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专栏 >>> 看江苏

守护一湖碧水,滋养阳澄湖“中华好蟹”

苏州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为阳澄湖大闸蟹保驾护航

2023-09-21    

http://xh.xhby.net/pc/pic/202309/21/89364990-4940-4712-83f4-0799484e18aa.jpg.1

http://xh.xhby.net/pc/pic/202309/21/627bb2c6-c414-4cc5-af75-e88fdec051b8.jpg.1


阳澄湖大闸蟹以其冠绝群蟹的品质,被美食家推举为“中华蟹王”。

又到了赏菊品蟹季节,在阳澄中湖拥有20亩网围的顾梅根,回想起在阳澄湖从事养殖的这几十年,心里满是感慨,“以前的阳澄湖到处是‘天罗地网’,想找到自己的网围都很困难。喂螃蟹也没有章法,全凭经验,只要能吃的都往湖里投。现在一切都不同啦,围网养殖仅占湖面面积8.8%。自家的网围板板正正,内部还安装了微孔增氧设施,螃蟹吃饭也都按规矩来,连养殖船都上了牌照。我光培训、听课都去了好多次咧,还跟专家探讨生态养殖问题,感觉自己俨然一个养蟹专家。”

此时的顾梅根,看着网围里正在蜕第五壳的大闸蟹,个个膘肥体壮,大的螃蟹已经长到4两多了,脸上的笑意再难掩饰:“明显感觉到这几年阳澄湖水更清了、湖更美了,螃蟹更好卖了,日子更红火了。”

阳澄湖大闸蟹声名日盛,苏州市积极破解阳澄湖大闸蟹从养殖到销售中的痛点难点,守护一湖碧水,滋养阳澄湖中华好蟹,养好“国字号”精品大闸蟹,坚决打响阳澄湖大闸蟹品牌保卫战。

压缩养殖面积,恢复阳澄湖“一湖清水”

阳澄湖因大闸蟹闻名,也曾因养蟹苦恼过。2001年湖区网围养殖面积达102213亩,占湖面面积56.8%。过度、无序的养殖,造成富营养化水质下降,过度捕捞使种质资源濒危,湖底生态环境破坏使湖泊渔业资源种类下降。

在苏州市委、市政府和市农业农村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阳澄湖进行了三轮围网养殖压缩,面积压缩到1.6万亩,自然水域面积大幅增加,阳澄湖恢复了汪汪一碧的“本来面目”,各类渔业资源有了更大空间繁衍生息,湖区生态环境大为改善。阳澄湖从“养殖湖”还原为“生态湖”,解决了因高密度养殖和非法捕捞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扩容品牌范围,高标准池塘养殖冠名“国字号”

2020年4月,“阳澄湖大闸蟹”顺利通过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评审会评审,被授予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地域保护范围为:苏州市所辖阳澄湖沿岸相城区的太平街道、阳澄湖镇、阳澄湖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常熟市的沙家浜镇;昆山市的巴城镇;苏州工业园区的唯亭街道,共计4个县级市(区)6个镇(街道)及阳澄湖湖区。保护范围总面积为516.04平方公里,生产面积为18408公顷。

“国字号”阳澄湖大闸蟹成功跳出阳澄湖,扩大到了周边高标准池塘,通过稀放精养、种草投螺、内循环养殖等生态养殖模式,精养出“青背、白肚、金爪、黄毛”的阳澄湖大闸蟹。至此,除湖内养殖的大闸蟹,阳澄湖以及周边流域内池塘里养殖的品质好的大闸蟹,统称为“阳澄湖大闸蟹”。根据养殖区域不同,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分别发放不同的“蟹扣”——阳澄湖大闸蟹防伪专用标识,消费者只需用手机扫描“蟹扣”上面的二维码,就会看到所购大闸蟹的溯源码、养殖基地、养殖户、苗种培育、饲料信息、授权商家和查询次数等信息。

保护湖区水质,滋养中华好蟹“鲜满甜香”

好蟹离不开好水。近10年来,苏州市级财政共下拨鱼苗放流专项资金3000余万元,投放本土鱼苗以水养鱼、以鱼控藻,阳澄湖水质好转,水化学环境质量提高,浮游动植物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种质资源显著提升,水域生态逐渐稳定。

为避免饵料投放造成水污染,2020年3月12日,苏州市农业农村部门联合沿湖地方政府出台《关于阳澄湖围网养殖禁止使用冰鲜鱼(海鱼)及畜禽动物内脏投喂的通告》,给阳澄湖大闸蟹“吃饭”上了规矩。通过强化引导、养殖指导、生产监管,多举措、全方位规范养殖生产行为。今日的阳澄湖,湖面碧波荡漾、清如明镜,湖中水草丰茂、种类丰富、延伸宽阔,独特水质造就了阳澄湖大闸蟹的鲜满甜香。

推广生态精养,写好大闸蟹养殖“绿色文章”

苏州大力推广“863”生态养殖模式(即亩放800只蟹苗,回捕600只成蟹,亩产值约3万元),通过降低放养密度、降低投入品使用量、推行配合饲料替代冰鲜鱼投喂、增加螺蛳投放、增加水草种植等生态内循环养殖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同时,苏州致力探索“科学化”“生态化”养殖之路,每年邀请水产技术专家开展围网养殖生态养殖技术培训,指导使用螺蛳、水草、玉米等替代冰鲜鱼,组织专家“驶进”围网养殖区,零距离诊断阳澄湖大闸蟹的生长情况,手把手指导生态养殖要点。降低养殖密度,实现“规格大、品质优、效益高”的绿色生态发展模式。

聚焦源头监管,确保消费者“舌尖安全”

苏州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聚焦源头监管,与湖区养殖生产单位签订水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切实加强水产养殖专项现场执法检查。通过重点检查是否投喂冰鲜鱼及畜禽动物内脏、是否使用违禁药物等,做好苗种投放、水草管理、饲料投喂等养殖生产管理台账监管,水产品质量安全全程可溯。今年以来,累计检查养殖网围315个次,发放禁投宣传资料3000余份,未发现使用违禁药物现象。

同时积极配合做好产前产中对河蟹苗种、投入品检测力度,定期对湖面水质及大闸蟹的生长情况进行检测,全流程、全方位关注大闸蟹生长。在阳澄湖设置水质检测点12个、底泥监测点4个,在9至11月大闸蟹上市期间,配合做好大闸蟹抽检工作,历年抽检均合格。

注重执法守护,护航大闸蟹“全生命周期”

阳澄湖大闸蟹一次又一次蜕壳,慢慢从小蟹长成了大蟹。苏州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围绕“365天24小时执法不停歇”的总方针,全天候、全时段、全水域开展渔政执法检查,十年来,阳澄湖共查处渔业违法案件1400余起,用心守护着大闸蟹的生长。

每年大闸蟹开捕季,联合属地农业农村及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严查伪造、冒用、转让、买卖和超范围使用阳澄湖大闸蟹农产品地理标志等违法行为,规范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好阳澄湖一湖好水,必定能留住阳澄湖大闸蟹的绝世美味,让精心养成的阳澄湖“生态蟹”守护好满湖清水,让阳澄湖“蟹经济”越来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