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人物

岳超:抗金名将戎马倥偬的一生

2024-04-22    张剑 马彦如

他曾追随“中兴四将”之一的韩世忠,南征北战大败金兵;他未见名传,却因一方墓志而留名后世。

2002年12月,在镇江市郊左湖村石桌山东南缓坡、北距丁长公路约150米的地方,镇江市公安局工程建设施工工地,发现一座南宋墓葬。内有墓志,青石质,表面剥蚀较严重,长79厘米,宽58厘米,厚16厘米,小楷竖行阴刻,共20行,约700字,局部字迹已漫漶不清。但是,从这些斑驳的字迹中,我们还是读到了抗金将领——岳超跌宕起伏的一生。

岳超,字伯达,冀州信都县(今河北邢台西南)人,《宋史》未见单独立传,唯《宋史·韩世忠传》载“(韩世忠)知人善奖用,成闵、解元、王胜、王权、刘宝、岳超起行伍,秉将旄,皆其部曲云。”寥寥数笔,所记不详。

今据墓志可知,岳超生于北宋末年,“状貌魁伟,毅勇多谋,少有大志,精于骑射”,从军后成为韩世忠的部将,追随他南征北战,参加过多次抗金战争和平叛战役。碑文所载“通义王(指韩世忠)每入觐辄与俱”,可见他深受韩世忠信任。

岳超一生战功显赫,因功屡次升迁,先后任云翼第九都虞侯、忠训郎、中军副将、武功郎、阁门宣赞舍人、武功大夫、贵州刺史、右武大夫、文州刺史、锋第四正将、亲卫大夫、州防御使、后军统制、州观察使、建宁军承宣使、右军统制、利州观察使、昭庆军承宣使等职,并令“除帅池州”,统领池州地方军务。

绍兴三十年(1160年),岳超因病去世后,与二位夫人“合葬于润州(今镇江)丹徒”,享年60余岁,又被追赠为清远军节度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池州驻制、御前诸军都统制、南阳郡开国公,“食邑三千六百户”。岳超有子五人,均有官职,碑文即为其次子阁门宣赞舍人、御前司正将岳建寿所书。

碑文中提及岳超参加过大小战役十余次,分别为建炎二年(1128年)“平山东河北盗”“捍御庆元府”和“从通义王韩世忠追袭金人及扬州”,建炎三年(1129年)“从诛苗傅刘正彦”,建炎四年(1130年)“败金人”,绍兴二年(1132年)“讨建贼范汝为”,绍兴三年(1133年)“讨贼刘忠等”,绍兴四年(1134年)“败金人于承州”以及绍兴六年(1136年)“略地至宿迁落马湖与金人战克之”和同年“秋攻淮阳军”。

以上这些战役在史书中多有详文记载,比较著名的有建炎四年的“黄天荡(今江苏镇江附近)之战”,韩世忠以区区八千兵马围困金兵十万达48日之久,“梁夫人(梁红玉)亲执桴鼓”助战,大败金兵;又如绍兴四年,“金人与刘豫合兵,分道入侵”江淮各地,韩世忠临危受命,“亲提骑兵驻大仪(今江苏扬州西北),当敌骑,伐木为栅,自断归路”,同时分兵迎击,“金人惊溃,相蹈藉,溺死甚众”,当时“论者以此举为中兴武功第一”(《宋史·韩世忠传》)。碑文记建炎四年岳超“败金人……获战舰五百余艘”,绍兴四年岳超“败金人于承州(今江苏高邮一带)”,在时间和地点上都和史书记载相吻合,正可与之互为印证和补充。

绍兴十一年(1141年),韩世忠与岳飞、张俊被召入朝任枢密使,解除兵柄,在其后的十多年里,岳超虽有官职升迁,但多为虚衔,且再也未见参与任何战事,这一方面可能和岳超是韩之部属受到牵累有些关系,另一方面也可能和当时南宋朝廷的对金“和议”政策有所关联。

岳超墓为石室墓,墓中出土了韩瓶一只,还有打仗使用的石弹数枚及其他一些器物。韩瓶外形瘦长,口部较小,颈部有双耳,用于穿绳,便于提拿。民间盛传它是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军队行军打仗时携带的军用水壶,民国著名史学家邓之诚先生所著《骨董琐记》记述:“康熙丁亥,有渔人掘得瓷罂数百……或谓此韩瓶也,韩蕲王(即韩世忠)所遗,得者遂珍之。”

史料记载和相关遗迹表明,韩世忠部队确曾把韩瓶作为一种行军、作战装备携带。大凡韩世忠曾驻军之处,包括现江苏、上海、浙江的一些地方,或多或少都有韩瓶这种特殊的器物出土。

墓志详细记叙了岳超的生平事迹,还原了一个古代将军戎马倥偬的一生。而该墓中出土的古代器物,可能是岳超当年行军打仗随身携带的常用之物,为研究南宋抗金斗争的历史真实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作者单位:镇江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