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巨儒顾炎武四临镇江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个字,正是对爱国主义精神的高度概括。
顾炎武在《日知录·正始》中提出:“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国学大师梁启超将此话提炼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为“国家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的人都有责任”。
顾炎武像
顾炎武(1613年—1682年),本名顾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苏州府昆山(今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明亡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称为亭林先生(亦称涂中先生)。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领导的大顺朝农民起义军终于攻破了北京,明思宗朱由检被迫自缢,统治中国长达276年的明王朝宣告结束。清兵入关后,顾炎武怀着一腔热血,弃笔从戎,他曾经四度抵达镇江,联络抗清力量,并写下不少感慨兴亡、以古喻今、鼓动抗清的诗篇。
1644年,在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凤阳总督马士英等人的拥立下,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史称南明,次年改元弘光元年。经昆山县令杨水言的举荐,顾炎武被南明政权授为兵部司务。这年春天,顾炎武奉命至镇江,联络抗清力量,历时约2个月。
镇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拱卫南京的屏障,抵达这英雄辈出之地,顾炎武感慨万千,意气风发地写下《京口即事》:“白羽出扬州,黄旗下石头。六双归雁落,千里射蛟浮。河上三军合,神京一战收。祖生多意气,击楫正中流。”他俯临滔滔江水,凭吊历史遗迹,慷慨激昂,热烈颂扬抗清将士,以祖逖自比,决心整军经武,中流击楫,光复河山。可是等他到了南京,未及就职,清兵已经攻破扬州,大举渡江,南明政权作鸟兽散,清兵随即占领了南京,侵入江浙广大地区。
从南京潜回昆山后,顾炎武立即四下联络爱国志士共同抗清。顺治五年冬,他参加了江阴、嘉定、昆山三县人民的反清斗争,惨遭清兵镇压后亡命镇江,作《京口》诗:“东吴北翟战争还,天府神州百二关。末代弃江因靖卤,当年开土是中山。云浮鹳鹤春空远,水拥蛟龙夜月闲。相对新亭无限泪,几时重得破愁颜。”此次,他通观形势,总结经验教训,认为镇江地理形势十分重要,是天下之锁钥,以二当百之关。他号召人们把消极的亡国之悲转化为积极的复国行动,为收复华夏失土而同清军作殊死斗争。
顺治七年(1650年)春,顾炎武由金坛经云阳(今镇江丹阳市)第三次来到镇江,作《重至京口》,一路上,他赏明太祖朱元璋御制词,访京营副总兵于元凯,游说地方将佐,联络反清义士。抵达镇江后,他眺望北固山,面对滔滔江水,忆起清兵终克镇江,并由镇江西进而陷南京的往事,痛心疾首。
顺治十一年(1654年)正月,明定西侯张名振与兵部尚书张煌言等率义军乘数百舰船,由长江口崇明岛再入京口,掠仪真,直达南京观音门下,返回之时停泊金山江面。正月十四日,张名振等明官穿戴起纱帽,青袍角带,登金山,遥祭明孝陵,表达了誓死复明的决心。顾炎武对此感奋异常,同年春天,他第四次来到镇江,游览了金山江天禅寺,作《金山》诗:“东风吹江水,一夕向西流。金山忽动摇,塔铃语不休。贿师一十万,虎啸临皇州。巨舰作大营,飞橹为前茅。黄旗亘长江,战鼓出中洲……”诗中着力描写南明军队的声势,热情赞颂了张名振的抗清业绩,表达了诗人反清复明、斗争到底的决心。
第四次到镇江后不久,顾炎武便告别亲友北上,广交反清义士。他考察了陕西华阴地区,认为地理位置具有战略价值,于是定居在那里,继续发动和组织抗清斗争。清康熙二十一年正月初四(1682年2月10日),在山西曲沃准备外出答贺友人上马时,顾炎武不幸失手坠地跌成重伤,于初九丑时与世长辞。
顾炎武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著作,是一位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家和史学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了他将家国命运与个人荣辱系于一体的独到见解。清代学者王夫之评价他:“亭林之为学,世之所谓博大精深也。”清代学者黄宗羲也评价他:“先生之学,实为一代巨儒。”
作者单位:镇江日报社
- 上一篇:中国唯一三朝将帅,毛主席称他“可爱的老先生”
- 下一篇:漫谈苏东坡与常州的“四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