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文化

码头三闸,运河历史上的“水上阶梯”

2024-02-20    顾文 刘权

里运河波平浪静,静静地在江苏淮安市区穿过。很少有人知道,历史上的里运河也是一条“有脾气”的河。行驶在里运河上的船只,有时竟然也需要像爬山一般,把自身的高度陡然提高3米。这种听起来不太可能的水上“奇观”,就发生在明清时期的码头三闸。

乾隆《移建东西坝图》中的码头三闸

乾隆《移建东西坝图》中的码头三闸

所谓码头三闸,指的是惠济闸、通济闸、福兴闸三座水闸,它们按由南向北的顺序排列,又被依次俗称为头闸、二闸、三闸。在通济闸的西岸有天妃庙,故又名天妃三闸。码头三闸是明清时期一项十分复杂的水利枢纽工程,堪称水上交通枢纽。此三闸涉及的河道长度也就七八里。然而,就是这七八里长的距离,曾经多次让朝廷拨下巨款,并遣得力大臣督修、督运,设官管理,清代康熙、乾隆二帝也曾多次亲临阅视。

码头三闸如今已随着历史的烟云消散,但据专家考证,码头三闸均由正、越闸组成,正、越闸两两一组,可以互为备用,一防事故,二利维修。正闸如损坏,即可启动越闸。这样,在不足十里的运河上就有六座大闸。

联系三闸正、越闸的正越河形似葫芦,当地人故而称之为葫芦河,正、越闸之间的陆地则称为葫芦岛。三闸的结构型式基本相同,均为单孔结构,金门宽七米余,闸身长十二米,闸高十米以上。条石闸底、闸墙,木桩基础,闸身进出口均为八字条石墙,即雁翅,与闸身岸墙连结,伸向两岸,下游出口墙(出水雁翅)较长。闸身中部,设有插板槽两道,相距约两米。进出口护坦为三合土加铺条石,出口长达七十余米。这样的结构和设计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汗水的结晶。

三闸之间的水位由南向北逐渐升高,这对驾驶漕船的水手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故而在大运河上,葫芦河以最为难行著称。每当水势盛涨时,惠济闸上水面可高出闸下四尺,而通济闸和福兴闸处上下水面也各相差三尺多,合计水面落差达一丈有余。漕船沿着运河北去必须经过三闸,过闸时犹如登上三级阶梯,完全靠人力拉纤,把漕船拉到水位高的运口(里运河入淮河口),然后才能从淮河进入黄河转中运河北去。

码头三闸遗址 

码头三闸遗址 

《淮阴风土记》记录了舟船过闸时的情景:“盖水势东怒,航途艰险,故下闸须善为把舵,上闸又须用力绞关。当绞关时,爆屑纷飞,锣声轰发,一时岸上居民,无老无幼,悉受闸夫雇用,为之‘邪许’,随锣声之紧慢,为用力之缓急。下闸亦不易,迎溜尤为大忌,斯时船主,或因自身无此经验,或见船中人手不齐,每多雇积年闸夫,为之管舵。故上闸需用力,下闸需用巧。闸夫虽不强人雇用,而人自有不敢忽者。”

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北徙,三闸水势大减。清末民初,倡议导淮,并逐渐引进西方水利科学技术,在苏北运河上建邵伯、淮阴、刘老涧等三座现代化船闸。1934年,淮阴船闸开工,至民国25年竣工通航。建成的淮阴船闸,沟通了里运河和中运河,避免通过三闸之险,航行条件大大改善;同时船只往来不必绕行磨盘大湾,大大缩短了航程,船只过闸仅需一个小时。从此来往船只不再经过三闸,三闸的历史使命就此终结。

作者单位:淮安市档案馆 淮安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