灯罩上紧扣穹顶形罩盖,盖顶之上均匀弯曲的烟管与牛头顶上方凸出的短管紧密套接。当灯火点燃时,所产生的烟尘通过烟管导入灯座腹腔中的清水被溶解,从而确保室内空气的清新。是汉代众多青铜灯具中实用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上乘之作。
元青花中的稀世珍品: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
在明代开国功臣沐英的陪葬品中,有一件成了南京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那就是景德镇窑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梅瓶高44.1厘米,口径5.5厘米,底径13厘米。小口,矮颈,丰肩曲腹,平底内凹成浅圈足。
这件青花瓷,不仅纹饰题材独特,而且纹饰层次分明,繁而不乱。青花用料浓淡相宜,发色纯正,通体散发着美感。我国国内博物馆收藏的各地传世、出土的元代青花瓷仅100多件,此外还有数百件元青花散落在世界各地,其中大部分为外销瓷,绘有人物故事纹的元青花非常稀少。这件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各方面均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为元青花中的稀世珍品。
被誉为“青瓷之王”:青瓷莲花尊
青瓷莲花尊,通高85厘米,口径21厘米,底径20.8厘米,灰白胎,青釉,釉质光润,有冰裂纹。整体装饰采用了刻画、浮雕、贴塑、模印等多种技法,营造出莲花尊高大端庄、华丽繁缛却不失灵动的整体风格,堪称六朝时期最大、最精美的青瓷器,有“青瓷之王”的美誉。其具体烧造产地,至今还是一个谜。有专家推测它不属于南方瓷系。因为灵山出土的这对莲花尊在纹饰、风格、胎土成分等方面和南方的瓷器都有所不同,却和河北景县出土的四件瓷器相似,仅在体型大小、纹饰繁简间略有差别。
三国“仙侠大片”:青瓷釉下彩羽人纹盘口壶
青瓷釉下彩羽人纹盘口壶出土于南京市雨花台区长岗村5号墓,为国家一级文物,通高32.1厘米,口径12.6厘米,最大腹径31.2厘米,底径13.6厘米。盘口壶有一圆弧形盖,壶为盘口,束颈溜肩,圆腹平底,胎色灰白,青釉泛黄,厚薄均匀,透明度较强。盘口壶通体彩绘,就连器盖内壁、内部口沿等目力所及之处皆满绘仙草、云气、连弧纹饰。纹饰线条活泼婉转,生机盎然,令人惊叹。鸾鸟、神禽、异兽、羽人、仙草等栩栩如生,呈现出一派缥缈虚幻的天界风光。它是迄今为止所见用釉下彩绘美化瓷器的最早典型,也是三国吴时期最完整的绘画艺术珍品。
你看他的脸:新石器时期陶塑人面像
盘点能代表南京气质的宝物,出土于南京浦口区营盘山遗址的陶塑人面像占有一席之地。月牙似的眼睛,宽大的鼻子,隆起的颧骨,外扬的下颌,张开的长方形的嘴巴似乎在诉说着什么。像高9.8厘米,整个人面像面部轮廓和五官都十分夸张,并有几分神秘色彩,这是迄今南京地区发现的最早的人塑像。该文物现藏南京市博物馆,被誉为“金陵先祖”。
古代“圆桌派”仰慕同趣: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
曾登上《国家宝藏》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早就是脍炙人口的“明星文物”。你看画面中,嵇康头梳双髻,目送秋鸿,手弹五弦;阮籍身着长袍,一手支皮褥,一手置膝上,口作长啸状;山涛头裹巾,一手挽袖,一手执杯而饮;王戎斜身靠几,手弄玉如意;向秀头戴帻,一肩袒露,闭目沉思;刘伶双目凝视手中酒杯,另一手蘸酒品尝;阮咸垂带飘于脑后,弹一四弦乐器;荣启期披发、长须,腰系绳索,凝思而弹五弦琴。八人皆席地而坐,各具神态,相互间以银杏、松树、槐树、垂柳等树木间隔,是一组既各自独立又和谐统一的大型画像砖组画。
其1960年出土于南京西善桥宫山北麓南朝帝王陵墓。
来自显赫家族的遗训:黔宁王遗记金牌
1974年出土于南京市江宁区将军山明沐启元墓。金牌背面刻字五行,为“凡我子孙,务要忠心报国,事上必勤慎小心,处同僚谦和为本,特谕,慎之,戒之。”这块金牌其实是块家训金牌,背面所刻文字是墓主人沐启元的先祖,明代开国功臣、黔宁王沐英对后代的教诲。这块金牌是迄今为止明代考古中仅见的一块,也是我国古代墓葬中发现的唯一一件来自显赫家族的家传遗训。
云锦有多美?清织金妆花绒缠枝莲纹夹服
藏于江宁织造博物馆的这件清杏黄色织金妆花绒缠枝莲纹夹服,是国家一级文物。这件清中晚期的服装,面料结构相当复杂,由经线起绒地,多彩纬线起重纬花,吸纳并融合了漳绒和云锦的工艺特征,使之素色的绒毛耸立,与平面的多彩花纹形成鲜明对比,立体效果强烈,因此织造技术难度较一般织物要高。
“含金量”相当高:“状元及第”彩绘描金镂雕木匾
状元匾存世极少,清乾隆陈初哲“状元及第”彩绘描金镂雕木匾保存完好,雕刻髹漆工艺精湛,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与文物价值。古代的状元含金量相当高,1300年仅产生了不到800名。陈初哲于乾隆四十三年京察一等,授湖北荆宜施道员,堪称鹏程万里。匾额为长方形,红底金字,阳刻。四周饰以镂雕的人物画,上方雕有六个人物形象,中间为一个头戴官帽、身着官服、手持如意的男性,整体故事内容有“大富贵亦寿考”“劝君明镜高悬”的寓意。
(扬子晚报记者 张楠)
- 上一篇:明画百戏 千年杂技竞生辉
- 下一篇:南师大生日快乐!细数百廿校史上的“中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