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脉搏”激活无锡河湖治理新动能
梁溪河十里画廊 张一平 摄
胡埭张野河塘
严埭港水利枢纽
梅梁湖泵站
一条河流、一汪湖泊,不仅是令人心旷神怡的风景、生活诗篇的灵感来源,同时也是生态平衡的基石、经济繁荣的命脉、幸福生活的源泉以及历史文化的载体。它们流淌着大自然的韵律,见证着人类智慧与努力的辉煌成就,承载着无数生命的希望与梦想。
2021年6月,无锡市水利局正式发布“碧水映初心”党建品牌,2022年底,又重磅推出水利党建精品线路,以“治水先锋—河湖治理—水韵无锡”三条专线整合串联红色资源,将水利党建品牌内涵不断深化拓展,走出一条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新时代治水之路。
水韵无锡 绘就人水和谐画卷
梁湖处处皆景,仙蠡墩满眼皆绿,蠡溪碧波荡漾,运河外滩生机盎然……梁溪河作为无锡最古老的自然河流,被誉为无锡人的母亲河,是沟通城区水系、京杭大运河、蠡湖和太湖的一条天然水体纽带。2022年起,无锡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京杭大运河无锡段、梁溪河“两河”整治,其中梁溪河整治工程总投入7.3亿元,用疏林透河、城水相依的手法,将沿河空间全面打开。改造后的沿岸景观让周边居民实现了“开门入园、移步亲水”的美好生活:两岸13公里亲水绿带实现“三道”贯通,沿河步道、栈桥、驿站、城市家具点缀在蓝天碧水之中,沿线梁湖生态园、仙蠡墩公园、蠡溪公园和运河外滩等游园景观“串珠成链”,集安全、生态、文化、休闲、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生命线”“风景线”“惠民线”绘就新时代鱼米之乡秀美画卷。
党建引领,激活动能,工程得以快速推进。回顾改造之路,无论是项目团队还是附近居民都纷纷坦言:“改造起来并不简单”。作为无锡水利党建精品线路之“水韵无锡专线”中的重要一站,项目团队编制方案前广泛征集群众想法,共收到调查问卷5000余份,还进行了多次线下沟通,这其中也少不了党员代表们的努力。过程中涉及细节处理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工作小组与居民随时沟通:休闲点位的取舍、文体设施的布局,甚至景观灯的样式,都与居民深入互动,让老百姓真正成为建设的主体。
目光转向太湖之畔的美丽城镇胡埭镇:河岸两侧步道宽阔,繁花似锦,与水体交相辉映;典雅的民居依水而建,青砖黑瓦,古色古香,倒映在清澈的河水中,形成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画面。而在多年前,河岸两侧却是另一番景象。
谈及胡埭镇以本地花卉为主打、以河道扮靓胡埭的“一河一景”,胡埭镇水利站站长、“党员河长”钱大江颇为自豪:“我们在开展河道治理的同时,将水文化与基层党建、廉政家风、乡村振兴、状元故里等不同主题相结合,再辅以高低错落、颜色各异的草木花卉,让身边的每一条河流都个性鲜明,广受好评。现阶段,我们选址直湖港边、富安桥下,正重点打造直湖港生态廊道。除了已建成占地1.37万平方米的直湖港公园,未来两岸廊道还将结合篮球、网球等不同运动,打造系列体育设施,方便居民休闲娱乐。”
幸福河湖的生态红利也得到有效释放,胡埭镇富安村党员中心户徐阿姨对环境变化频频点赞:“现在屋后一墙之隔就是清澈的小池塘,边上新建的状元广场更是大气,城里上学的外孙女周末总要回来住。”当地村民依托本土特色状元文化,自主开发出了“黄阿姨乌米饭”“张姐家状元餐”“状元茶”等特色农产品,先后举办了“张野文化节”、状元徒步游等活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居环境的改善既给富安村带来了人气,也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
梁溪河的“十里画廊”、胡埭镇的“一河一景”已成为无锡久久为功打造美丽幸福河湖的生动缩影。无锡水利各级党组织正致力于解决群众关心的河湖水环境问题,在全市域范围内开展美丽幸福河湖攻坚行动,深入推进太湖治理和新一轮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加快“两河”整治提升,全力打造独具江南韵味的水美城市,勾画水网相通、山水相融、城水相依、人水相亲的美丽河湖新画卷。无锡美丽河湖建设成效斐然,全市目前共建成1600余条美丽幸福河湖,京杭大运河整治提升先导段建设初见成效。
河湖治理 守护江南水乡之美
江河交汇、湖湾密布的无锡,坐拥河道5635条,太湖595平方公里,承载了人们对“江南水乡”的向往,也承担起生态保护的责任。随着工业的蓬勃发展,无锡人民在享受繁荣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沉重的生态压力。在面对空间资源和环境容量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寻找新的发展方向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江苏省15条主要流入太湖的河道,有13条在无锡市。这里湖湾多变、水浅流缓,湖体负荷大。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位于太湖北部的梅梁湖湖湾,连接着太湖与无锡内河水网。受风向等水文、气象条件的影响,水面上的漂浮物如蓝藻等极易向梅梁湖湖湾聚集,进而影响内河水网的水环境。据了解,自2007年太湖水危机后,除了主汛期内河水位特别高时停止调水外,梅梁湖泵站和大渲河泵站常年保持24小时不间断调水,将梅梁湖的水通过“调水引流”调入梁溪河中。
位于梅梁湖、蠡湖与梁溪河交界处的梅梁湖泵站工程,是无锡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骨干工程,也是无锡水利党建精品线路“河湖治理专线”的重要点位。经过10余年24小时不间断的“活水”输送,调水量累计超过140亿立方米。如今这一水域的水质有了明显改善,附近水域时常会出现白鹭等水鸟,尽展生态和谐之美。“太湖—梅梁湖泵闸群”也入选江苏省首批、全市首家省级水情教育基地。
水清景美的背后,是无数水利人的日夜坚守,无锡市水利工程管理中心副主任、第一党支部书记边晓阳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他参加工作21年,从一名普通职工成长为“领军型”的复合型管理人才,被水利部聘为“泵站运行工首席技师”,拥有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工作室——边晓阳劳模创新工作室。在他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们先后研发了“动态预警监控系统”“新型水导油箱液位计在梅梁湖泵站的应用”等创新成果,解决了40多项技术难题,为太湖治理及水利工程运行调度默默贡献力量。
2023年9月,苏州、无锡、常州、湖州四市机关党组织共同发起成立了“为太湖增添更多美丽色彩”环太湖机关党建圈,通过联学共建、联席会议、项目共推、资源共享、应急联动等机制,以“党建红”携手共治共创新时代“太湖美”。无锡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海泉在会上郑重表态:无锡水利将主动融入环太湖机关党建圈,充分发挥党建联盟领航作用,放大联盟红色效应,将共建合力转化为推动新一轮太湖治理的强大动力,让党旗在太湖治理一线高高飘扬。
通过党建赋能,进一步激发了部门动能。2023年太湖无锡水域以及北部湖区、湖心区总磷、总氮浓度持续好转,藻情形势为2007年以来最好,太湖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
先锋力量 治水一线党旗高高飘扬
幸福河湖,安澜是基础。让党旗在防汛防台等工作一线高高飘扬,正是无锡市水利局聚力推动党建与水利业务深度融合的生动写照。
7月20日清晨,无锡市大雨“倾”城,部分地区出现100毫米以上降水,强降雨导致多条道路和部分小区出现严重积水。
枕戈待旦、迎难而上。无锡市防汛抢险物资储备中心迅速研判,做好出机排涝抢险各项准备工作。当天5时30分,储备中心30人闻令而动,分头赶赴全市15处险情地区进行应急排涝抢险。现场,该中心党员们牵头研发的防汛排涝单元立下汗马功劳:随着一个个“小集装箱”被打开,其中集成的柴油发动机、控制设备、电缆、水带等完整防汛设备立马投入工作,配合后方休息仓,“人轮换机器不停”排涝至第二天清晨6时,抽排积水近万方,顺利完成排涝任务。
无锡市水利工程管理中心副主任、第三党支部书记冯晓介绍,今年汛期,无锡市防汛抢险物资储备中心共出动抢险人员547余人次,出动防汛抗旱设备313余台次,老百姓们纷纷为他们的吃苦敬业精神点赞,也为水利有这样一支闻令而动、能打胜仗的队伍而感到骄傲。
如果说防汛抗旱等水利一线党员是一个个闪光的“点”,那么水利各条战线的一支支党员先锋队就是贯穿水利工作全链条的“线”,他们以高昂的斗志和高效的行动将治水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合力。
不论是太湖安全度夏期间、还是汛情紧急时,长江大堤、太湖大堤、运河堤防上,到处都活跃着水利党员的身影,他们坚守治水一线,以“治水为民”的责任与担当共同守护锡城安澜。在他们背后,已建成投运17年的城市防洪八大枢纽则是他们的最大“底气”,总排涝流量415立方米每秒,保护面积达136平方公里,在防洪排涝的同时,八大枢纽还兼具调水改善水环境的功能。
无锡还有一大治水调度“利器”——无锡城市防洪大包围实时洪涝预报预警与闸泵工程智能调度系统。该系统涵盖1940千米河道、7276个河道断面、162座圩区、259座水闸、560座泵站、534千米堤防、18万个二维网格单元,以模型库的形式集成“时段+未来降雨+实时水情”的场景组合,实现水利工程调度从“人工经验调度”向“模型智能调度”的跨越。随着无锡防汛抗旱指挥决策系统、河长制信息化平台的持续升级,数字水利运营中心和数字孪生工程试点的推进,无锡水利信息化建设正以“加速度”迈入智能化时代。
美丽幸福河湖建设全域推进,河湖综合整治成效全景展现,百姓群众满意度全面提升,无锡水利人以自身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对水环境的满意指数,美丽幸福河湖建设已连续三年获评无锡市“民心工程奖”金、银奖。无锡市水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吴伟君表示,无锡水利将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依托“碧水映初心”党建品牌,持续优化提升水利党建精品线路,把强化理论武装与推动实干担当有机结合,把锤炼坚强党性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以水利人的责任担当精心绘就无锡美丽幸福河湖新画卷。
苏心悦 李磊 徐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