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梳篦
2014-02-20
制篦业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其始祖是陈七子,常州篦梳自魏晋南北朝流行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昔日为宫廷御用的宫梳名篦,现已成为百姓家中每日梳头洁发的必需品和收藏品,并且远销国外。
梳篦总称曰“栉”,是我国古代八大发饰之一。汉代许慎《说文解字》有云:栉,梳篦之总名也。古人兴蓄长发,梳篦为每日梳理头发的必备之物。梳子齿距疏松一些,用于头发的梳理;篦子的齿距的密,用来筚去发间的污垢,保持头发清洁。
江南有谚云:“扬州胭脂苏州花,常州梳篦第一家”。常州梳篦始自晋代(公元265-420年),迄今已有1600余年历史,《常州赋》有“削竹成篦,朝京门内比户皆为”的记述,“文亨穿月,篦梁灯火”是清代常州西郊八景之一,历史上常州梳篦生产盛况由此可见。清时,苏州织造府官员为了谄媚皇上,每年旧历七月,总要到常州定制一批高级梳篦进贡皇宫。李莲英为西太后梳头用的常州产象牙梳至今留存在北京故宫。常州梳篦因此享有“宫梳名篦”之称。
常州梳篦声名之盛,在于选材讲究严格,工艺独特,制作精良。齿尖润滑、下水不脱。如木梳,选用上百年的黄杨、石楠木、枣木,经28道工序精制而成;篦箕则选用阴山背后壮竹和上等胶漆、骨料,经72道工序精制而成。这既是日用品,又是工艺品。清末民初,随着生漆胶合技术的发明和产品出口,其知名度更是远播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