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里的才女——叶氏三姐妹
绿肥红瘦有新词,画扇文窗遣兴时。苏州吴江,鱼米之乡,盈耳丝竹,文风鼎盛,灵秀天成,涌现出叶氏三姐妹、袁枚四弟子等一位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女子,显露出江南的温柔与才情。
叶家埭村位居北厍社区黎星村莲荡的东北角,318国道之北百米左右,是个古村落。此村出名,原因之一是这儿曾有叶氏三姐妹,均是颇有名气的才女。
叶纨纨:芳雪轩中话愁言
叶纨纨(1610年~1632年)字昭齐,是叶绍袁和沈宜修长女。父亲叶绍袁(1589年~1648年)是明末文学家。母亲沈宜修(1590年~1635年)出身书香世家,聪颖过人,工画山水,能诗善词,著有诗集《鹂吹集》。
叶纨纨相貌端庄,聪明伶俐,三岁能背诵《长恨歌》,十三岁能诗,书法苍劲有力,常与其妹叶小纨、叶小鸾以诗唱和。后嫁给赵山袁氏,婚后双方性格不合,夫妻之间缺少共同语言致使纨纨终日郁郁寡欢。崇祯五年(1632),妹叶小鸾嫁人在即前突然死亡,给叶纨纨造成巨大精神伤害,闻此噩耗,其急忙赶回娘家奔丧,抚棺痛哭,在悲痛中伤心欲绝,病倒在床,病发而死,享年二十三岁。叶纨纨著有《芳雪轩遗稿》,又名《愁言》。
叶纨纨的诗文词作,大多因抒发婚后的忧郁愁怀。如《春日看花有感》:“春去几人愁,春来共娱悦。来去总无关,予怀空忧结。愁心难问花,阶前自凄咽。烂漫任东君,东君情太热。独有看花人,冷念共冰雪。”叶纨纨不忍让父母读到这类诗文,写后大多毁弃,仅剩下一百五十来首,自取集名《愁言》。后来,叶绍袁在整理女儿的诗文遗作时,看到书名,愈发悲痛,将《愁言》与叶小鸾的《返生香》都刻入《午梦堂集》中。
叶小纨:戏曲史上作品传
叶小纨自幼聪颖过人,4岁能背蔡琰的《悲愤诗》和白居易的《琵琶行》,10岁就能吟诗作对填词曲。一次母亲让她以词、曲牌名作对,她一口气说了“一斛珠;满江红”“点绛唇;剔银灯”“天仙子;虞美人”“金缕曲;桂枝馨”等七八副对子。父亲一旁笑道:“吾儿当为易安(李清照)矣!”
1632年,小妹小鸾、大姐纨纨因多病先后夭折,叶小纨血泪千行,肝肠寸断,伤感之余展纸挥毫,于崇祯九年(1636)著成杂剧《鸳鸯梦》,以为追念。明末文坛领袖钱谦益所言:“蕙绸《鸳鸯梦》杂剧伤姊妹而作。”南社创始人之一陈去病亦云:“叶小纨,以其妹小鸾之逝,悲伤极致,作《鸳鸯梦》杂剧四出,亦颇工美。”剧中写蕙百芳、昭綦成、琼龙雕三书生金兰结义、生离死别的故事。实际写的是她们姐妹三人难分难舍的手足之情。“蕙”“昭”“琼”分别是小纨、纨纨、小鸾字号的头一个字,年龄也相符合。崇祯年间,《鸳鸯梦》和她的诗集《存余草》均被其父叶绍袁收入《午梦堂全集》。
日本学者八木泽元于1959年在东京出版了一部《明代剧作家研究》的论著,共分九章。第九章专论女戏曲家叶小纨,介绍了小纨的一家、小纨的作品及其年谱,突出了杂剧《鸳鸯梦》,还附有《叶小纨诗辑》。
叶小鸾:未嫁而卒返生香
叶小鸾(1616~1632)字琼章,文学家叶绍袁、沈宜修幼女。叶小鸾出生之时,正值叶家贫困,母亲无乳喂养。而当时舅舅沈自征家三子一女俱已早夭,4个月大的小鸾便被送到舅家抚养。舅母张倩倩也擅诗,被称为“华清宫人”,在当时才名也颇高。张倩倩用诗词歌赋为小鸾开蒙,所以她三四岁便能背诵《万首唐人绝句》《离骚》等诗词,10岁便能写诗填词,14岁能弈棋,16岁善弹琴,书法秀劲,也擅画山水、花蝶。其被许配给昆山张维鲁长子立平为妻,婚前五日,未嫁而卒,时年仅十七岁,有集名《返生香》。
叶小鸾不仅天生聪慧,容貌也是上乘。张倩倩曾对沈宜修说:是儿灵慧,日后当齐班(班昭)蔡(蔡文姬),姿容也非寻常人可比。父亲叶绍袁在回忆她归家时,也曾写道:十一月,季女(即小鸾)自君庸家来归,时年十岁。姝颜玉丽,即已无匹。
叶小鸾性格高旷,厌繁华,爱烟霞,通禅理,被赞为古代十大才女之一。“开奁一砚樱桃雨,润到清琴第几弦”,“惟有流波似离恨,共将明月伴君行”,她的文字琼章英彻,不染烟火气。叶小鸾的这种才情、性格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和林黛玉十分相似,有学者研究考证她是《红楼梦》林黛玉原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