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文化

​江苏阜宁:穿越140年,探寻马工石涵的历史故事

2024-10-23    郭敬雷

沿着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羊寨镇桃花源景区的黄河故道大堤向北,至大西村境内,已有140年的“马工石涵”矗立在大堤下方。

刻在石头上的鱼栩栩如生

刻在石头上的鱼栩栩如生

“马工石涵建于光绪十年(1884年),至今仍可使用。”10月16日,大西村工作人员陈得进说。涵洞缓缓流出的溪水,好像向黄河故道大堤两边的万亩丛林诉说着百年故事。

石涵涵体全部由石块砌成

石涵涵体全部由石块砌成

当年为什么要建马工石涵

马工石涵下游500米处,竖着一块阜宁县人民政府设置的“清代马工石涵”路牌,以及“阜宁县文物保护单位”石碑一座。2015年,羊寨镇大西村清代马工石涵被阜宁县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阜宁县新志》中记载有关马工石涵的内容

《阜宁县新志》中记载有关马工石涵的内容

打开泛黄的1932年版《阜宁县新志》,内有一段关于马工石涵的记载:光绪八年,邑绅顾汝霖、刘雨学等联名呈请挑浚穿里河,并建马工石闸,引淮御卤。由淮扬道署派委,会县勘估,欲改用木涵,以节经费。复经吁请,获准。十年春,监办涵工委员吴启英、帮办委员陈锡炳采购海州孔望山大小伊山石料七百二十七丈四尺(面石二百九十三丈六尺九分六厘,里石四百三十三丈七尺六寸四厘)。拆槽工三千八百七十六方。工完,还槽如之。是年闰五月告竣。

按照《阜宁县新志》描述,光绪八年(1882年),阜宁本地绅士顾汝霖、刘雨学等人请求疏浚穿里河,建马工石涵,但因为经费紧张,在光绪十年(1884年)才获得批准。目的主要是引黄河故道的水,为下游土地洗盐碱。

“据说,光绪十年春季,两江总督左宗棠率从官百余人,乘坐大船顺着黄河故道勘察云梯关(现响水境内)时,途经正在施工的马工石涵,特地下船察看。”陈得进说。

“穿里河”哪去了

据《阜宁县新志》记载内容,黄河故道下游有一条“穿里河”与其相连。打开现在的阜宁地图,却怎么也找不到这条河流的名字,哪里去了?

在光绪十一年(1885年)版的《阜宁县志》县境图上,“穿里河”还是存在的,它从黄河故道直通射阳河,途经北沙、郭墅、城西等镇村。

黄河全流夺淮以后,阜宁境内的淮河下游河道变成了黄河入海水道。由于黄河带来的泥沙大量沉积,最终导致河道变成了“地上河”,进而导致穿里河与黄河故道无法再连通。

黄河故道大堤阻断了淮河(黄河)水流入穿里河,东边的射阳河地势低洼又流不上来,客观上就导致黄河故道大堤以东到射阳河地区大面积缺水和土地盐碱化。在此情况下,清代的阜宁人想出了从黄河故道“凿堤引水”的办法,也就有了马工石涵。

循着时间的轨迹,当查阅1992年版和2010年版的《阜宁县志》时,发现两本《县志》里面都将“穿里河”写成了“川里河”。如今的川里河,从苏北灌溉总渠大堤东侧的郭墅镇双徐村地段向东,通向射阳河。原有的穿里河,也就不复存在了。

马工石涵的历史价值

马工石涵经历了百余年风雨沧桑,除石闸损坏外,其他完整无缺,保持着历史风貌,让人叹为观止。

阜宁本地不生产石材,《阜宁县新志》明确记载,马工石涵的石材采购于海州孔望山。孔望山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古城东,因传说孔子曾来此登山望海,故而得名孔望山。马工石涵距孔望山近120公里,不知道当时是怎么将这么多石材运回来的。

阜宁县人民政府设置的路牌和石碑

阜宁县人民政府设置的路牌和石碑

“村里有瓦工来看过,说石涵体是用大小差不多的石头砌成的。”陈得进说清代还没有大型起重机械,不晓得古人是如何将重达几千斤的石块砌上去的。

“当时的工匠们对石材的挑选非常严格,这些石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能够承受长期的水流冲击和外部压力。还要确保每一块石头的质地均匀、无裂缝和瑕疵,以保证石涵结构的稳定性。”阜宁县水务局工作人员刘建平谈到马工石涵的建造,也不住赞叹古代工匠们的匠心独运。

“当年的工匠们使用锤子、凿子等工具将石材切割成合适的尺寸和形状,使石头之间能够紧密拼接。”刘建平说,马工石涵的涵体采用了传统的干砌工艺,干砌是指石头之间不使用任何黏结材料,仅依靠石头自身的重量和相互之间的摩擦力来保持稳定。这种工艺跟现在房屋装潢干砌瓷砖是同样道理,但难度是天壤之别。“在当时没有机械设备辅助的情况下,古代工匠是如何做到这点的,是作为现代水利人值得探讨研究的。”

在马工石涵洞左下角的一块石头上,当时工匠刻画了一条栩栩如生的鱼,鱼的下方水波荡漾。陈得进笑着说,古人画的是黄河鲤鱼吧,是对生活年年有“鱼”的向往和期盼。

总之,马工石涵是阜宁县重要的历史遗迹,对研究当地的水利工程、历史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研究价值。

作者单位: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