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风物

解密西汉楚王“王宫”塞石

2024-10-23    耿建军

塞石主要见于西汉诸侯王陵墓中的大型横穴式崖洞墓的甬道中。1970年,山东曲阜发现西汉九龙山鲁王陵墓。考古人员在墓葬甬道前段一块巨石上发现阴刻文字“王陵塞石广四尺”,由此始知这些封堵墓葬的巨石名为“塞石”。

九龙山鲁王墓塞石最大的长2.3米、宽1.18米、高0.5米。相对来说,徐州西汉楚王陵墓中的塞石则要大得多,最长的达3.5米、宽约1米、高约0.9米,近10吨重,开凿和封填起来都比较困难。

经考古证实,徐州的这些塞石主要是从专门的采石场集中开采、加工、验收,然后按一定顺序放置到位。

龟山汉墓塞石

龟山汉墓塞石

封堵神器标有编码和尺寸

徐州在西汉时共历12代刘姓楚王,目前已发现9处20余座楚王墓。其中,楚王山汉墓群使用的塞石较小,桓山汉墓、东洞山一号墓、南洞山汉墓因古代被盗导致洞口长期敞开,塞石情况不详,卧牛山汉墓未发现塞石,其余楚王墓的甬道中均使用了大型塞石进行封堵。

狮子山楚王陵甬道前段用双层双列“田”字形4组16块塞石封堵。塞石的大小基本相同,长约2.5米,宽、高各约0.9米。塞石的一端被铲出约10厘米见方的平面,其上朱书塞石尺寸及位置编号。

狮子山楚王陵塞石上的位置编号摹本

狮子山楚王陵塞石上的位置编号摹本

羊鬼山汉墓为狮子山楚王陵的王后墓,塞石也是双层双列“田”字形封堵,只是比楚王墓数量减半,共两组8块。塞石大小接近,长近3.5米,宽、高各约0.9米。在塞石的后端也发现有阴刻的文字,也是先刻出一方框,在方框内刻塞石的尺寸及位置编号。

驮篮山一号墓为楚王墓,用双层双列5组共20块塞石将整个甬道封堵。塞石长3米多、宽1.01米、高0.94米。部分塞石的一端刻有位置编号,如“前山西下三”等。

驮篮山二号墓为楚王王后墓,塞石为3组共12块,长度均近3.5米、宽1.01米、高0.94米。塞石的形制与封填方法与一号墓相同,塞石的前后端也刻有位置编号文字,如“西下二”等。

北洞山汉墓甬道中有12块塞石,双层双列,将甬道全部塞满。塞石长2.7米,宽、高各0.98米,重7吨左右。上下两层塞石之间以榫卯扣合。

西卧牛山汉墓为同茔异穴合葬墓,两墓之间有门道相通。甬道以双层单列塞石封堵。西墓共有43块塞石,其中前甬道有14组28块,将甬道全部塞满;后甬道下层有9块塞石,上层6块塞石已被盗墓者拉至墓室内。东墓共有22组44块塞石。两墓塞石的大小基本相同,长2.3米、宽1.03米、高约0.86米。所有塞石都刻有编号,前后两端的内容相同。

龟山汉墓为第六代楚襄王刘注与其王后的夫妻同茔异穴合葬墓。刘注墓位于南侧,甬道中的塞石为双层双列,共发现13组26块塞石,其中前甬道有12组24块,后甬道前端有1组2块,长度基本上都在2.3米左右,宽约1米、高约0.87米。有的塞石前后两端刻有位置编号,有的塞石表面有朱书文字。王后墓塞石的形制、大小与刘注墓的相同。

总体来说,西汉早中期的楚王墓塞石制作规整,墓葬封闭严密,后期的楚王墓制作粗糙,封闭较为简单。

龟山汉墓模拟采石展示

龟山汉墓模拟采石展示

采石场上以木“断”石

这些塞石体积巨大,在没有现代机械的古代,是如何开凿的?

据研究,古代人工开凿石块,一般是采用将山石劈开的方法,即先选择石质合适的山体和适合开采运输的石料场所,根据所需要石块的形状和大小,确定合适的位置开凿楔窝,用铁楔和大铁锤将石头劈开。如果开采的石料比较大,楔窝则开凿得比较长。如果需要的石料较长,可同时开凿多个楔窝。但是,即使汉代使用以上方法开采石料,其大小是有限的。塞石的开采还有什么其他方法?人们在考古中不断找寻答案。

汉代塞石开凿遗迹最早发现于徐州狮子山楚王陵的墓道中。

在1995年初发掘狮子山汉墓时,考古人员于外墓道中发现了一个大致呈东西向由人工开凿的凸起平台,平台长3米多、高1米多、宽1.5米左右,顶部稍平,中间有一长条石断开形成的粗糙碴口,南北两侧为光滑面。平台的西侧还有一块断成两截基本完成的塞石。因当时是首次发现,并没有引起注意。

直到2003年冬,考古人员在徐州博物馆西侧发现了开凿的石坑,大小与西汉的石坑竖穴墓差不多,随着石坑数量不断增加,终于确认这是一处大型的汉代采石场遗址。其大致范围为南北150米、东西80米,总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发现采石坑约50个,但实际的分布面积要大得多,约有4万平方米。

西卧牛山汉墓出土的铁錾子和铁锤

西卧牛山汉墓出土的铁錾子和铁锤

目前发现的采石坑遗迹主要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石料开采后留下的采石坑,这种类型占绝大部分,其中又有单独的采石坑和连续的采石坑两种情况,单独的采石坑是仅开采一块石料,连续的采石坑是连续开采多块石料。二是正在开采中的石料毛坯,这种遗迹现象发现得相对较少。除此之外,还有上下连续开采的情况。

徐州汉代采石场开采石料的方法是先在选定的石料四周向下开凿坑槽,在达到所需深度后,将中间的石料从底部断开。从石料开采后留下的痕迹看,是在毛坯石料的底部从四面或左右侧面向中间开凿,待凿空到一定位置后,用木楔将其撑开。

小小木楔如何撑开坚硬石料?经向有经验的石工了解到,在塞石下的凿空处填上干的木楔,然后向坑内灌水,木楔膨胀的力量便可将石料托起断开。

为方便操作,工匠在石料两侧各向内开凿0.3米,中间留下来的宽度在0.6米左右。如果两侧开凿太短而中间留得太宽,则不易将石料抬起,甚至会将石料取坏。为了确保石料能够完整托起,有的中间仅剩10厘米左右,接近穿透。每块石料应是由多位工匠合作开凿,工匠之间的连接处及内外层之间都有比较明显的分界线。

徐州汉代采石场

徐州汉代采石场

毛坯石出坑 就地精加工

那么,云龙山下这个面积巨大的采石场开采的石料是做什么用的?

中国传统建筑为土木结构,与西方使用高大立柱的石结构建筑不同。而徐州西汉楚王陵墓的甬道基本上都是用塞石进行封堵,塞石体积与汉代采石场的石料大小接近。因此可以认定,云龙山下的汉代采石场即西汉楚王墓的配件加工场。

从施工的角度考虑,石料最好就地取材,以节省运输成本。但汉代人相信风水,开山采石有可能会破坏“龙脉”,故不能在陵墓附近的山体开采石料。

从徐州地区已发现的楚王陵墓的情况看,除墓葬本身外,所在的山体均未发现汉代采石痕迹,徐州汉代采石场附近也未发现有楚王陵墓,仅在狮子山楚王陵发现有利用开凿出的墓葬石加工塞石的现象。

虽说利用开凿墓葬的山石制作塞石是一个减少运输环节的好方法,但因为塞石对石质结构有一定的要求,开采塞石速度较慢,如果建造墓葬工期紧张,开采塞石就会影响墓葬的施工。崖洞墓中只有墓道较适合塞石开采,而墓道的空间毕竟有限。从几处使用塞石量比较大的楚王墓来分析,狮子山虽然石质较差,但墓道和天井空间大,可以开采出一定数量的塞石,而驮篮山可开采塞石的数量则很有限,北洞山、西卧牛山、龟山基本上不可能在现场开采塞石。由此看来,楚王墓塞石应是在采石场集中进行开采,徐州汉代采石场就是其中的主要采石场之一。虽然异地开采需要解决塞石的搬运问题,但按照汉代的技术及楚国的经济实力,这应不是什么问题。

从采石场开采下来的毛坯石,需要加工才能成为塞石。从已发现的塞石表面状况分析,其大致需要三个步骤:一是粗加工,就是将毛坯凿成比所需要的塞石稍大的长方体;二是将塞石表面加工平整,使之没有明显的凸起或凹坑;三是打磨,使塞石表面光洁平滑。

那么,塞石是在石料开采现场,还是运到墓地后进行加工的?

2011年末至2012年初,为配合基建工程,考古人员在云龙山下又揭露出一片采石遗迹,发现了多处大小不等的平台及台阶,不少台阶分布在平台下。

塞石为长方体,正常放在地面上可加工五个面,底面需要翻转才能进行加工。塞石不易翻转,而台阶则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考古人员根据遗迹的各种现象判断,古人很可能将开采的石料毛坯集中运到平台,进行精加工。

狮子山楚王陵墓道塞石

狮子山楚王陵墓道塞石

码放塞石 古人智慧多

徐州地区使用的塞石质地为石灰岩。目前发现的双列塞石,每块重达7吨至9吨,单列塞石重量在6吨左右。

塞石形体巨大,而甬道内空间狭小,将其放置到需要的位置上比较困难。相比较而言,将塞石往外拉要比往里推容易一些,因为用绳索将塞石拴住,可以用比较多的人力,还可以借助牲畜或机械,比如磨车等来拉。正因为如此,盗墓者通过在塞石上开凿“牛鼻”眼,就能够将塞石拉出。

双列塞石的放置相对要容易一些,因其空间较大,可使用较多的人力。目前发现的西汉楚王陵墓多已被盗掘,盗掘双列塞石的墓葬都是拉右上角一列。通过观察发现,左列塞石与墓壁之间的空隙小,而右列塞石与墓壁之间的空隙相对较大,向外拉更方便。这一现象也反映出向甬道内推塞石时,可能先是从左列开始的,这从狮子山、羊鬼山及驮篮山诸墓葬的塞石编号中得到了证实。

从考古迹象分析,单列塞石的放置方法有两种:一是先放下层再放上层,二是由内到外一组一组放置。第一种方法的方便之处在于下层塞石到位后,仅需在甬道口利用一个斜坡放入上层所有塞石,但下层塞石就位后,甬道内的空间更为狭小,既无法使用较多的人力,也很难借助其他工具,向内推动塞石将变得更为困难。第二种方法的方便之处在于甬道内的空间相对较大,便于使用人力和借助其他工具,但需要反复地抬升上层塞石。综合考察,第二种方法更具有可操作性。

考古人员在西卧牛山、龟山汉墓的甬道内发现有许多上下对应的凹槽,应该与搬运塞石有关。如果使用第一种方法,这些凹槽将无法发挥作用,因此可推测古人使用的是第二种方法。

在塞石上刻写编号,主要是为了方便确定塞石在墓葬中的位置,特别是塞石的数量比较多且大小又不一致,编号尤其重要。徐州西汉楚王陵墓中,时代比较早的墓葬塞石的编号比较详细、明确,并基本上都是按照编号的位置进行摆放,如羊鬼山、狮子山、驮篮山等楚王墓。

如果塞石的大小相同,调换塞石原编号的位置并不影响封堵效果。但如果塞石的大小不同,甚至有的还有特殊的需要,那么塞石的位置必须严格按照原设计要求放置。

古人有灵魂不灭的观念,认为人死后灵魂会在另一个世界继续存在,故要建造模仿生前居所的墓室,墓室内要放置供其继续享用的各类物品。甬道中使用大型塞石是重要的防盗设施,但再严密的封堵也难防盗掘,汉墓十室十空就是明证。

(供图:孙博宇 耿建军)

作者单位:徐州博物馆