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轿子,如此多娇
清代徐扬所绘的《盛世滋生图》,又名《姑苏繁华图》。该图气势恢宏,是一幅描绘明清时期苏州市井生活的艺术长卷。衣食住行,表现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其中,就有别具一格的“抬轿子”画面。争奇斗艳的轿子,是当时市民出行使用的代步工具,堪称时髦的人力“轿车”。陆上抬轿,水中行舟,两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构成民俗风情中“出行”的双娇。
轿,又写作“簥”,别称“舆”,有竹舆、舆轿、舆车、肩舆等别名。轿子的最早作用,为过山而设。《汉书•严助传》:“舆轿而隃(逾)领(岭)。”颜师古作注时,引用了服虔和臣瓒两人的注解。服虔曰:“轿音桥,谓隘道舆车也。”臣瓒曰:“今竹舆车也,江表作竹舆以行是也。”轿子最早有史可载的,可追溯至晋代。《晋书•王献之传》:“尝经吴郡闻顾辟疆有名园,光不相识,乘平肩舆经入。”平肩舆,即抬在肩上的轿子。轿子可分为轿厢和轿杠两部分。轿厢犹如一间袖珍小屋供人乘坐,轿杠供轿夫抬在肩上。抬轿时,轿子悠然而行,构成一道小巷特殊风景。东晋以后,轿子逐渐从“阳春白雪”走向“下里巴人”,成为民间广泛使用的一种代步工具,常用于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上山进香,轿子更必不可少大显神通。
轿子按乘坐者的身份地位而定,有官轿和民轿之分。据《明史•舆服志》记载,官轿极为讲究。它不但是皇室和官员的一种交通工具,更是尊严等级的一种象征。皇家乘坐的官轿,称为“御轿”,又称“龙凤轿”。康熙和乾隆南巡苏州时,就随身带有龙凤轿。不同等级的官员须乘坐不同等级的轿子,不可逾规。一品大员坐8人抬的绿呢轿,次者坐4人抬的绿呢轿,缙绅坐4人坐的蓝轿,普通百姓只能坐2人抬的民轿。根据使用功能,民轿有黑布轿、藤轿、花轿、山轿(滑竿轿)等不同品种。辛亥革命后,坐轿子的等级习俗取消。
苏州城内,居住着不少富室大户、官宦绅士和文人墨客。他们的住宅,多为传统的香山帮建筑。其格局为:横向正落边落多路并列,纵向多达五进甚至七进。这些深宅大院,都有颇具规模的花园。其中的正落,入门厅后的第二进,即为轿厅(茶厅),用以置放主人家里的轿子。客人来访时,所带的轿子也停放在轿厅内。轿厅东西两边靠墙摆放的宽边长条凳,俗称“春凳”。轿夫等随从人员既可以坐在春凳上喝茶,又可以躺下小憩。轿厅隔天井与大厅相望,轿夫可随时听从主人吩咐。少数富裕的大户人家,专门雇佣轿夫在家,组成专门的“轿班”,随时为主人出门抬轿。此外,当时市面上还有一种特殊的“医轿”,系镇上郎中出诊用的自备轿子。轿子上标有“悬壶济世”的特殊标记,便于人们辨认。郎中出诊雇佣轿班的,则按月计酬。但费用由病家支付“轿力钱”。路远的,“轿力钱”还要加倍支付。
普通家庭无自备轿子的,可临时向轿行租轿使用。晚清时期,形成一种名叫“轿行”的行业。轿行老板称为“轿班头”。轿行雇佣多名轿夫组成“轿班”,并且配备多乘(顶)不同规格的轿子。民国初,私人经营的“藤轿”在苏州流行。六大轿行组成“六门藤轿公所”。藤轿以藤条编织而成。轻盈舒适凉爽,夏季使用尤宜。据民国8年(1919年)2月12日《申报》记载,“六门藤轿公所”共有藤轿1200乘,每乘每月由警察厅收捐银洋1元。20世纪20年代中期,轿子开始式微。30年代,逐渐被人力车取代。民国29年(1940年),城里人家举办婚嫁喜事,开始租用轿车,花轿仅在偏远农村使用。至解放初,花轿被彻底淘汰。
姑苏轿子,如此多娇。当时,一些富户的太太小姐喜欢“打的”坐“飞轿”。轿子不但要抬得快,还要抬得稳。技艺高超的轿夫,能把一碗盛得满满的水放在轿子中,抬轿跑出一、二里路,碗中的水依然不泼出一滴。讨得太太小姐喜欢,额外的赏钱自然不会少。此时,轿夫们嘴上占便宜,讲几句既讨好又不出格的“荤话”,太太小姐们一般也不会计较。逢年过节,正是轿夫们最繁忙的收获季节。亲友之间的拜年,一般都是“轿来轿往”。特别是年初二和年初三,各家纷纷外出形成高潮。狭窄的街巷上,两肩轿子相迎时,行人就紧靠路边。轿夫则互相高呼“两靠”,轿子方能擦肩而过。应接不暇的轿夫们必须具备充沛的体力和脚力,才能胜任抬轿子。苏州人有一句俗语“搞脚劲”,其出典恐怕就在这里。
考究的花轿,是苏州婚俗中迎娶新娘专用的一种轿子。这种花轿体量较大,空间宽阔乘坐舒服。轿身一般宽近一米,轿杠长达三至五米。殷富之家迎娶新娘的花轿,制作讲究,美观精良堪称“豪车”。其材质多为楠木银杏木等珍贵树种,轿厢朱漆鎏金,镂刻精美的图案。这些具有喜庆色彩的图案,一般都要讨吉利的口彩。如“喜鹊登梅”图,喻为“喜上眉梢”;“石榴花边”图,喻为“多子多福”。轿帷刺绣艳丽,有的还镶嵌珠宝。轿前彩旗飞舞,音乐悠扬。轿夫八人抬之,少年四人策马。一般城市市民和乡间村民的新娘迎娶,则用普通花轿。其材质以竹扎架,轿帷绣缦,绘有花草鸟兽图案。婚嫁迎娶时,不管富室还是凡家,轿前均有执事仪仗、旗牌,伞、扇等物,并配有规模不等的乐队,延请民间艺人吹拉弹唱,这种乐班称为“堂名”。所奏乐曲采用吴地民间吹打乐或苏州流行的昆腔曲调。招摇过市,热闹非凡。对于结婚成家后的女子来说,一旦发生嫡庶之争,婆媳间龃龉,她往往会骄傲地甩出自己的“名片”:“我是坐正宗花轿抬进来的!”
苏州历来有游山的习俗。清明扫墓,重阳登高,都免不了拾级而上爬山。于是,适合登高的山轿便应运而生。山轿中,以观音山的“观音山轿”、洞庭东山的“东山山轿”最为著称。观音山轿因地制宜,采用当地出产的竹子制作,轻巧灵活,适合在狭窄的山道上转弯。山轿分为单人座和双人座两种。双人座比较考究,专供年轻情侣乘坐。
有的山轿不设轿厢仅有座位,适合沿路赏景。农历二月十九日,相传为观音菩萨生日。每年观音生日前后,观音山就举行热闹的“香市”。届时,许多善男信女结拜前来观音山上的观音殿烧香。蜿蜒的山道上,山轿错落有致蔚为壮观。
观音山轿还登上大雅之堂,被文人雅士歌咏写入诗中。清人鲍皋有《姑苏竹枝词》:“观音山路不通舟,拌折金钗买竹兜。侬自倒行郎尽看,省郎一步一回头。”诗里所说的“竹兜”,即观音山轿。清人杨韫华在《山塘棹歌》里也云:“观音山簥最轻盈,柳侧花间好并行。侬是牡丹郎蛱蝶,相随一路到天平。”过去游览天平山、灵岩山者,往往由观音山乘山轿越橦梓门入天平山。由于山路狭窄,游人众多,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抬轿时就会碰上人。有时,轿夫还要把轿子高高地抬起,从人群头上经过,好似众人都在帮忙抬轿子。所以,苏州民间至今还流传着一句歇后语:观音山上的轿子——人抬人。这种观音山轿,直至解放初才消失。
伸入太湖的东山,境内峰峦连绵,绿树成荫,古树错落,是一个旅游胜地。除了水路乘船外,不管是平坦的道路还是起伏的山道,轿子都可以大显身手。至少在清初,东山山轿已经盛行。《太湖备考》载: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农历四月初四,康熙皇帝南巡驾临东山。当时,御船已航行抵岸。而随行的“舆合船”(载有皇帝坐轿的船)却还在太湖中航行。随驾的巡抚宋荦已估计到这种情况,就提前准备好东山山轿伺候皇帝升坐。康熙帝坐上这种别具一格的山轿后,连声称赞:“倒也轻松、舒适!”
东山山轿的特点是:轿上置顶,两旁有窗,轿门前挂帘。它既可以遮阳挡风、避雨避尘,又可以凭窗近赏远眺两边的山景,坐在其中别有情趣。遇上雨雪天气,还可以罩上油布轿衣防寒防冻。轿夫一般由三人组成。两人一前一后抬着轿子走。另一人作为“替补队员”,走在轿前或跟在轿后,备作“换肩”之用。走了一定的路程后,换下一人以调剂体力。换肩时,轿子不用停下,直接在行走中完成。据有关史料记载,清朝中期,东山靠山轿为副业的山农有260余人。当时的东山山轿,已成为游山玩水的主要交通工具。同时,又成为喜庆丧葬中迎宾送客的礼仪交通工具。
现在的东山古镇,作为交通工具的轿子虽然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作为地名和民俗的“轿子文化”,依然原汁原味传承。东山镇上,有一条石板铺砌的“之”字形老巷。乘坐新娘的轿子经过这里时,轿夫必须格外留神,缓步慢行以免相碰。巷的拐弯处,常常有大人小孩围聚在此“轧闹猛”。与众不同,明代宰相王鏊的府第“阁老厅”,就在巷内。巷口朝东竖立一块石碑,上刻“文官到此下轿,武官到此下马”。民间称这里为“东山轿子弯”。如今,东山的陆巷古村已成为乡村游览胜地。村内的王鏊故居惠和堂内,就摆放着一顶按过去式样复制的轿子。每逢节庆等民俗活动,轿子都闪亮登场大出风头。游客感兴趣的话,也可以乘坐轿子过一把瘾。
如今,尽管包括私家轿车在内的各类汽车已经盛行,然而,挖掘丰厚的吴文化内涵和人文底蕴,作为特定文物符号和元素的轿子,不但可以在博物馆内占有一席之地,更能够在各旅游景点内大显身手,继续演绎曾经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