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口顺黄坝: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在老清口大型水利枢纽中,顺黄坝是一处具有代表性的遗产点。这里,出土过万余枚古钱币,发现了埽工和碎石护坡遗迹,还有神秘的“木龙”埋藏在堤下。这些遗存对研究清代土堤坝的堆筑过程、还原古代河工技术的面貌、研究古黄河的水文资料等都极具价值。透过这些历史遗存,我们可以感受到顺黄坝的沧桑变化,体会到为保障运河畅通所耗费的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它们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顺黄坝:历经百年依然屹立
顺黄坝考古现场
顺黄坝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马头镇御坝村,位于古之小清口的黄河南岸。顺黄坝土堤底部宽约72米,另有8至10米的碎石护坡,堤上有树木和少数坟墓。顺黄坝历经明清数百年变迁而形成。明代时原为黄河南岸的“缕堤”。清代时顺着“缕堤”加高加宽,名曰“挑水坝”。通过历代不断地增高加固、反复堆积,逐渐形成了后来的顺黄坝。
所谓“顺黄”,即“顺黄河水”之意。在历史上,清口的黄河水就像一条暴躁的巨龙,时常发生泛滥,一旦其冲破顺黄坝,灌入洪泽湖,就会危及高家堰的安全,淮扬地区千千万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就得不到保证,因此自古就有“倒了高家堰,淮扬二府都不见”的说法。
在与水患的斗争过程中,人们不断对顺黄坝进行延长和加高,终于使得黄河这条巨龙被驯服,乖乖地沿着北岸奔大海而去。在整个清口水利枢纽中,顺黄坝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保证漕运的畅通也有不可取代的意义。
埽工:鸣锣击鼓堵住决口
2008年11月,淮安市博物馆的考古人员在清口顺黄坝进行考古挖掘,沿顺黄坝开挖了一条长20米、宽3米的探沟,在探沟内发现多处清代埽工遗迹和碎石护坡。这一重大发现,引起了全国诸多考古专家和学者的关注。
埽工是什么?埽工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河工建筑物,通常以榆柳枝叶、薪柴、芦苇、秸秆等和土石分层捆束制成,捆成的每一构件叫埽个或埽捆,简称埽,通常用于抢险、护岸、堵决、筑堤等。明清时期,清口有堤坝数百条,埽工技术得到了大量的运用,顺黄坝也是埽工集中运用的地点。
护岸埽示意图:1为磨盘埽、藏头埽;2为鱼鳞埽;3为耳子埽;4为磨盘埽;5为月牙埽、护尾埽
顺黄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其本身却是由黄河带来的泥沙堆积而成,不太坚固。历史上黄河泛滥,顺黄坝曾多次决口。为了使顺黄坝能扛得住洪水的冲击,必须在关键地方采用埽工,而且用埽工堵决更加快捷有效。
据古籍《河防通议》记载,用埽工堵决时,首先要在口门两端坝头立上标杆,架设浮桥。这样既可便于河工通行,又能起到减缓流势的作用。接着在口门上打下星桩,抛下树石,进一步减缓流速。然后,从两岸分别推进三道草埽、两道土柜,并向中心抛下草席土包。在进入关键的合龙阶段时,迅速抛下大量的土袋土包碎石,并鸣锣击鼓以壮声势。待闭河后,在合龙口前压拦头埽,在埽上修压口堤。如果发现草埽渗水,再用胶土填塞,堵口至此告成。
古钱币:撒钱祭河神的传统习俗
2009年初,淮安市博物馆的考古人员在顺黄坝遗址发现了大量古钱币。钱币位于埽层下,碎石层的上部。这些钱币有成串摆放在石头缝隙中的,也有零散的。在近5平方米的范围内,钱币数量竟有一万多枚。其中,有北宋的元丰通宝,明代的万历通宝,清代的顺治通宝、康熙通宝、雍正通宝、乾隆通宝、嘉庆通宝、道光通宝,以及吴三桂举旗反清之初发行的利用通宝,还有日本的宽永通宝,越南的景兴通宝,以清代的康熙通宝、乾隆通宝、嘉庆通宝数量最多。
顺黄坝出土铜钱
顺黄坝下为何会集中那么多不同朝代和国家的古钱币?结合档案史料记载和当地老人的口述分析,这些钱币主要是堵决时祭河神之用。祭河神是我国古代一个由来已久的传统。明清时期,朝廷十分依赖运河将东南的赋税粮米运往京城,而运河与黄河相通,黄河带来的泥沙经常导致运河淤塞,治理黄河由此成为明清两朝的重要内政,对黄河河神的祭祀也随之盛行。不但在黄河沿岸建有很多河神寺庙,就连康熙皇帝南巡至清口时,每次都要到大王庙中祭祀。祭祀河神时,献祭者常将钱币等物投入河中或闸坝之下,以祈祷黄河不要泛滥,保证漕运的畅通。
据河神庙附近一位年近百岁的杜氏老人介绍,清口过去经常走船,顺黄坝决口也时有发生。清道光十二年,顺黄坝决口,很多天都没有堵起来。后来在修筑埽工时从地方国库运来很多“龙钱”(当时国家的钱称为“龙钱”)撒在决口处。很快风平浪静,众人立即把埽料往决口处填压,最终将决口堵住。
“木龙”:治理黄河的神秘“功臣”
“木龙”是我国古代治河工程中一种护堤木栏。它与埽工一样,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据专家介绍,木龙系用原木、竹绳等捆扎成的立体构架,上下共九层,高约一丈八尺,长可达十丈,宽一丈。1998年,御坝村村民在顺黄坝上耕作时刨出了一架保存完好的“木龙”,使得当地百姓一睹这种鲜为人知的河工建筑材料。
顺黄坝沙泥堆集,容易冲决,仅用碎石埽工、柴土石坝、扬泥车等古代河工技术无法根治顺黄坝倒塌、决口的问题,于是“木龙”得以派上用场。据专家考证,木龙有不同的种类,如“地成障式”“系缆直柱式”等,而在清口顺黄坝上施用的却是“逼水木式”和“大戗式”。这些“木龙”抵挡着黄河洪流的冲击,巩固了堤岸,为保护漕运畅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作者单位:淮安市档案馆 淮安日报社
- 上一篇:王国洪的“筷”意人生
- 下一篇:“多面人生”刘半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