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风物

老照片中的水乡掠影

2018-08-02    

山地处江南水乡,北有阳澄湖,南有淀山湖,穿城而过的娄江世代孕育着两岸的百姓,成为恩泽昆山的母亲河;青阳港和吴淞江十字相交,连通大河小潭,成为繁忙的黄金水道;还有星罗棋布的湖泊港汊纵横贯穿,形成了得天独厚的水网,因此成为名正言顺的水乡。清澈的河水、江水、湖水是人类赖于生存的生命水,昆山水丰地沃,因此早在良渚文化时期就有先民居住,从少卿山、赵陵山、绰墩山出土的文物来看,早已创造了辉煌的史前文明。后来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聚居,逐步形成了村镇。笔者在收集老照片时,发现了许多文革以前有关水乡风情的黑白照片,虽然画面不够清晰,但是内容真实,成为了解那时生活和生产的生动载体。

旧时的村镇为了用水方便,总是依水而建,所以镇中有河,村边有河,然后就在房前宅后建有河埠,人们随时方便亲近河水,挑水饮用、用水浆洗,随需随取,成为用之不尽的水源。

(上图)镇中大户人家后院的临水河埠,只见石驳岸坚实,河埠石整齐,只见一位女主人蹲在埠边洗涮。两岸绿树成荫,河面波光粼粼,真可谓风景如画。

(下图)农村小户人家场边的一个简陋河埠,为了用水方便,还垂直向外挑出石块,伸向河中。屋边有柴垛,屋后有树园,小日子一定过得很滋润、很幸福。

昆山的水资源十分丰富,因此成为盛产水稻的必备条件。旧时农村的河岸边经常能看见各种灌溉设备,先前有牛车棚、人力踏水车、风车等,直至六十年代初出现了四通八达的灌溉渠道。

(上图)一条宽阔的大河,两位老农在河边用水,对河就是一个牛车棚,用四条石柱撑起了稻草尖顶,内有车盘,只要驾起水牛和龙骨车,就能提水灌溉了。

(下图)“文革”期间出现的人工修筑的渠道,只要电灌站转动水泵,拉开闸门,水流就能顺着大小渠道到达需要用水的稻田。

水乡交通依靠水上行船,如在小江小河中行驶,只需摇橹撑篙。如在无桥的长河里,或在宽阔的大湖里,就可以利用自然风力,乘风扯蓬了。这是水上行船的主要方法。

(上图)在插秧季节里,妇女们将拔下的秧苗运到另一处水田里,就摇船运输。一人扶橹,一人扯绑、一人握篙,十分惬意地在船上谈笑风生。

(下图)在一条笔直的大河里,只见桅杆高耸,大帆扬起,一人在船艄牵绳掌舵,一人在船头随时应对紧急情况。帆影倒映在水中,一派水乡独有风光。

水乡多水产,捉鱼捉蟹成为鱼米之乡的主要渔活。抓鱼除了一般的围网捕鱼外,还有特殊的鱼鹰捕鱼方法;捉蟹除了一般的点灯引蟹外,还有特殊的撒网钓蟹方法。

(上图)一老翁划着小船倘佯在河荡里,只见船上躲着两只鸬鹚(俗名鱼鹰),只要主人一声令下,鱼鹰就窜入河底,顿时衔鱼跃出水面,向主人报喜。

(下图)几只渔家小船停泊在湖中央,女人在船艄摇橹,男人在船头撒网,网下装有吊钩和诱饵,大闸蟹就会莽撞上钩,适时拉网,就能满载而归。

水中有鲜嫩的河草,就有肥沃的河泥,成为廉价的“农家宝”。为了积肥,水乡就有特殊的罱泥农活,只用两根网杆和一只网袋,就能把河泥从水底轻轻提起。然后与花草、青草之类合成草泥,挑到大田里作基肥。

(上图)妇女挑泥的场景。软溜溜的扁担挑起了泥塘里经过发酵的草泥,送到远方的大田里。她们整齐地排着队满担小跑,一定是合作化时期的劳动场面。

(下图)罱泥场景。一条船上有三位妇女,两人夹网提泥,一人用木橹稳船,这是需用巧劲的力气活。远方也有罱泥船,一定在较劲,看谁先能满舱。

水乡还有摇快船的习俗。船梢左右装上大小双橹,集聚村中年富力强的青年,届时轮番掌橹纽绑,让船飞快地行驶,以示村落强健的威风,或张扬热烈的情感。常用于比赛和婚俗场面。

(上图)比赛中的摇快船。只见一船青年在江湖上尽情发力,船艄上有人在“出挑”,有人在“按橹”,彩旗在飘扬。调动一切手段,使小船飞速前进。

(下图)婚俗仪式中的摇快船。只见快船招摇过市后,正投篙靠岸,沿河岸边站满了欢迎的人群,这是,新娘即将上岸,一场热闹的水乡婚礼即将开始。

水乡百姓农闲期间除了艰苦的田间劳作外,为了调节生活,还有各种丰富的业余文艺活动,有说有唱、有演有跳。

(上图)已被评为全国级非遗项目的“锦溪宣卷”,三个村民在自拉自唱,虽然场面简单,但是拉得丝丝入扣,敲得有板有眼、唱得生动有趣。

(下图)已被评为江苏省非遗保护项目的“陆家段龙舞”,舞龙队在家中庭院里练习“段龙舞”,只见领舞人蹲在地上指挥上下舞动,功力不凡。

水乡的燃料就是利用去除谷粒后的稻柴,还常用作搓草绳,打草鞋的原料。农闲期间,一些老人和妇女就在家中做柴草,不但在劳作时自用,还将多余变卖,成为增加收入的副业劳动。

(左图)只见两位包头巾、穿围裙的水乡妇女,坐在小板凳上,双手合搓,不断添加稻草,绞合的绳索就会不断加长。他俩相伴劳作,好像还在比试速度。

(右图)一男子坐在特殊的工作凳子上,在熟练地添加稻草,制造草鞋。这种草鞋是水乡既轻松,又防滑的廉价工作鞋,深受农民欢迎。

水乡水多,桥梁就多,可以连通江北江南的两个村落,可以沟通河东河西的两个街道。旧时的村镇中桥梁比比皆是,简陋的有竹桥、木桥,考究的有以石头为原料的拱桥和平桥。

(上图)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里周庄的双桥。原来的两座桥都是拱桥,由于直角布局,而被称为“钥匙桥”。梁桥的桥栏石摆放样式也一样,成为镇中的标志性建筑。

(下图)是太平军曾经走过的赵家桥(集善桥)。河中竖起双墩,与两岸组成三孔平板桥,桥面无栏杆,由于历史悠久,而成为江苏省“文保”单位。

水乡除了主种水稻、小麦外,还在旱地上种一些棉花,然后,妇女们在农闲时就纺纱织布,除了自家制作衣裤外,还将多余的土布在市场上贩卖,成为水乡百姓的意外收获。

(左图)一妇女在农家小院里,摇起简陋的自制纺车,将旁边白包中的棉条,纺成又细又匀的纱线。只见她动作协调,神情专注,细砂就在手中轻轻拉出。

(右图)一妇女坐在土制织布机旁,熟练地手推梭子,将各色经纱镶嵌在纬纱中,巧妙地编织成具有各种图案的土布来。主人穿的衣服就是用土布制成的。

令人陶醉的水乡生活和生产场景,有的保存至今,如捉鱼捉蟹、搓绳打鞋、纺纱织布,特别是一些“非遗”项目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与保护。但有些场景已经一去不复返,这里有自然淘汰的原因,如积肥、灌溉的方法先进了,所以罱泥、筑渠基本不见了;由于大多内河水流被污染,已难见百姓在河埠上洗菜洗衣了。

水乡如果没有了生命水,那将不成为水乡了。即使有水,如果污染,只能避水而去。为了确保水乡的长盛不衰,保护水源是唯一上策,只有水干净了,人就留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