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研究成果 >>> 志鉴研究

琴川史志多厚幸 锦绣序文别样情

—戴逸与常熟史志工作

2024-08-09    沈秋农

常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6700多年人类活动史、3000多年文明史、1700多年县治史,能予以佐证的一是文物,二是地方志书。在1196—1946年间,常熟先后编修的县志就达23种,平均30余年就有一种新志问世,如将乡镇志书一并纳入则达40余种。这些志书的问世为后人研读常熟历史、考其承续、传播文化、烛照古今发挥了独特的资政育人功能。凡史学工作者都对志书的功能与编修极为重视,戴逸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对家乡修志事业关怀备至的史学大家。

常熟的新方志工作启动于1981年10月,如何编修好社会主义时期的首部《常熟县志》(1983年3月撤县设市,《常熟县志》改称《常熟市志》)是个全新课题,修志人员来自各个单位,虽都有一定的文字功底,但编修地方志却是一项全新工作。好在大家都能怀着边学边干、边干边学,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升能力的态度,保证了编修工作的稳步推进。为保证质量,县编史修志委员会郑重聘请了10位对地方志工作或人文历史研究业有专长、学问精深的著名专家担任顾问,常熟籍历史学家,时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史学会会长戴逸先生便是其中之一。

经常熟市史志办同志的不懈努力和许多单位部门的通力合作,历经八度寒暑,四易其稿,终于1989年10月完成志书定稿,而戴逸先生也就成了撰写序言的第一人选。1990年3月,当序文从北京寄来时,办公室同志莫不额手称庆。序文近2500字,读来层次清晰,有作者对20岁之前在常熟生活、学习、成长的忆念,有对家乡自辛亥革命至1985年间所发生的沧桑巨变的赞美,有对志书质量的肯定以及由此引发的深度思考。读来乡情与文采并存,评述与期望同在。“我对常熟的一切非常关心……这次《常熟市志》全部完成,我穷数日之力,通读一过。仿佛时光倒流,把我带回童年时代的环境中。我所熟悉、我所热爱的故乡似乎在我耳边喁喁细语,诉说自己的生平遭遇,使我更全面、更准确、更深刻地了解故乡,使我在情感上、知识上得到了极大的充实和满足。”戴逸先生在抒发情感的同时指出,“《常熟市志》是一部篇幅宏大、卷帙浩瀚的大著作……其详备程度,超过了常熟历史上任何一部志书。”“一本好的地方志,应有严格的质量要求:体例允当、观点正确,内容丰富、材料准确,条理清楚、文字明快。《常熟市志》基本上达到了这些要求。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它在提供地区知识的同时,对人们的思想深有启发,它勾画出了常熟70年来的历史发展轨迹,特别是详细反映了40年来常熟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努力以及取得的经验教训,这些经验教训并非教条式地堆砌罗列,而是渗透在丰富的史实、详尽的数据、清晰的叙事中。这部书是故乡父老兄弟姐妹们辛勤努力,建设家园,振兴桑梓的生动记录,也从一个地区反映了我国伟大社会主义建设的沸腾生活。”

2009年5月14日,戴逸先生(右)与前往拜访的作者合影(沈秋农 提供)

哲人云:思考以理性为基础,可获取信息、知识和见解,也可从中发现乐趣、完善思想、指导工作。作为史学家的戴逸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他在序文中说:“我为故乡创造的优异成绩感到高兴、感到自豪,也沉浸在思索和探求之中:为什么在改革开放中,常熟的经济能够高速度发展?”戴逸认为,个中原因第一是党中央的正确指引,第二是常熟的区位资源优势,“第三,最为引起我关心和注意的是文化因素。常熟是全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称人文荟萃之区。历史上,学者、文士、诗人、画家很多,才俊辈出,人杰地灵。当我读了《常熟市志》的教育编、科技编、文化编、藏书著述编,我更深地理解到常熟市在文化教育方面的良好基础,以及多年来投入之多、用力之勤、成绩之大。我想,这应该是保证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文化教育的发展,意味着人民有较好的文化素质,意味着科技知识、管理水平、经营能力、道德观念、思想境界的提高,而这一切,正是发展经济所不可缺少的主体条件。我国一穷二白,经济上贫穷、文化上落后,这是我国基本的国情,两者又是互为因果的共存体,经济贫穷制约了文化的发展,而文化落后又影响了经济建设,因此,治‘白’必须治‘穷’,而治‘穷’又须治‘白’,两者必须同时进行。积40年建设的经验,我们逐渐地懂得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一个教育严重滞后、文盲充斥、理想失落、精神滑坡、人民素质低下的国家是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我读了《常熟市志》,强烈地加深了这一信念。常熟市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得益于它文化积累的深厚、教育的普及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建设者主体的健全和完善应是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不仅如此,戴逸先生在收笔时写上最后一句:“读完这部书,掩卷长思,我不仅更加思念和眷恋着正在建设故里的常熟人民,而且沉浸在对全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前途的深深的思考之中。”34年后重读序文,依然提神醒目,这就是戴逸先生由表及里、由小见大的独特视角与由古及今、由近思远的深度思考,他厚重的家国情怀和聪明睿智不能不使人钦敬之至。

戴逸先生对常熟的史志工作一直关怀备至。如果说他为《常熟市志》的编修奉献真知灼见、撰著序文时,我仅是一个旁观者、景仰者,那么到了1995年之后,我就是一个亲受教益者,因为我相继操持了《常熟市志》的修订和《重修常昭合志》《常熟乡镇旧志集成》的标校出版工作,自然少不了要向戴逸先生拜教请益。以标校出版《重修常昭合志》为例,该志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常熟纂修的最后一部县志,主持和参与修志者都是地方上的饱学之士,对地方人文深有研究且德高望重,他们潜心修志、热爱文化与公益。可惜整个民国年间,先是军阀争斗,继又日军侵华,后有内战烽火,社会兵戈扰攘,民生困苦不堪,虽然修志者无畏艰难,恪尽职守,但愿望与现实总有不小差距,各种困难接踵而至,致使这部耗费了许多心血的志书历经30多年磨难仍无法悉数付印,成为历代修志的一大憾事。20世纪80年代修志事业蓬勃推进,县志、乡志、镇志、专志次第铺展,凡修志者都想读用《重修常昭合志》,可总难以满足。笔者身处其境,其烦难之累感同身受。及至1998年春,经胡正明市长批准,《重修常昭合志》的标校工作才得以启动。经众多专家学者的辛苦努力,四度寒暑,百次磨难,终告完满竣工,并于2002年4月23日将书稿快递北京,恭请戴逸先生能觅暇审读并赐序言。5月27日拜收鸿函,展读之下不禁怦然心动。序文以《名城佳作 历史见证—为〈重修常昭合志〉正式出版序》为题,文中对常熟的修志传统作了赞颂,对《重修常昭合志》在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境况下艰难起步,诸多耆宿俊彦为之作出不朽贡献予以高度好评,认为:“《重修常昭合志》从编修工作肇端至今已经80多年了,新中国成立至今也已跨越了半个多世纪。这部凝聚了数代修志者无数心血的精善之作历经劫难,今天终于能够以其完整的、全新的面貌与读者见面了。虽然民国年间参与该志编修的前辈都已故去,但是,他们的遗愿终究得到了实现,如若欣闻佳音,也当含笑九泉。我衷心祝愿《重修常昭合志》能发挥其‘存史、资治、教化’的重要作用,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更希望广大读者能从中汲取营养,创造辉煌业绩,为故乡方志不断谱写崭新篇章。”令人欣慰的是,在戴逸先生关注并支持下的《重修常昭合志》标校本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后受到社会欢迎,荀德麟先生在《中国地方志》发表书评,赞曰:“展读《重修常昭合志》,在击节慨叹之余,更确认常熟物华天宝,名城人杰地灵。文化之邦,群彦接力成良志;贯古通今,征信包容集大成。”“可以说,其历时30余年的编修历程和跨越世纪的整理点校出版工作,都渗透着一种非常可贵的,也可以说是常熟人所特有的文化精神。”2006年1月,《重修常昭合志》获评江苏省第四次地方志系统优秀成果奖特等奖。如今,戴逸先生为《常熟市志》《重修常昭合志》所作序言均已编入《戴逸文集》之“书评书序”卷,为修志文化增珠添玉。


戴逸先生作序的常熟部分地方史志书籍(沈秋农 提供)

戴逸先生除为家乡的两部县(市)志作序外,还应请为《常熟图书馆志》(2015)、《塔前小学志》(2016)等志书撰序增色。除此,还为《常熟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词典》《常熟历史文化研究》《常熟文库》等辞书、刊物和丛书先后撰序,不但满足了家乡的请求,更对家乡政府、学人重视、研究、宣传、保护历史文化财富的举措表示赞赏。戴逸先生在《常熟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词典》的序文中说:“文化是什么?这是一个探讨、争论了几百年的老题目,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简单说来文化应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成果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应是对真善美的追求。在文化遗存中,你可以欣赏前人光辉灿烂的创造,窥见他们所走的艰难曲折的路程。沧海桑田,风云变幻。城镇有兴废,典籍有存佚,人物有显晦,风俗有转移。历史在逝去,几千年所能保留下来的文化遗存,是多少代人们艰苦奋斗的结果,但可说仍是稀少的。常熟一地有如许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实属幸事,其间包孕着多少创造者的努力和多少传承者的辛劳!”“今天,常熟市的领导和父老乡亲热心于保存、发扬传统文化并吸收其精华部分,以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因此我们看到了常熟的文化事业和经济建设同步迈进、比翼双飞的美好景象……常熟的领导和父老对文化有一种特殊的嗜爱,深知文化的价值,他们仿佛把文化看作牵引历史航船前进的缆绳,竭尽所能把这条缆绳打造得更结实,拉着常熟奔向社会主义的小康乐土。”

2008年10月,常熟史志办主任彭根华先生赴京拜访戴逸先生,请其为新创办的《常熟历史文化研究》赐赠序言,对常熟的文史爱好者予以鼓舞和激励,虽然适值戴逸先生外出公干而未能当面拜教,但戴逸先生读到访谒者的留函后,即快递序文并复函致意。序文说:“文化是民族的元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柱。当今提高文化素质,丰富精神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强烈愿望。随着经济的发展,全国各地兴起了文化建设的热潮。撰写地方志,保护和修复各地的名胜古迹,出版众多的科学读物和乡土教材,建立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修缮革命遗址、名人故居,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蔚然成风,推陈出新,竞放异彩。而我的家乡常熟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创办了《常熟历史文化研究》期刊,拟分门别类,有计划地长期积累,潜心研究,进行写作,将常熟悠久而光辉的历史文化推介于读者,传之于久远,这是富有创意的好事,是常熟市父老乡亲建设自己‘精神家园’的重要步骤。”“我的故乡常熟素以富庶著称,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GDP居于全国前茅,这就带动了文化的繁荣,而文化繁荣又将给经济开辟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经济和文化相辅相成,互为促进,这一良性循环定将使故乡的建设更上层楼,更快地实现小康和富裕社会,在中华民族的复兴史上留下光彩的笔墨。”彭根华主任收到序文后激动不已,称这是常熟史志办的一大幸事。作为执事者,定要尽心尽力办好刊物,以不负戴先生期望。

笔者读书有限,就目力所见戴逸先生为家乡史志典籍所作序言有七八篇之多,每篇都阐述了他对文化重要性的深刻认识。诵读之下,能够对经常读闻的何为“史志为骨,文化为魂”、常熟何以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更深认识,也能从文化繁荣与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中得到启悟。戴逸先生所作序言虽文有长短,主体内容也因书而异,但鲜明的主题思想、哲理的辩证思维、广阔的史家视角、炽热的家乡情感给人留下温暖和感动,而其内核就是一个“爱”字:对党和国家的赤子之爱,对虞山琴川的故乡之爱,对历史文化的敬重之爱,对家乡同仁、史志工作者和文人学士的赏评之爱。品味之下,我感到赏评二字既有褒扬肯定之心,又含鞭策激励之意……有人说时间会冲淡记忆,但我总感到时间越久,戴逸先生的爱显得愈加珍贵,意义也愈加深远,只有不懈努力,才对得起这无以复得之深沉之爱。

(作者简介:沈秋农,常熟市史志办原主任,常熟市档案馆原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