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文化

清代至民国从扬州走出的梨园名角

2024-02-26    魏怡勤

清代,随着大运河盐、漕运输功能的不断拓展,诸多商贾、艺人等通过水陆两路纷纷流向扬州,定居扬州,成为新市民。与此同时,星罗棋布的剧场、戏院应运而生,这就为纷至沓来的各地演出班子、梨园艺人提供了一展身手、比试竞技的舞台。清代中叶,除了昆曲之外,民间的地方戏曲兴盛起来,如梆子腔、秦腔等,逐步形成花部(也称乱弹,指民间戏曲)与雅部(指昆曲)争胜的局面。

清代戏班

清代戏班

扬州作为沿运河枢纽城市,沟通着南北东西,自然成了五方杂处、群英荟萃之地,催促了戏曲文化交流中心的形成。受“徽班进京”的影响,京城、上海等地的戏曲舞台上涌现出多位来自扬州的梨园名角,这种繁盛景象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

清代同治、光绪年间,京师出现了一批梨园名角,号称“同光十三绝”。其中有一位名叫杨鸣玉(1815—1894)的昆剧名丑,扬州人,因排行第三,人称“杨三”,幼年在苏州和盛科班学昆腔,后入北京,改演昆丑,功底深厚,文武皆精,每戏均有绝妙。

昆剧名丑杨鸣玉画像

昆剧名丑杨鸣玉画像

道光年间,杨鸣玉进京搭四喜班,武戏能演《盗甲》《问探》等,文戏能演《借靴》《访鼠》《风筝误》等,另如《活捉》《下山》《教歌》《扫秦》《打花鼓》《思志诚》均是他的杰作,足见杨是一位全才的苏(昆)丑演员。在杨病故后,曾有“杨三已死无苏丑”的说法,由此足见杨鸣玉在丑角中的影响。

潘月樵,名宗岳,原名万胜,艺名小连生,江苏扬州人。8岁时,经他在北京谋生的兄嫂携往京城学戏,初学梆子,后改习京戏老生,12岁时,便能登台演唱,艺名“小连生”,演出《扫雪打碗》《乌龙院》《桑园寄子》等诸剧,名噪京华。

革命艺人潘月樵

革命艺人潘月樵

16岁时,他离京南下,到上海献艺,开始接触南方的革命思潮。先后改编了《新茶花女》《黑奴吁天录》《明末遗恨》等京剧新戏,激发人们的民主思想与民族意识,一度轰动上海滩。由于他热心公益,经常解人急难,深受沪上梨园界的推崇,被选为梨园同业公会的理事长。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潘月樵在上海组织了梨园敢死队积极响应。在革命党人强攻清军的兵工厂江南制造局时,潘月樵率领敢死队,奋勇进击,点燃制造局对门的锯木场,领先跃上制造局的围墙,打开大门,迎接大部队,终于在11月4日凌晨攻下了制造局。孙中山在获悉他的英勇事迹后,曾予明令表扬。

上海光复后,他却婉拒从政,仍然献身于舞台。晚年,他在上海创办“天仙科班”,培养出了不少京戏人才,著名演员周信芳曾受其流派的影响。

萧长华(1878—1967)祖籍江西新建,上代流寓甘泉县公道桥(今属扬州市邗江区)。11岁时,拜名琴师徐兰沅的祖父徐文波为师,学唱老生、老旦及文丑。自幼勤敏好学,曾为其师抄写三庆班的轴子戏《赤壁鏖兵》和《取成都》共12册脚本,一口气抄成两套,自己留了一份,成为其后“喜连成科班”排练时的蓝本,也是流传至今舞台演出的本子。18岁时,萧长华投拜宋万泰门下,专习丑角,自此,萧长华的演技不断精进。

丑角宗师萧长华

丑角宗师萧长华

中年后,萧长华长期与梅兰芳合作,结为不可拆离的舞台伙伴,还常佐徐碧云、筱翠花、马连良、尚小云、张君秋等名角演出,以其精湛的艺术造诣饮誉大江南北。

梅兰芳、萧长华《女起解》剧照

梅兰芳、萧长华《女起解》剧照

北京喜连成科班成立,他受聘任总教习,兢兢业业,数十年如一日,造就了大量优秀的京戏人才。抗战前,萧长华随梅兰芳到南京演出,曾抽空独自来扬州游览,受到扬州票友们的热情接待。

潘喜云,原名潘文禧,1900年出生于邵伯湖畔西卡子,兄弟姐妹九人,喜云居长为兄。幼年,他家贫如洗,一家老小依赖其父潘正玉唱香火戏和租种财主的薄田勉强糊口。喜云自小无法进书房念书,但由于耳濡目染,也跟父亲学了点香火戏。他虽目不识丁,却聪颖过人,“香火调”一学就会,加上他嗓音清脆洪亮,唱起来味道浓,调门准,十分动听。

扬剧先贤潘喜云

扬剧先贤潘喜云

19岁,潘喜云拜名师学徒,进步很快,戏路拓宽,演出范围越来越广。1920年,21岁的潘喜云搭建了戏班子,一路向江南演出,走进了繁华的上海。此后,香火会大开口艺人闻风纷纷涌向上海,找喜云求助。他热情好客,常慷慨解囊,艺人们称其重义轻财。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为争夺舞台,维扬大班与维扬文戏之间产生矛盾隔阂。喜云在与小开口方面做疏通工作的同时,竭力做大开口方面的工作,双方的鸿沟逐渐填平,关系渐好。最终联合了起来,统称“维扬戏”,并成立了维扬戏协会,大家公推潘喜云为协会负责人。在上海演出的20多年里,潘喜云博采众长,不拘一格,先后主演了《斩经堂》《扫松下书》等剧目,颇见功夫,被上海观众誉为“苏北麒麟童”。

潘喜云剧照

潘喜云剧照

20世纪30年代后期到20世纪40年代,潘喜云多次回扬州演出。1947年夏季,偕妻子潘玉兰返回扬州,重新组织班底,以扬州大舞台为基地,并向多地拓展,辗转演出于南京、镇江、江都、六合、仪征、来安、天长一带。

1949年底,苏北行署批准建立以潘喜云为团长的苏北扬剧联合会第二剧团(第一剧团为江苏省扬剧团的前身)。1950年春,镇江市戏曲界一致推选潘喜云为镇江市戏曲评弹协会副主任。1965年潘喜云因病逝世。弥留之际,他不忘请求领导关心、帮助剧团,支持发展扬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