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中的昆山古建筑
昆山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在长期的社会延续和文化积淀中,曾经拥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古建筑,但由于年久失修,大多毁于无情的岁月中,只有少量很有价值的古建筑,得到了历代爱心人士的接力呵护才保存至今。
由于不断修缮,就会不断变化,成为古建筑存在至今的常态。虽然“修旧如旧”是修缮古建筑的理想境界,但是,修过以后就会变得新了,就是常说的“旧貌换新颜”,关键是要在新貌中能看出旧形来,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
一般情况下,土木结构的建筑至多50年要大修了,砖石结构的建筑至多100年要大修了,否则就会自然坍塌,甚至彻底毁弃。留至今日的具有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古建筑都是经过了多轮修复,没有一座古建筑是彻彻底底的原生态,都或多或少地留下了后人修缮时再加工的痕迹。
在实施修复工程中,有时会受到经费的制约,有时会受到技术的制约,可能会产生修得太马虎的后果;有时会受到观念的影响,可能会产生修得太精细的后果。新景和原形相比,如果看上去似曾相识,那是令人欣慰的修缮;如果看上去迥然不同,那是令人遗憾的修缮。
昆山留至今日的好多古建筑,其基石是原来的、材质是原来的、轮廓是原来的、命名是原来的,即使变了一些模样,本质属性还未完全改变,所以还被称为原来的古建筑。应该感谢前人在不同历史阶段中做成了许多功德无量的修复善事,才使一些古建筑立于了不败之地。
久远的古建筑原形由于当时没有写真条件,而未能留下可供参考的倩影。自从百年前发明了照相机后,就有真实记录建筑原形的条件了。每次修复,只要对照前后影像,就能看出——是否锦上添花了?是否画蛇添足了?笔者收集了一些保存至今的一些同一建筑在不同时期留下的影像,可以看出其中存在着一脉相承的演变轨迹,有的变化大一些,有的变化小一些,成败得失,自有后人评说。
梁天监二年(503),与延福寺相映生辉的七级方形秦峰塔,在千灯镇中拔地而起。塔高38米余,边长近5米,顶刹铁葫芦下焊有八角环,每角装置紫铜响铃,风吹叮当作响,令人心旷神怡。每层的四面塔壁上各有一个长形拱门,塔内装有木质楼梯可扶摇直上,直达顶层。每层楼面都用楠木铺地,各层外围装有观光栏杆,游人可以登高望远,水乡景色尽收眼底。
在长达1500年的历史长河中,秦峰塔几经修缮,风采不减当年,还是表现出婀娜多姿,亭亭玉立的迷人美感,因此人称“美人塔”。据载,宋代时的塔形最光彩照人。明洪武年间、清雍正年间、乾隆年间、同治年间都曾不同程度地维修过,因此,秦峰塔千年不倒,成为古老千灯的一座标志性建筑。
新中国成立后,秦峰塔由于破损严重而摇摇欲坠。每遇台风季节,塔上的砖块、碎片经常“居高临下”,殃及周围。苦于当时的政府经济拮据,难以对秦峰塔“大动干戈”,只能小修小补,期盼能渡过难关。
1962年间,秦峰塔周边终于搭起了脚手架,施行了以“封角护塔”为主要内容的保护性维修。那时,只将塔边松动的砖块、附件作固定,以消除安全隐患,其它则没有能力顾全了。即使塔角残缺,也无力修复,因此留下了那张外形还算漂亮,但顶层缺角的不算完美的留影。
1978年,那时正处于刚粉碎“四人帮”后百废待兴的时期,秦峰塔又频发落物伤人的危险事件,情况严重,已进入非修不可的议事日程。由于那时没有足够的维修经费,而且“文保”意识又不强,所以只作了“截角去边”的简单化处理,因此,留下了那时最丑陋的塔影照片,令人扼腕叹息。
1994年,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形势好转了,千灯为了开发旅游古镇,秦峰塔才得到了一次彻底大修的机会,并决定重现宋代时的“美人”风貌。不但恢复了七级翘檐,而且还恢复了塔内的木梯和楼台,游人终于又可登塔远眺,极目美景。由于塔基未动,只在外形上进行了一些美化性的装饰,所以现被评为全国级的文保单位。
千灯镇秦峰塔
20世纪60年代秦峰塔
20世纪90年代秦峰塔
亭林园春风亭
大约在宋开禧年代里,浙江东阳人潘友文担任昆山县令,他除了勤政廉洁外,还引进了一位具有全国影响的大词家刘过,而受到了邑人的爱戴。
当时,获悉著名词家刘过处在穷困潦倒的窘境中,一向乐善好施的潘友文知道后,当即向他伸出了援手——邀他定居昆山,还为他娶妻成家。刘过从此心境顺畅,创作了大量的优秀诗词,直至布衣终生,客死昆山。刘过穷得难以入殓,已调离昆山的潘友文不但捐资,还托人在玉峰东麓买地下葬,从此,“刘过墓”成为亭林园中的文重一景。后来,昆山百姓为了感恩潘友文求贤若渴的功德,就在玉峰西山顶上建起了一座纪念亭。由于亭基地处峰巅,登高望远,就有春风得意的惬意感,所以被命名为“春风亭”。
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春风亭已破败不堪。此时,移居昆山的辛亥元勋曹亚伯发现春风亭已是风烛残年的凋零状态,顿生怜悯,立即募捐集资,进行了彻底重修。
春风亭以前的样式不得而知。既然称为“亭”,一定有四面透风的空间,但修复后的春风亭,已变成了封闭式的“阁”了,而且还用钢筋水泥砌成,似乎在脱胎换骨?后来才知道了原委——那是因为春风亭处在峰巅位置,游客需求一个休闲去处,而且附近的文笔峰已用钢筋水泥重铸,为了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春风亭就用钢筋水泥重修成“阁”了。
新亭为二层楼八角形造型,内有十级楼梯通向上层,楼上外圈装有一米宽的走廊,游人可依栏观光。大门开在东南角上,直通山道路径。可见,重建的春风亭是一座中西合璧的民国风格阁亭。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玉峰西山辟为军事禁区,春风亭只可望而不可登。但在长期的风雨侵袭中也危在旦夕,务必立即进行整修。那次修缮手术不大,只将底层楼梯装在了大门外,可让游客直接登楼观光。上层的玻璃窗减少了一半,而且变成了朱栏白墙的色彩,看上去更加鲜艳了。只是那时还没有开放,所以亭边是一片门可罗雀的萧条景象。
最近的一次修缮是在春风亭可以对外开放的背景下进行的。对照前两图,只有栏杆上的四个绿色琉璃花窗原封不动,其他如亭尖饰物换了,上层玻璃窗恢复原样了,而且底层又被封闭起来,并贴上了石片装饰,显得更加结实、厚重、漂亮了。门口已摆起小卖摊,说明春风亭周围已经有了人气。
锦溪镇十眼桥
十眼桥位于锦溪镇南的五保湖口,南北走向。桥长52米、宽2.8米、高3米,主孔跨度3.5米。由于是九墩十孔的结构,因此称为“十眼桥”。由桥形绵长,姿态优美,故有“小宝带桥”之称,成为锦溪号称“三十六座桥”中最具风采的一座古桥。
初建于南宋隆兴年间。由于五保湖之南的村民如要到镇上赶集只能依靠木船摆渡过湖,遇到大风大雨的恶劣天气就险象环生。那时,有位乡绅出于行善乡民,积德后世的目的,就奉献爱心,捐款建造了这座跨湖十眼桥。由于湖面开阔,造价不菲,而资金有限,只能因陋就简。由于既要方便行走,又要方便行船,因此就建造了由九座小平桥和一座高平桥连接起来的十眼长桥。当年建造这座大型长桥可谓工程浩大,经历了从设计、选址、筹款、购料、施工等一系列工序,历时三年,才最后完成。
最初只是石墩加杉木的实用性平桥,当然经不起长期的风吹浪打,不久桥面朽烂,桥墩倾斜,出现了险情,随后在修修补补中度过了漫长岁月。直到清代乾隆末期,杉木桥板全部换成了长条花岗石,其中很多桥石是利用镇上拆除的古牌坊石柱铺就而成的,可见修得艰难,很不容易。有一张民国初期留下的十眼桥旧影,只见四个村民走在没有栏杆的简易平桥上,虽然需要小心翼翼地行走,但比起飘湖摆渡已经安全得多了。
直至到了“文革”中的1974年,十眼桥有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整修。最大的变化是加固了桥墩,还为长桥加设了栏杆,并且就地取材当地出产的青砖,砌成叠空造型,煞是好看,使得行走更加安全。但不知什么原因,最高处的平桥仍未加设栏杆。
2009年,锦溪镇政府为了将十眼桥打造成旅游胜景,对十眼桥进行了一次美化工程,拆去了原来有煞风景的砖孔栏杆,换上了通透的流线型栏杆,而且与高平桥上的栏杆连成一体,一眼望去,美不胜收,使古桥重放异彩。
数年前,又对十眼桥进行了一次修缮,主要内容是美化桥石和栏杆,更换了更具艺术性的白色护栏,替换了一些破损的朽石,成为一座棕石白栏的美桥,与周边的古莲池、文星阁一起,形成了锦溪境内最有魅力的旅游景区。
半茧园揖山亭
半茧园是昆山名门叶氏的私家园林,始建于明代中期,主人是明正统进士叶盛的五世孙叶恭焕。园林原名春玉圃,后在易主、分包的历史传接中,先后改名茧园和半茧园,内有楼台亭阁,奇石名树,曾经美景遍园,誉满吴中。由于得到叶家后生的世代接力呵护,所以一直是景色迷人,成为昆山城内的文化高地。昆山光复后的第一家新式学堂、第一家新式医院都创立于半茧园,成为百姓的向往园林。1934年时,半茧园还是引人入胜,以致时任民国主席林森视察半茧园后,啧啧称赞风景这边独好。
半茧园中古建筑琳琅满目,其中,有一座小巧玲珑的揖山亭,因为建在园中的制高点——人工堆积的山巅上,一亭独秀,令人神往。因为可以登亭望远,一览无遗,为了尊山作揖,就取名为揖山亭。
谁知1937年抗战爆发,日军炮弹投到了昆山城里,半茧园毁于一旦,将园内的菉竹堂、小有堂、樾阁、揖山亭等名胜都顷刻化为乌有,价值连城的寒翠石也不见了踪影,半茧园遭受了重创,日渐萧条。
半茧园消失殆尽,让人痛心疾首,后人已不可能恢复昔日的风貌了,唯有相对简易的揖山亭可以有条件复建,只是各个阶段有点力不从心,而随心所欲了。
三十年代后期,半茧园里复建了一座简陋的揖山亭,只见是一座竹木结构的四角亭,显得势单力薄,弱不禁风。
四十年代中期,发表于《昆山旅游指南》中的一座揖山亭,已见改为砖木结构的六角亭了,是一座推倒重建“判若两人”的揖山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半茧园的地基上建起了昆山县第一人民医院。七十年代末,为了改善医院环境,就在医院的庭院中建起了一座高高大大砖木结构的八柱揖山亭。与前亭相比,材料和形态都已今非昔比。
还是最近新建的揖山亭与四十年代的造型有点相像,看到了一些返璞归真的迹象。今日“一院”的庭院里,已利用半茧园时留下的古树古石,营造出一些古色古香的氛围了。
还举两列古建筑影像的对照变化:
一是千灯陶家桥。这座由唐代陶岘后裔建造的古桥,原来没有桥栏,却有古意盎然的桥亭,但修复后装了栏杆、拆了桥亭。
二是周庄双桥。原是直角布局的两座拱桥,桥栏石摆布也一模一样,修缮后,其中的一座桥改为平桥,而且桥栏也改变了式样。
举了这么多修缮前后对照的古建筑,可见大多是在原来基础上的渐变修复,因此还保留着许多遗传因子,即使删除了一点附加或添加了一点装饰,还能看到原生态的影踪;但有些易地重建的古迹(如揖山亭),材料全新、式样全变,即使还用原名,也是名不副实的“假古董”了。
综上所述,古迹修复工作应尽可能按照原形修缮,千年以后还有旧形的影子,这是大家都盼望看到的传承结果。
- 上一篇:江宁织造府的戏曲往事
- 下一篇:鱼事江南说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