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人物

淮剧伉俪的戏曲人生

2023-07-05    赵亮

梨园界有不少夫妻档,他们不仅是生活上的好伴侣,更是舞台上的好搭档,凭着对艺术的热爱,多年如一日坚守对传统文化的初心。江苏省淮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淮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陈澄、陈明矿就是这样一对梨园伉俪。他们不仅以戏出名,更以江苏省戏剧界唯一一对获得“梅花奖”的伉俪而闻名。

从艺数十载,他们砥砺攀登,携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淮剧文化;他们扎根基层,潜心创作耕耘,常年送戏下乡服务群众;作为人大代表,他们积极履职尽责,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鼓与呼。

陈明矿、陈澄和黄素萍、陈德林(从左至右)

陈明矿、陈澄和黄素萍、陈德林(从左至右)

“戏比天大”的“拼命三娘”

陈澄出生在戏曲之家,父亲陈德林和母亲黄素萍这对合作50年的淮剧伉俪,一直是戏曲界的佳话。而她从小耳濡目染,颇有天赋,5岁就能把老淮调《十五贯》选段唱得有模有样。“我母亲怀孕七个月还在台上演出,对淮剧的感情是从胎教开始的。”陈澄打趣道。

20世纪80年代暑期,12岁的陈澄随父母到上海参加星期日广播演唱会。当时,陈德林和黄素萍这对淮剧伉俪名头响,市场号召力强,在徐汇剧场的演出天天爆满。那时还没有电视,收音机里同步的淮剧演唱风靡一时。

一次偶然,陈澄在后台唱着玩,被编导看中上台试唱,没想到一炮打响。“能跟淮剧泰斗级表演艺术家筱文艳大师同台演出,太幸运了。”12岁的陈澄上台毫不怯场,完美表演了长达180句的《赵五娘·书房会》唱段。演出成功后,父母培养陈澄愈发严格,不仅要她学习动作,而且演出前还要每天练习。

“当时还小,去上海就想吃冰激凌,但为了保护嗓子,父亲不准我吃冰的东西。”整个暑假陈澄都在练习,经常累到背着台词就睡着了。付出总有回报,后来每年去上海演出,被观众认出来,都会递纸条到后台,要求小陈澄加唱。

30多年来,陈澄在继承父母淮剧唱腔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博采越剧、沪剧等其他戏曲特点,逐步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她成功塑造祥林嫂、方大姑、薛小妹、肖月华、素芬、王玉莲、赵五娘等经典人物形象,被观众亲切地称为“淮剧公主”。

“戏比天大,舞台就是生命。”陈澄继承了父母的从艺精神,更是出了名的“拼命三娘”。比如,排练中暑引发胃功能、肝功能损伤,由于对事业的敬畏,她仍坚持参赛演出,次日才肯住院治疗。陈澄说,这么多年下来,她对淮剧已经不能用“执着”二字来形容,已经渗透到骨血当中。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她的从艺经历,她说是“辛酸并快乐着!”

作为淮剧传承人,陈澄经过多年探索总结,越来越具备新媒体思维。2017年,她试水新媒体平台戏曲直播,至今抖音号“淮剧陈澄”已发布826条短视频作品,累计粉丝量达17.7万人。而她在B站淮剧方言《神女劈观》的翻唱,赢得300万次点播量,成为2022年互联网上一部现象级作品。

“在以国潮、国风为代表的民族传统艺术整体复兴大背景下,相信通过不断宣传,会让更多年轻人了解淮剧、喜欢淮剧,让这一地方文化瑰宝传承下去,发扬光大。”陈澄介绍。

“夺刀救人”的“柔情硬汉”

陈澄的先生是盐城市演艺集团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江苏省淮剧团团长、书记陈明矿。长期以来,公众对他的印象大多停留在: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戏剧“白玉兰奖”、江苏省“文华奖”获得者,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曾因见义勇为当选为“江苏省道德模范”。

2017年3月17日,陈明矿收到一封来自南京某宾馆服务员的感谢信,感谢陈明矿救了她一命。据信中描述,3月9日下午,这位服务员在宾馆内工作时,来了一名女子称要入住。当服务员让其出示身份证进行登记时,女子要求服务员帮她将行李拿进柜台寄存。然而,当服务员走出柜台时,女子突然掏出一把水果刀,向服务员连挥两刀。

紧要关头,正在南京接受针灸治疗的陈明矿走到大堂,冲上前去大吼一声,出手将行凶女子的刀夺下,并将其制服。之后,当行凶女子掏出第二把刀继续行凶时,陈明矿一手夺下刀,另一只手扶住她的脸,叫她看着自己,说:“听叔叔的,你现在还有救,再这样下去,你就没救了,是要后悔一辈子的。”劝持刀者打电话自首,该女子听进了他的话。警方赶到后,事情平息下来。陈明矿回到房间,心中一阵后怕,手不停发抖。

时隔多年,陈明矿回忆此事时说:“千万不要神化我,我没有那么高尚,只是当时没有选择,我是一名公民,是一个男人,只能冲上去。我也害怕,当晚睡不着觉,也不敢告诉我太太,怕她担心。”

“勇挑重担”的“华丽转身”

江苏省淮剧团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曾创排过《打碗记》《奇婚记》等一批在全国引起轰动的作品。

2011年3月,陈明矿被任命为省淮剧团的团长。然而,随着剧团改制,淮剧一度式微。为了让剧团挺过难关,陈明矿挑起重担、重整队伍、聚齐人心,很快找到了与他志同道合的伙伴,迅速组建新的领导班子,江苏省淮剧团迎来新的春天。

队伍稳定后,陈明矿把剧团的剧目建设放在工作首要位置。“走进教师群体、走进医生群体、探望留守儿童”等系列举措都是为了打造出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好戏。在他的带领下,剧团先后排演《小镇》《小城》《祥林嫂》《范公堤》等多部优秀新编剧目。

《小城》

《小城》

这些戏一经上演便好评如潮,其中《小镇》荣获我国舞台艺术领域的政府最高奖——文华大奖,主要演员摘得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等荣誉。而《小城》先后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名录,获江苏省第五届文华奖等多项殊荣。

除了剧目建设,剧团对青年人的培养也是不遗余力。多年来,陈澄和陈明矿带了很多徒弟和学生,从传统剧目的排演到现代戏的历练,拍戏与实践给了年轻演员更多机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我觉得这给传承盐城地方传统文化艺术指明了方向。”陈明矿说,“艺无止境,未来的艺术道路还很漫长,甚至艰难困苦。但是,我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了淮剧发展,为了戏曲繁荣,我将永远在路上。”

作者单位: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