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文化

扬州个园:三副劝学楹联 领悟清代盐商教育智慧

2023-08-01    姜师立

去江苏扬州个园参观,一进北门,发现墙上挂着几副用扬州漆器制作的楹联,有“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惟俭与勤”;有“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忘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还有“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据说,这些劝学楹联全是个园主人在房屋中悬挂的,个园管理方集中悬挂在入园处,让游人一进园子就充分感受到园主人勤俭好学的精神。有感于这样的创新举措,我就在园子里寻找这几副楹联的出处。

我首先来到东轴线上的“清美堂”,堂前抱柱上的楹联吸引了我们的目光:“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惟俭与勤。”“耕”指农耕,这是农民的生活之源;“读”即读书,这是传统知识分子的立命之本。“耕读传家”在老百姓中可谓流传深广,深入民心。这副楹联说:传家没有别的方法不是耕种就是读书,造福后辈,最好的作风就是勤劳和俭朴。表达了主人对治家、传家的深切体会。“耕读传家”一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是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道德传统中的一份宝贵财富。个园主人能够在商业上取得如此成功,与坚持“耕读传家”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是分不开的。

肖雨婷 摄

肖雨婷 摄

陪同的专家介绍,关于黄至筠教子成才的事,时人有着这样的描述——黄至筠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每年都要花重金聘请安徽的名宿来家教子,每天还亲自督查孩子的学习情况,发现尚有不精之处,就会立刻派仆人陪着到书房,重新请老师讲解,必须完全领悟才可以去睡觉。有一天,扬州的一位名士与黄家老师谈话,偶然涉及《汉书》,这位名士有些不解的地方。老师指着黄家长子黄锡庆对名士说:“伊尚熟悉。”并要锡庆回答,锡庆起立,背诵如流,解释详尽。这位名士出来后对人说:“黄氏有佳儿,勿轻之也!”

第二副楹联在汉学堂。汉学堂是大宅门主厅,是黄家正式接待的场所。汉学堂的中堂为郑板桥的楹联:“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忘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意思是:读到一本好书可以叫人废寝忘食,栽种几根新竹看上去就像儿孙一样讨喜。此联被用来挂在汉学堂内便有了更多的含义,为黄氏耕读传家、好学重教的文化内涵注入了鲜活成分。

肖雨婷 摄

肖雨婷 摄

据介绍,汉学堂的后面第二进房屋是黄至筠次子黄奭夫妇的居所。堂屋中堂是《四时读书歌》,配以篆书对联:“漫研竹露裁唐句,细嚼梅花读晋书。”黄奭是清代的辑佚大家,他十分推崇汉学,治学严谨,著名学者阮元称其“勤博”。他的主要著作有《清颂堂丛书》《汉学堂丛书》等,被梁启超评为“辑佚两大家”之一。第三进居住的黄至筠五子黄锡禧也是清代词人,是位艺术家,曾师从清代篆刻大家吴熙载,著有《栖云山馆词存》。至此我们也就清楚了黄家主厅汉学堂的陈设布置为什么尽显儒雅之风了。

第三副楹联则在个园西路建筑的清颂堂。抱柱上的楹联:“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积善”“读书”,可以说是立家的根本。这是中华传统,更是教化子孙后代的需要。这些楹联反映了扬州盐商的审美与追求。发了财的盐商也很重视教育,个园的丛书楼就是这一价值观的产物。

肖雨婷 摄

肖雨婷 摄

从花园部分穿过一条花径,就来到“丛书楼”,这里是给园主人儿子读书、藏书的地方。丛书楼匾额原本属于清代乾隆年间扬州大盐商马氏兄弟的街南书屋,街南书屋曾以藏书十余万卷名噪一时,乾隆年间朝廷编纂《四库全书》时,马家进献书籍776种。马氏败落后,个园主人购得马宅,又将街南书屋中一些厅堂匾额、楹联移入个园之中。因此,个园的一些楹联有可能来自街南书屋。在丛书楼前,专家给我们出了一道题:丛书楼的楼梯在哪呢?专家带我们绕到丛书楼后面的秋山旁,揭开了谜底,原来,要上丛书楼二楼,需要从秋山拾级而上。此处非常清幽,真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

我们从个园的楹联和丛书楼,可充分领悟清代盐商的生活品位和审美追求。黄至筠尽管靠盐业发财,但他始终追求耕读传家,让后代多读书。黄氏五个儿子虽生在富商之家,却没有一个是花花公子,个个文质彬彬、学有所成,更有名垂青史者。这与园主人力行耕读、崇尚文化的门风家教密切相关。发了财的扬州盐商好学为文,将赚来的钱用于兴建公学、资助文人、刊刻书籍等文化活动,为扬州留下了灿烂的文化,包括园林文化,饮食文化、工艺文化、戏曲文化等,这也是我们今天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