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苏省情影像志 >>> 行走的江苏

行走的连云港 | 南天门

2025-01-22    

大柱缠绕金鳞耀日赤须龙长桥盘旋彩羽凌空丹顶凤好一派天界气象,好一处宫阙气势

你知道吗?

在《西游记》里

有一处被提及40余次的

著名地标性建筑——南天门

原来就在连云港


IMG_256


金阙云宫第一门


在《西游记》里这样描写美猴王初登天庭▼“初登上界,乍入天堂。金光万道滚红霓,瑞气千条喷紫雾。只见那南天门,碧沉沉,琉璃造就;明幌幌,宝玉妆成。……里壁厢有几根大柱,柱上缠绕着金鳞耀日赤须龙;又有几座长桥,桥上盘旋着彩羽凌空丹顶凤。明霞幌幌映天光,碧雾濛濛遮斗口。”——《西游记》第四回《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IMG_259


这座庄严巍峨、守护森严的天界大门就是小说《西游记》里最有名的南天门所谓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在连云港花果山早在明代就已有了南天门


IMG_260
它的存在激发了作者的无限遐想与创作灵感写出一个又一个精彩故事

(关于《西游记》与连云港花果山的诸多关联,可点击《西游记》中的“花果山”就在连云港!查看。)


一关耸峙南天门


明代海州清官张朝瑞在《东海云台山三元庙碑记》中提到“殿之阳有接佛祠、九龙庙、九龙桥、南天门”;


清康熙年间淮安知府姚陶《登云台山记》石刻记述“更上,为十八盘,石砌迂回,盘上为南天第一门”;


IMG_263


据《连云港市志》记载,“南天门建于明代,石拱门,门前有石级,有照壁俯临深涧。驻足南天门,如置身云端。”;


《康熙海州志》《嘉庆海州直隶州志》《云台新志》《苍梧片影》等志书典籍对南天门均有明确记述。


IMG_264


游客登上竹节岭的十八盘穿过风门亭前行不远就是南天门“南天门位于风门口东上方,背倚峻岭,形势险要。”自古以来就是通往九龙桥、三元宫水帘洞、玉女峰等景点的必经之路


IMG_265


清代海州盐运分司谢元淮称南天门为云台山的“入山户牖”,《云台新志》描述南天门“仰见林樾蔚然,一关耸峙,是为南天门,攀缘而登,众山皆小。”


清道光年间两江总督陶澍倡捐修缮南天门竣工后陶澍题写“高镇南天”四个大字刻为题额悬于门上南天门内曾有座武安宫,也称关帝庙里面供奉着武圣关公后来关帝庙和关公塑像皆毁于战火 1982年8月南天门(古关帝庙前山门)被公布为连云港市文物保护单位


IMG_266


天门启见仙人来


南天门作为云台山重要关口历来备受文人墨客青睐▼


● 谢元淮在诗中曾提到“断崖中辟一天门”,并解释称“南天门,踞云台半山之险”;● 清孙斯位在《云台山赋》中描述“俄结构之已就兮,势矗矗于天门”;● 明顾乾“云台山三十六景”中“仙境朝参”景目,描述南天门等景观“百步九折,扪历层峦,真仙界也”;


IMG_269


● 清黄申瑾“云台山二十四景”专设“云护天门”景目,“从南天门至万寿桥,为登大殿之正路”、“然游览胜境,必取正路为佳”,直指南天门“群峰环拱、云气卷舒,豁人心目,真令观者有物外之想”。


IMG_271


古时花果山林草繁茂山路曲折,陡峭难行游客行至南天门大多汗流浃背,气喘吁吁游云台山明•王时扬须臾解流澌,杖策几颠滑。喘汗南天门,海气远超忽。


IMG_272

在南天门稍事歇息凭栏远眺又是另一番心境景况由第一天门至南天门清•谢元淮清飇飒然来,阊阖凌虚迥。一览万山低,沧波涵溟涬。


雾气缭绕、山风阵阵远处三元宫金碧辉煌,恍如天阙远在天边,又似触手可及令人欣喜万分、感慨莫名


南天门

张百川

不到天门顶上游,那能放眼豁双眸。

淮徐远送青山色,岛屿声摇碧海流。



IMG_273


云山雾海,郁郁苍梧流涧飞泉,巍巍青山每一位身临其境的游客在此都会不由自主地从心底抒发对大好河山的由衷赞美与无限豪情


南天门

清·张宾鹤

海势走金砾,詄荡天门开。

天门何迢递,我独策杖来。

仙风鼓蓬勃,两腋飞崔嵬。

树色或紫赤,泉声泻晴雷。

屦底云滃滃,纠缦落九垓。

扪星蹑诘盘,仰见金银台。

超然谢尘鞅,日月同昭回。

浮丘若把袖,岂曰非仙才。


踏平坎坷成大道


官宦名人与南天门多有交集其中以陶澍和林则徐最为有名▼《花果山志》记载:陶澍,清湖南安化县人,道光十年(1830年)任两江总督。曾两次游历云台山。助资修建花果山诸殿宇,并为南天门等名胜书写匾额及对联,在各名崖勒石,使花果山增辉。


陶澍为官清廉,政绩斐然其在两江总督任内改革盐政、改良漕运、赈济灾民兴修水利、兴文办学、整饬吏治 许乔林在《海州文献录》里评价其“泽遍三江,再造淮北”


南天门关帝庙正殿楹联

清•陶澍 

义气干霄,近指白云开觉路。

威声走海,遥凭赤手挽洪流。


IMG_276


林则徐

曾署两淮盐政、任东河河道总督

多次到海州疏浚河道,根治水患

道光年间

于江苏巡抚任上

与陶澍诗歌唱和

写下咏叹南天门等景色在内的七律4首

为神奇浪漫花果山

更添了一抹历史的亮色

次韵(其一)

清·林则徐

华盖星辰拥上台,重臣旌节此登台。

似闻初日天门启,真见仙人海上来。


IMG_277


唐僧、孙悟空等师徒4人历九九八十一难求取真经陶澍淮北力推票盐改革充盈财政、利乎万民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书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反帝反侵略斗争的光辉一页


IMG_278


南天门见证了历史人物的风云际会也正激励着更多为了信仰和梦想勇于攀登、勇毅前行的后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