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饮马堤路:幸福有“道”而来
在江苏宿迁市区古黄河东岸不足200米处,有一条平行于古黄河的道路,名为饮马堤路。这条路北起卫生路,南至杨公路,全长一公里。站在宿城区项里街道黄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口,可见饮马堤路车来车往,路两旁高楼耸立。清晨,路边的梧桐树披上了橘红色的衣裳,伴随着一抹朝阳挺拔地站立在那儿,仿佛沉浸在校园里的朗朗读书声中。
黄河社区党委书记赵小利说,饮马堤路有不少坊间传说。当地老一辈人也把这条路称为“饮马堆路”,这是因为过去道路为南北走向,路中央高,东面是水沟,西面是黄河,两边的坡连在一起像是泥土堆起来一样,久而久之形成一个大土堆。“关于饮马堤路名字的由来,民间至少有两种说法,传说一:饮马堤原为运马堤,指过去马贩子从关外贩马到此交易,后人说这里是饮马的地方,后被称为饮马堤路至今;传说二:西楚霸王项羽手下将领或家佣驯马之后,一般将马牵到这个土堆高坡的地方集中休息,然后喂马、饮马,被后人称为饮马堤。”赵小利说,在当地居民的心目中,饮马堤路有着古老的历史。
关于饮马堤路的传说,宿迁民间历史文化研究者王晓风说,《水经注》曾有记载,泗水与宿迁相关神话般的故事中,最有传奇色彩的是邱䜣泗水斩蛟的故事。这个故事在《韩诗外传》和《吴越春秋》里都有体现,说的是吴王派邱䜣到齐国出使,经过淮阳城(在宿迁东南)的时候,座下的马渴了,就在这里饮马。不料,水里冲出一条蛟龙,一口将马儿吞到肚子里。邱䜣大怒,随即脱了衣服,手持利剑,一个猛子扎进水里,在水下和蛟龙大战了三天三夜,终于将蛟龙斩杀。邱䜣出水以后,闪电霹雳直冲邱䜣,其左眼被电光击瞎。《水经注》中记载:“泗水又东南径淮阳城北。城临泗水,昔邱䜣饮马斩蛟,眇目于此处也。”这个神话故事在民间口口相传,古老宿迁城西南黄河东岸附近的饮马堤,就是邱䜣饮马斩蛟之处。
饮马堤路由往昔的土路,发展成为石子路、柏油马路,见证了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现在大多数老城区人对饮马堤路记忆,可追溯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大跃进”时期,因为原来这个地方有个“跃进门”,距今有60多年的历史。那时候,饮马堤路东侧以种植苹果树和梨树为主,西侧以种植庄稼为主(小麦、水稻、大豆等农作物),取名黄河农场。1978年,知青陆续返城后,当时的宿城镇政府为了安置这批人员,就划分宅基地,让他们在饮马堤路两侧自建房屋居住生活。后来延续黄河农场的叫法,才更名为现在的黄河社区。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饮马堤路与项王路交叉的西北处,从北向南依次建有计生委宿舍、税务局宿舍、人行宿舍、日用品宿舍、日用品厂、商业学校(宿迁市商业局职工技能培训基地)、会计函授站;饮马堤路与项王路交叉的东北处建有果品公司宿舍、宿迁大厦宿舍、土产公司宿舍、供销学校(幼儿园)、干休所、黄河新村(院内有织布厂、圆钉厂、水泥制管厂、水泥预制板厂)、黄河菜场等;饮马堤路与项王路交叉的东南处,从北至南有丝绸印染厂、春虹灯具厂、安康小区、兽医站宿舍、职业中学、教学设备厂、宿迁卫校;饮马堤路与项王路交叉的西南处,为一招宿舍(现为交警一大队位置)以及黄河新村居民区。
如今,因城市建设的需要,饮马堤路两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侧黄河新村因棚户区改造征收,已经被夷为平地,变为公园美景;东侧建成了很多商品房、菜场、医院等;南邻宿迁学院,处处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走在具有神话般传说的饮马堤路上,我们会回味历史,享受今天的美景,所有的幸福与欢乐,都有“道”而来……
作者单位:宿迁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