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风物

对话自然 与文化遗产“向未来”

2022-07-11    徐雪

为更好地推动世界遗产保护合作交流,7月5日,正值盐城成功申遗三周年之际,“世界遗产向未来:自然与文化遗产对话——世界遗产可持续旅游”活动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成功举办,来自政产学研各领域的30多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论道世界遗产的下一个50年。

城市遗产对话——自然和文化的融合

城市遗产对话——自然和文化的融合

此次活动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指导,盐城市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苏州中心)、大丰区人民政府以及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共同主办。活动聚焦“自然与文化遗产对话——世界遗产可持续旅游”,旨在通过对话的形式,加强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的交流互动,探索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路,推动盐城自然遗产和苏州文化遗产在科学研究、生态旅游、科普教育等方面的合作,实现遗产同人民共享,促进世界遗产可持续发展。

暖场表演苏州评弹

暖场表演苏州评弹

今年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颁布50周年,在过去的50年中,公约在保护人类遗产瑰宝、传承人类文明、转变我们认识遗产的方式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不能仅仅回顾、庆祝过往50年中所取得的成就,更应该以此为契机,针对世界遗产的未来发展开展跨学科的反思。与此同时,今年也是盐城申遗成功3周年。3年里,盐城成立了专门的遗产管理机构,构建了政产学研一体化管理框架,出台了一系列保护管理规划及制度条例,搭建了保护管理体系,使世界遗产及湿地保护管理做到科学化、规范化、日常化。

此外,盐城还成功入选国际湿地城市;东台条子泥的“720高潮栖息地”被评选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100+案例”之一……在此基础上,盐城市委市政府还将停止运行的老火车站改造成中国黄海湿地博物馆和盐城市湿地公园,这里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可持续旅游试点项目之一。

黄海湿地“吉祥三宝”数字藏品发布

黄海湿地“吉祥三宝”数字藏品发布

值得一提的是,盐城黄海湿地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后,大丰区以此为起点,积极开展遗产地湿地保护与修复,科学编制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同时,积极探索世界自然遗产的可持续旅游开发,精心打造中华麋鹿园、荷兰花海、观海廊道、麋鹿自然营地、中华暗夜星空保护地——黄海野鹿荡等景点景区,努力建设集世遗保护、研学科考、文化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世界级生态旅游目的地,用实际行动带动发展成效,让大丰更多的滩涂湿地成为金海银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副秘书长李昕表示:“盐城的申遗成功是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体现,也是我国申遗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而苏州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地,苏州园林代表了自然山水的最高境界。”他说,希望盐城和苏州能够就两地的世界遗产展开深度对话,推动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的融合发展,为世界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的融合作出新的贡献,共同开启世界遗产公约未来新的50年。

灿若星辰的文化和自然瑰宝,在历史烟云里铭刻辉煌的过去,在世代传承下见证精彩的现在,更在历久弥新中孕育美好的未来。

活动中,盐城黄海湿地世界遗产品牌形象、盐城黄海湿地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状况、黄海湿地“吉祥三宝”数字藏品正式发布。盐城和苏州双方相关单位还签署了黄海湿地博物馆和苏州园林博物馆关于加强世界遗产保护交流和合作的战略合作协议、黄海湿地世界遗产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合作协议。此外,与会领导还为黄海湿地世界遗产地大丰访客中心、大丰东沙市级湿地公园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基地、盐城黄海湿地文学创作中心创作基地进行了揭牌。

保护好文化和自然遗产,就是守护过去的辉煌、今天的资源、未来的希望。通过这次跨越遗产种类的对话,人们能感受到“弦歌不辍”的传承,激起“思接千载”的心绪,体味“品类之盛”的生机。把珍贵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完整地留给子孙后代,推动遗产资源融入社会生活,就一定能让承载着中华民族历史记忆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作者单位:盐城市大丰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