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中有哪些江苏元素
随着刀郎新歌《罗刹海市》的流行,《聊斋志异》又受到人们高度关注,位于山东淄博的蒲松龄故居,更是成为暑期游客的热门打卡地。
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内容,上至天界、下至地府,传说怪异、海外奇闻、国内怪谈等无所不包,引人入胜。蒲松龄虽是山东人,但“聊斋”的故事又不都发生于山东。据统计,书中近500篇故事,其地域范围涵盖了清代关内的山东、直隶、江苏、安徽、山西等十八省,以及关外奉天、吉林、黑龙江等清王朝所有地域,呈现出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其中,有30多篇故事发生在江苏,或者主人公是江苏人,带有鲜明的江苏元素。
据统计,《聊斋志异》共收故事494篇,其中发生在山东的有将近250篇,其他地区以直隶最多,江苏排在第三,内容包括天神、阎罗、狐精、鬼魅、花仙、妖怪等。其中,和南京有关的故事最多,有《侠女》《金陵乙》《青梅》《黄英》 《三朝元老》《金陵女子》《雷曹》《黄英》《汤公》等;和徐州有关的故事是《陈锡九》《书痴》《梁彦》《佟客》等;和扬州有关的故事有《岳神》《造畜》;和常州有关的故事是《珠儿》;和淮安有关的故事是《周克昌》;和苏州有关的故事有《吴令》《吴门画工》《夏雪》《瑞云》《化男》等;和镇江有关的故事是《伍秋月》《晚霞》。
如今,重读这些以江苏为时空背景的聊斋故事,依然能感受到浓烈的江苏地域风情,窥见清代江苏的民俗画卷。
《吴令》的故事写道,苏州吴县有一个县令,素来刚毅耿直,清正廉明。苏州当地最为崇拜城隍神,每年城隍寿诞时,当地百姓必定要举办盛大的庆祝活动,排场极其宏大。这一天,又是一年一度的城隍诞辰神会。县令正巧外出,遇到了游行庆祝的人们,不禁勃然大怒,认为此举浪费人力物力。县令指着城隍神像大骂一通,指斥它浪费民脂民膏,还命衙役痛打城隍神像二十大板。次年,县令在一次意外中去世。从此,人们常常听到城隍庙中传出吵闹声,似乎是县令在和城隍神争吵。苏州百姓感念县令恩德,又另外建了一座祠堂,供奉县令,城隍庙的吵闹声才逐渐消失。这个有趣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不信鬼神、光明磊落、反对奢侈浪费的清官形象,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不过,《吴令》也有一定局限性,县令虽然不相信有鬼神,但死后也被人们塑造为神,按时享受祭祀,这可能也是他生前没想到的。
蒲松龄画像
同样发生在苏州的《化男》也颇为离奇,说的是一个夏夜,木渎乡下有个女孩子坐在院子里乘凉,突然从天上落下一块陨石,正中女孩子的头,她当即倒在地上昏死过去。父母年纪大了,膝下没有儿子,看到唯一的女儿遭遇不测,顿时哭天抢地,悲痛万分。不一会,女孩子竟苏醒过来,笑着对母亲说:“我变成男孩了!”父母不相信,再仔细验看,果然不错,女儿变成了儿子,不禁转悲为喜,感谢上苍。《化男》的故事虽然荒诞,却反映了清代人普遍存在的“重男轻女”的心理,希望通过上天的力量,来弥补没有儿子的遗憾。
另一个“苏州聊斋故事”《夏雪》也同样发人深省。有一年盛夏,苏州突然下了大雪。老百姓无比惊恐,纷纷跑到大王庙去祈祷,祈求“老爷”显灵。突然,“大王”附在一个人身上说话:“现如今叫谁老爷,前面都加个‘大’字,难道因为我这个神小,担不起一个‘大’字吗?”众人吓得连忙喊:“大老爷!”神奇的是,雪立刻止住了。看来,神也喜欢有人奉承。这个故事非常短,只有四五句,但蒲松龄通过“异史氏”之口却发了大段议论,在400多篇《聊斋志异》故事中极其罕见。他说,“世风之变也,下者益谄,上者益骄”,世上的风气变化,下面的人越谄媚,上面的人就越骄横。举人、进士、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巡抚被称为“大老爷”,都是康熙朝40多年来发生的怪事。当官的不想着为百姓谋幸福,却在“名利”二字上做文章,喜欢别人对自己阿谀奉承,小人正好投其所好,上演了一幕幕的丑剧。
发生在徐州的故事《书痴》,体现了古人“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愿望。徐州书生郎玉柱,父亲做官做到知府,却不置办家产,而是给郎玉柱留下了一屋子书。到郎玉柱时,家道中落,生活贫困,不舍得卖父亲留下来的藏书。他深信书中有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还真的在书架中找到了一个金制的辇车。更神奇的是,郎玉柱读《汉书》时,发现书中真有一个薄纱剪成的美人,拿出来后就变成了一个真女子,并自称“妾颜氏,字如玉,君固相知已久”。从此,“颜如玉”便与郎玉柱一起生活,并劝他改掉“死读书,读死书”的顽疾,学习琴棋书画、待人接物,成为“倜傥书生”,才有可能科举成功。后来,经过一番悲欢离合,郎玉柱考中了进士,当上了官,还报复了曾经迫害自己、烧掉自家藏书的史县令。蒲松龄评价此故事说,天下之物,如果一味蕴积,就会招忌妒,生祸患,藏书也是如此。而文中“颜如玉”对郎玉柱所说的一句“君所以不能腾达者,徒以读耳,试观春秋榜上,读如君者几人”颇耐人寻味,反映了蒲松龄对科举制度的批判态度。
《聊斋志异·书痴》
另一个发生在江苏、和科举有关的故事是《三仙》。说的是有一个书生去南京赶考,路过宿迁,遇到三个秀才,分别叫介秋衡、常丰林、麻西池。四人一见如故,一起投宿于宿迁城北山一户人家中。晚上,四人一边喝酒,一边做文章。书生发现,介秋衡等三人的文章文采飞扬,他爱不释手,便抄下来藏在怀中。第二天,酒醉的书生醒来,发现自己和仆人睡在山谷里,没有庭院,旁边是一个山洞,有水从洞中流出。那三人已不知去向,他低头看看怀中,三篇文章倒还在。他询问当地人,得知山洞名叫“三仙洞”,洞中有蟹、蛇和蛤蟆三种神仙,常常结伴出游。书生惊叹不已,他离开宿迁来到南京,进了考场,发现三个考题都与蟹、蛇、蛤蟆所写的文章相符合。书生将文章抄写后交上,竟然高中解元。蟹、蛇和蛤蟆写的文章,居然帮助书生中举。蒲松龄一生在科场上屡战屡败,到71岁才考中贡生,他写作《三仙》,寄托着对科举制度的讽刺和不满,也反映了寒门学子要借助“神力”才能在考场上取得成功,哪怕是蟹、蛇、蛤蟆这样不入流的“神仙”。
《晚霞》是《聊斋志异》中的名篇,讲述了镇江少年蒋阿端在长江中溺水,进入龙宫,和女子晚霞之间的一段动人爱情故事。《晚霞》的故事曲折离奇,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文中还记录了镇江的端午民俗,颇有价值:“五月五日,吴越间有斗龙舟之戏。刳木为龙,绘鳞甲,饰以金碧;上为雕甍朱槛;帆旌皆以锦绣。舟末为龙尾,高丈馀,以布索引木板下垂,有童坐板上,颠倒滚跌,作诸巧剧……”端午节,镇江人制作龙舟,在长江上划龙舟嬉戏,儿童在龙舟的木板上翻跟头,上舞下跳,险象环生,令观者胆战心惊,称赞叫好。这一段生动的描写,与江南文献中江南端午民俗完全符合,也说明了蒲松龄虽然生活在山东,但他对江南风情也颇为熟稔。
那么,蒲松龄为什么如此熟悉江苏风物,并将那么多奇幻故事的背景设定在江苏呢?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蒲松龄和江苏有一段特殊的情缘。康熙九年(1670),31岁的蒲松龄应好友、江苏宝应县令孙蕙之邀,来到宝应县署做幕宾,前后一年时间,这也是蒲松龄一生最长的一次远游。蒲松龄在宝应的所见所闻,为他创作《聊斋志异》的一些篇章提供了灵感和思路。如今,宝应县建有“蒲松龄游幕宝应纪念馆”及“蒲松龄广场”,展示了蒲松龄在宝应留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