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兴化:千年窑火生生不息
“戴家窑,戴家窑,南北三座桥,七十二座窑。”这是戴窑人常常挂在嘴边的一首童谣。江苏兴化戴窑镇作为兴化“东大门”,有着悠久的砖瓦烧制历史,经过岁月的风尘,至今仍显示着厚重独特的文化底蕴。
砖瓦生产的主要材料是泥土,而土质粗细、黏性好坏,直接关系到砖瓦质量。几千年前,戴窑地区为潮湿盆地,泥土多为湖积层,是富含多种矿物质的沉淀土,土质细腻,黏性较强,经过烧制后会变得非常坚硬,特别适用于烧制砖瓦。
戴窑砖瓦制作在汉代时出现萌芽,唐代时,戴窑开始大批量生产砖瓦,到了宋代,百姓们为支持范仲淹修筑拦海大堤,纷纷挖土建窑烧制砖瓦。兴化县志也曾有“明以前,境内即出现一批以窑命名的村镇”“戴家窑72座,北窑头24座,韩家窑26座”等记载。到了明初,戴窑的砖瓦窑业走向鼎盛,明太祖朱元璋在修造南京城墙时,就曾下令征调戴窑烧制的大城砖。
传统戴窑砖瓦制作对工艺要求十分严格,主要步骤有取泥、制坯、烧窑三大块,但前后72道小工序,窑工们一刻也不能松懈,特别是烧窑时,窑工们更是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控制好火候和时间,火力太大、太小、太急、太缓都容易出次品。
当年,窑烟冉冉、炉火熊熊,码头边泊满了四方来的砖驳船,窑工们黝黑的身影在火光烟雾中穿梭往还,窑工号子声声响彻两岸,源源不断地输出的砖瓦,供应着兴化城乡及各大盐场、寺庙、官署、民居的建筑之需。
如果说中国古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砖雕则是这音乐中最美妙动人的旋律和乐章。一块砖,就是一片艺术的天地。戴窑砖瓦雕刻内涵丰富,形象生动,古朴典雅,吉祥喜庆,是戴窑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主要体现在门楣砖、罗底砖、瓦当等载体上,刀工精细、线条流畅,有较强的地方性,现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在戴窑的上空,一缕缕窑烟已不复再见,但那些由此而生的砖雕瓦当却永远留存了下来。
千百年来,戴窑人民凭借烧制砖瓦的世传手艺,为家乡赢得了“砖瓦之乡”的美誉。历朝历代,也正是一代又一代质朴、智慧、勤劳的工匠们周而复始地重复与坚持,持续不断地创造和超越,始终如一的忠诚与热爱,才培养出手艺高超的匠人,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形成并传承了宝贵的“窑工精神”。
作者单位:兴化市戴窑镇人民政府
- 上一篇:江苏扬州:便益门外大街的岁月变迁
- 下一篇:老泗阳——桃源故城访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