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风物

长江档案,流淌大江记忆

2024-06-18    于锋

常熟老白茆闸。

常熟老白茆闸。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滋养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从先秦时代开始,中国人就对长江心存敬畏。虽然长江与河(黄河)、淮(淮河)、济(济水)列为“四渎”,但在数千年漫长的岁月里,人们从未对长江进行系统的测量测绘,更未作过规划、管理、整治、建设。一直到20世纪,这一状况才有所改变。

日前,南京出版社推出十卷本《长江档案》,收录了从1929年1月至1948年8月在南京等地出版的关于长江流域水利的系列刊物,涉及长江流域的地质地貌、泥沙航道、水文气象、水电开发、水利工程等历史信息,为今人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提供了生动的历史依据。

要说起这批“长江档案”的由来,必须提到20世纪上半叶一个重要的长江水利机构——扬子江水利委员会。先来看看“扬子江”这个概念。复旦大学文科特聘资深教授葛剑雄介绍,长江古称江、大江,“江”曾是长江的专称。隋唐时,在扬州城南长江边有渡口扬子津,人们遂将镇江以下长江称为扬子江,沿用至近代。西方传教士来华后,误以为扬子江是长江的全称,将长江译为扬子江(Yangtze River),在清末和民国期间为官方和民间所采用,因此,在这一时期,“扬子江”其实指的就是长江。

早在1921年,北洋政府就成立了扬子江水道讨论委员会,主要从事长江水利勘测。1928年5月,国民党政府将扬子江水道讨论委员会改组为扬子江水道整理委员会,隶属于“交通部”。此后,又改组为扬子江水利委员会。1947年6月,扬子江水利委员会改名为长江水利工程总局,是今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的前身。

从“扬子江水道讨论委员会”到“长江水利工程总局”,这一机构先后出版《扬子江水道整理委员会月刊》《扬子江水道整理委员会季刊》《扬子江水利委员会季刊》《长江水利季刊》等刊物。几十年间,这些刊物刊登了有关长江流域的重要论著、译述、学术演讲稿、调查勘察报告、业务概要、工作大纲、测量工程和方法,涉及长江流域地质、地貌、水文、水电开发、水利工程、泥沙、航道等方面,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

“我们将这些刊物作为珍贵的长江档案重新影印出版,希望对当下研究长江流域的变迁及其治理提供参考。”南京出版社执行总编辑徐智介绍,《长江档案》收录内容所涉及的专业领域,大致可以分为长江流域的自然、工程和社会经济人文方面。自然方面,包括长江的地质地貌、泥沙河道、水文气象等,如丁文江著、汪胡桢译《扬子江下游之地质》,是当时国内外首部以英文发表的研究长江下游地质的著述;工程方面,主要涉及长江流域的河道治理、防汛措施、水电开发勘测等,如对上游川江、金沙江、岷江、嘉陵江的河道治理,中游的防洪护堤、湖泊蓄洪,下游河道的疏通修闸等;社会经济人文方面,如《1931年长江水灾》用翔实的数据记录了长江流域各地的受灾情形。《扬子江濒江各县之调查》则记录了安徽望江、南陵、贵池、宿松、怀宁,江西湖口、彭泽、德安、九江等县的面积、人口、财政、交通、市镇、民俗、工商业、水利、水灾、雨水等信息。

在20世纪前期,就有学者着手研究长江上游的水力发电问题。《长江档案》收录的文章显示,当时,有水利专家带队,勘测出葛洲坝和黄陵庙两个备选的建设水电站的地点。在《长江档案》中留下了葛洲坝、黄陵庙珍贵老照片21张。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在葛洲坝建水电站的设想当时并未实现,直到1988年12月,长江上第一座大型水电站——葛洲坝水利枢纽才全部竣工。

江苏是全国拥有长江岸线最长的省份,《长江档案》中收录了大量和长江江苏段水利治理相关的珍贵内容。比如,在上世纪20年代初,由于长江北岸愈坍,南岸愈涨,镇江港日渐萧条,停泊船只日益减少。有水利学家提出疏浚鲇鱼套、在征润洲北部开引河、在北新洲东南及瓜洲上游筑楗等一系列方法,希望固定江道,保持长江水道“自然缓曲”,改良镇江港埠;宋希尚等水利学家撰写的《会勘扬子江下游南通一带水道变迁》一文,关注了上世纪初南通江岸被水流浸削的严重情形,提出借鉴于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的方法,“用树枝编成柴排,上镇石块,铺于低水位下,在低水位以上使成一比三之坡度,铺大石块以护之”,体现了独特的江岸治理思路。

修建于1936年的常熟老白茆闸是上世纪初江南地区规模较大的水利工程之一,有“江南第一闸”之称,发挥了控制太湖水位的作用。《长江档案》中收录了一组罕见的黑白老照片,展现了老白茆闸从开建到竣工的全过程。如今,新白茆闸已经建成,老白茆闸结束历史使命,作为省级水利遗产之一,向人们讲述发生在长江和太湖之间的水历史和水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