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
【土地资源】全省耕地面积为 409.89 万公顷。其中,水田 283.84 万公顷,占 69.25% ;水浇地 74.87 万公顷,占 18.27% ;旱地 51.18万公顷,占 12.48%。江苏人多地少,土地负载率、产出率较高,人均土地面积、耕地面积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土地资源以平原为主,资源自然属性好,全省平原大都土层深厚,肥力中上,适合于耕作业发展。土地利用充分,后备资源不足,土地开发利用率较高,耕地后备资源主要是沿海滩涂,有部分丘陵山体和内陆滩地尚未开发利用。
【矿产资源】全省矿产资源主要表现为“三多三少”:矿产种类多,人均储量少 ;小型矿多,大型矿少,全省中小型及以下矿产地占总数的 85% ;非金属矿多,金属矿少。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苏南和苏北,苏中仅占 2%。至 2023 年末,全省发现各类矿产135 种,其中查明资源储量的有 78 种。有色金属、建材类、膏盐类、特种非金属类矿产构成江苏省矿产资源的特色和优势,铌钽矿(苏州)、云母(宿迁)、保温材料粘土(盐城)、含钾砂页岩(徐州)、凹凸棒石粘土(淮安)、蓝晶石(宿迁)等在全国有较高占比,分别占 81.75%、77.32%、 58.91%、43.12%、28.02%、12.09%。
(省自然资源厅)
【岩盐资源】全省境内拥有储量丰富、品质优良、矿床厚、矿层含盐率高、盐层品位高的岩盐资源,探明的淮安、洪泽、金坛(丹徒)、丰县欢口四大盐盆,矿区总面积 1465km2,矿产储量面积 411km2,岩盐总储量 5053.58 亿吨。其中,氯化钠储量3741.36 亿吨,硫酸钠储量 55.65 亿吨。在全省四大盐盆中,淮安盐盆总面积约 570 km2,含盐面积247 km2,岩盐储量3400亿吨,硫酸钠储量 20 亿吨 ;洪泽盐盆总面积 500 km2,盐盆总储量 409 亿吨,其中陆上面积81.96km2,岩盐储量 270.48 亿吨,氯化钠储量 215.06 亿吨,伴生硫酸钠储量 28 亿吨,含净硫酸钠 14.01 亿吨 ;金坛盐盆总面积 260 余平方公里,含盐面积 60.5km2,岩盐储量 163.10 亿吨,其中氯化钠储量为124.60 亿吨 ;丰县欢口盐盆总面积 130 余平方公里,岩盐矿产储量 220 亿吨。
(省盐业集团)
【水资源】
江苏境内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水网密布,是全国唯一拥有大江大河大湖大海的省份,水域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 16.9%。
水资源总量 2023 年,全省水资源总量 422.06 亿 m3,比多年平均多 24.5%,比上年多 118.9%,其中,地表水资源量369.75 亿 m3,地下水资源量 122.68 亿 m3,重复计算量 70.37 亿 m3。按流域分,淮河流域 224.40 亿 m3(其中沂沭泗水系 80.76亿m3),长江流域(湖口以下干流)85.27亿m3,太湖流域 112.38 亿 m3。全省平均产水系数 0.36,平均产水模数 41.1 万 m3/km2。
地表水资源量 全省地表水资源量369.75 亿 m3,年径流深 360.2mm,比上年多 159.5%,比多年平均多 27.4%。按流域分,淮河流域 185.31 亿 m3(其中沂沭泗水系 60.28 亿 m3),长江流域(湖口以下干流) 77.24 亿 m3,太湖流域 107.20 亿 m3。13 个设区市地表水资源量与上年相比,受降雨时空分布影响,徐州、连云港分别减少 9.0%、0.7%,其他各市均显著增加 ;与多年平均比较,苏州、扬州、泰州、南通均增长 50% 以上。
地下水资源量 全省地下水资源量122.68 亿 m3,比多年平均少 1.1%,比上年多 19.5%。其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112.6 亿 m3,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 10.8亿m3,重复计算量 0.8 亿 m3。按流域分,淮河流域 81.28 亿 m3(其中沂沭泗水系32.27 亿 m3), 长江流域(湖口以下干流) 23.84 亿 m3,太湖流域 17.56 亿 m3。
出入境水量 全省入省境水量 7093.9亿m3,较多年平均少 25.1%。淮河流域来水 275.0 亿 m3,较多年平均减少 18.4%,其中淮河流域中游来水 233.3 亿 m3,淮河流域下游来水 1.7 亿 m3,沂沭泗水系来水40.0 亿 m3 ;长江流域来水 6754.1 亿 m3,
较多年平均少 25.5%,其中长江干流来水6720 亿 m3,支流来水 34.1 亿 m3 ;太湖流域来水 64.8 亿 m3,较多年平均少 4.6%。出省境水量(不含长江干流)239.6 亿 m3,较多年平均少 20.7%。淮河流域进入山东省 16.7 亿 m3,进入安徽省 4.7 亿 m3 ;长江流域进入安徽省 28.4 亿 m3 ;太湖流域进入上海市 121.4 亿 m3、进入浙江省 68.4 亿 m3。入海水量 303.4 亿 m3,与多年平均基本持平。淮河流域入海 296.0m3,其中沂沭泗水系入海 85.5 亿 m3,淮河下游水系入海210.5 亿 m3 ;长江流域支流入海 7.4 亿 m3。引长江水量 298.5 亿 m3,较近 10 年年均引江量增长 32.7%。淮河流域引江 126.0 亿m3,长江流域引江 52.1 亿 m3,太湖流域引江120.4 亿 m3。按南北岸分,长江以北引江174.2 亿 m3,长江以南引江 124.3 亿 m3。汇入长江水量 243.5 亿 m3,较近 10 年年均引江量少 15.8%。淮河流域入江 128.7亿m3,长江流域入江 40.6 亿 m3,太湖流域入江 74.2 亿 m3。按南北岸,长江以北汇入 152.7 亿 m3,长江以南汇入 90.8 亿 m3。
(省水利厅)
【海洋资源】
江苏海域位于我国海域的中北部、西太平洋沿岸地带的中心,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战略地位重要,总面积约为 3.75 万 km2。在海洋地理上,江苏绝大部分水域属黄海,仅有长江口以东、启东圆陀角至韩国济州岛一线以南水域属东海。江苏海岸线长954km,北起连云港市赣榆区的绣针河口,与山东省交界,南至长江口北岸南通市启东市的连兴港。江苏海岸类型有基岩海岸、砂质海岸和淤泥质海岸等,以粉砂淤泥质海岸为主。近海是水浅底平型海床,浅海面积占全国浅海面积的 1/5。在江苏沿海中部,分布有全国首屈一指的海底辐射状沙洲——辐射沙脊群,面积约 1268.38km2。
江苏沿海地形除位于北部的连云港市云台山属低山丘陵,山前岗地地势有较大起伏外,其他均地势低平,属滨海海积平原地区,海拔一般都在 5m 以内。近海有全国著名的海州湾渔场、吕四渔场、长江口渔场和大沙渔场。
滩涂资源 江苏现有滩涂总面积5001km2,约占全国总量的 1/4,是亚洲最大的海岸滩涂,且每年仍不断地向外淤涨,其中,潮上带滩涂面积 307km2、潮间带滩涂面积 2677km2、辐射沙脊群区域理论最低潮面以上面积 2017km2。
海岛资源 江苏沿海共有 26 个海岛(平岛、平岛东礁、达山岛、花石礁、达山南岛、达东礁、车牛山岛、牛尾岛、牛背岛、牛角岛、牛犊岛、秦山岛、小孤岛、竹岛、连岛、鸽岛、羊山岛、开山岛、大狮礁、船山、麻菜珩、外磕脚、阳光岛、永隆沙、带鱼沙、兴隆沙)。其中,居民海岛 4 个(连岛、羊山岛隶属于连云港市连云区、兴隆沙隶属于启东市、永隆沙隶属于南通市海门区),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城镇与临港产业、渔农业和旅游业等,海洋农渔业占据优势,港口建设逐步开发,海岛旅游迅速发展 ;无居民海岛 22 个。达山岛、麻菜珩、外磕脚为国家领海基点海岛。
生物资源 江苏近岸海域是黄海、东海渔业资源的重要发祥地,优势经济鱼类主要有小黄鱼、银鲳、鮸鱼、黄鮟鱇、海鳗等,甲壳类有三疣梭子蟹、细点圆趾蟹、口虾蛄、葛氏长臂虾等,头足类有短蛸等。鱼类资源从 20 世纪 80 年代的 150 种减少到本世纪前十年中后期的 118 种。近岸海域已鉴定的浮游植物 197 种,浮游动物 136 种。潮间带动物优势经济种类有四角蛤蜊、青蛤、文蛤、泥螺、缢蛏等。江苏海域藻类资源较为丰富,达 200 种以上。藻类中条斑紫菜从南到北均有分布,经济价值很高。其他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品种包括海带、鼠尾藻、萱藻、刺松藻、海蒿子、海萝、小石花菜、蜈蚣藻、树枝较骨藻、凹顶藻等。
旅游资源 北部旅游资源相对富集分布在基岩海岸、沙滩海岸、基岩海岛,包括充满神话色彩的花果山、全省第一高峰玉女峰、古代文化荟萃的孔望山、海豚多次出没的灌河口 ;中部有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大丰国家级麋鹿自然保护区;南部有面积广袤的滩涂旅游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牡蛎滩——海门蛎蚜山国家海洋公园,江海小岛兴隆沙、永隆沙,佛教名山狼山等。
(省自然资源厅)
【森林资源】2015 年全国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全省森林面积 156 万公顷、居全国第 27,全省森林覆盖率15.2%、居全国第 24,活立木总蓄积9609 万 m3、居全国第 26。截至 2023年末,全省完成造林绿化 23.34 万亩,林木覆盖率达 24.09%。
【湿地资源】
依据全国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数据,全省湿地总面积为 312.3 万公顷,其中,一级地类“湿地”面积 40.9 万公顷;一级地类“水域”中的河流水面、湖泊水面、水库水面、坑塘水面、沟渠等 5 个二级地类,总面积 212.8 万公顷 ;低潮时水深不超 6 米的海域总面积 58.6 万公顷。截至 2023 年末,江苏湿地保护率达 47.6%,自然湿地保护率达 65.1%。
2020 年 1 月发布的《江苏省省级重要湿地名录》收录省级重要湿地 63 处,总面积为 98.29 万公顷,占全省湿地总面积的31.5%,占全省土地面积的 9.2%。截至年末,江苏拥有国际重要湿地 3 处,分别为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淮安白马湖;世界自然遗产地 1 处,为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 1 期)。
【野生动植物资源】
野生动物资源 根据江苏省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和近年调查监测统计,全省共有陆栖脊椎动物614 种,其中兽类 71 种,鸟类 468 种,爬行类 54 种,两栖类 21 种。根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公告 2021 年第 3 号),江苏的兽类动物资源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2 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0 种,二级保护动物 12 种 ;鸟类资源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6 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92 种 ;爬行类动物资源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7种;两栖类动物资源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1种。
野生植物资源 江苏野生植物种类丰富,全省现有高等植物 3700 余种,其中石松类和蕨类植物有 30 科 66 属 184 种(含亚种、变种和变型),种子植物 205 科1165 属 3223 种。天然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34 种,其中,林业部门管理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 1 种(银缕梅)、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 14 种(桧叶白发藓、蛇足石杉、金钱松、浙江楠、宝华玉兰、独花兰、杜鹃兰、建兰、蕙兰、春兰、山涧草、大叶榉树、秤锤树、香果树)。
(省林业局)
资料来源《江苏年鉴》,截止至2023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