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地域

风雨亭·桃花渡

2024-06-19    单国顺

一处古迹,最好能有一首或几首古诗相辅相成方好,这样就大大丰富了它的人文内涵。如果没有,那无论如何都会感到遗憾的。其实,我一直在为本邑古迹或名胜找相应的古诗。

乾隆《阜宁县志》列阜宁十镇,其中首列朦胧镇,在射阳湖(射阳河)东岸,“去县治南六十里”。那时,朦胧为阜宁的“巨镇”,其市井繁华、闾阎扑地可想而知。但这一切后来都不存在了,只剩下一座断古塔,一座叫净慧寺的寺院。

朦胧镇衰败后,继之兴起的是对岸的永兴集。过去永兴是称集而不称镇的。永兴集,人们一直把它当成朦胧,去永兴赶集,一直说成去朦胧赶集。“东沟台,朦胧戏”,朦胧就是永兴,朦胧戏其实是永兴戏,很专业的戏,包括京剧。历史上,湖东的朦胧、湖西的永兴都属于阜宁县。现在呢,从行政区划上看,朦胧已属于建湖县,永兴仍属于阜宁县。但从地理意义和文化意义上看,他们是一个整体。这里是淮剧的真正发源地,也可称淮剧的原点。最初唱淮剧的可不是梨园世家,而是一些难民。洪水是当时最大的灾难。逃难的人往往有一条小船,白天他们上岸,靠唱“门叹词”讨饭,晚上就宿在这小小的“浮家”里。后来把唱“门叹词”和唱“童子戏”看成是淮剧起源的两个主要部分。

朦胧的古迹,古老的断塔当然属于首数。而我这里想说的是另外两种:风雨亭和桃花湾。且都能从古诗里找到他们的影子。

风雨亭在哪里?因何而称“风雨亭”?

光绪本《阜宁县志》载:“风雨亭,在永兴集。当未兴集之先,对岸朦胧为巨镇,往来问渡,露处湖滨,昔人建亭渡口,俾可小憩,即斜风细雨,亦稍资庇荫,故名之曰风雨亭。迨兴集后,地渐繁庶,乾隆己亥,改建大悲院。”而此条又来源于稍早于县志的《湖乡分志》。《湖乡分志》的编纂者是常春锦。他编纂《湖乡分志》和《虾沟里乘》,其实是为编县志和府志服务的。后来他也参与了光绪《阜宁县志》的编纂。在他编纂这些志书时,作为古迹的风雨亭就已经不存在了,改建成寺院大悲院。但人们对风雨亭的印象是抹不去的,还习惯地称那里为风雨亭。常春锦,字晓城,阜宁人,生于1841年,卒年不详。同治八年(1869年)捐贡,光绪五年获按察司知事衔。长期为塾师,长于诗文。他写过一首《风雨亭》的诗:

空亭耸峙自终古,不知经历几寒暑。遥看绝塔长湖东,匡庐咫尺愁风雨。风雨迷离行客愁,亭中小憩云影收。岂意沧桑忽更变,僧寺月明人唤舟。

这里一直是渡口,具有历史沧桑感的古渡。对岸的“绝塔”就是古老的断塔,被称为“朦胧宝塔”。诗属古风。如今这里发生了变化,如果不是老永兴人,怕是很难说出大悲院(前身风雨亭)的位置。如果能确定风雨亭的位置,在那里立一块诗碑,刻上《风雨亭》诗,加上县志里记载风雨亭的这段话,那是很有意义的。

我也曾写过一绝《风雨亭》:“小憩于兹待问津,来来往往客过频。百年依旧烟波在,风雨谁来觅印痕”。诗卑,不足道也。

桃花湾,县志载:“在朦胧北。古代王姓于此多种桃花,客船因以名湾。今则荒凉殊旧。”而县志的记载又参录《庙湾镇志》及府志。《庙湾镇志》是清初的方志,可见桃花湾历史悠久。桃花湾的景象,应该是同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里描写的景象差不多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如诗如画,赏心悦目。桃花湾所处的位置,现当属建湖。

桃花湾有桃花渡,古渡有很美的名称。清人金农有一首咏桃花渡的绝句,其中“夕阳返照桃花渡,柳絮飞来片片红”非常有名。金农咏的不是桃花湾的桃花渡,但此景可比拟。写桃花湾桃花渡的依然是常春锦。常春锦的《桃花渡》诗云:

扁舟夜访秦淮渡,桃叶桃根不知处。

淮东野渡名桃花,红霞掩映湖边路。

湖边有路何弯环,往来唤渡长湖间。

两岸蒹葭一湖水,行人艳说桃花湾。

这也是一首古风。先是借用王献之与爱妾“桃叶”的美丽传说,使诗具有了浪漫色彩。桃叶渡是南京城南秦淮河上的―个古渡,位于秦淮河与古青溪水道合流处附近,又名南浦渡。传说东晋书法家王献之有个爱妾叫“桃叶”,她往来于秦淮两岸时,王献之放心不下,常常亲自在渡口迎送,并为之作《桃叶歌》:“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后来南浦渡就被称呼为桃叶渡。常春锦说,我曾经乘扁舟夜访过秦淮上的桃叶渡,却不见桃花的艳颜和美人桃叶的身影,莫非转移到这一片叫桃花湾的地方来了。这里也叫桃花渡,桃花若红霞,笑在春风中。两岸蒹葭,水鸟飞来飞去。行人唤渡,间或声起。常春锦的诗留下了历史的画页。

桃花湾是射阳河的一处水湾,其地理形势现在肯定没有改变,但那一片美艳的桃花不知淡去了几个世纪。即使是那里的居民,现在也未必知道自己脚下的土地曾经有过美丽的名字“桃花湾”,这里的渡口叫“桃花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